《行宫》鉴赏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当代学生要学习、汲取的古代智慧。我们需要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古诗词鉴赏也成为一门必修的能力,它直接或间接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底蕴,因此在语文科目中占有的比重比较大,当然学习古诗词鉴赏更需要把握其核心的时代背景与表达感情,循序渐进地学好古诗词鉴赏。

对于诗的鉴赏可以从手法、情感、主旨等方面入手,而在其之中,情感最为重要,是诗的灵魂所在。所以,今天,就让我们从情感中情感表达的方式入手,着重从两个方面切入,详细赏析一首唐代诗人元稹的五言绝句——《行宫》。

《行宫》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诗,他是身处在中唐时期,安史之乱后不久,唐朝国力各个方面都在走下坡路的历史背景之下的诗人纠结愁苦内心的排遣,以小见大的点明了唐朝衰弱的主要原因。这首诗短小而精悍,极具概括,但却塑造了深邃的意境,具有隽永的诗味和丰富而复杂的情感。

‌从表情达意的途径上讲,不外乎两种,一是不借助外物,直接地来表达,即直抒胸臆;另一种是借助外物,间接地来表达,即间接抒情。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中写道:“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元稹在《行宫》中写道:“寥落古行宫,红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白诗直截了当地道出了年老宫女的幽怨,元诗则是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它虽不如白诗的直抒胸臆来的酣畅淋漓,却在含蓄中渐入佳境。元诗只字未提“愁”,却又处处皆是“愁”。通过对“空旷冷落的古旧行宫,宫花寂寞红艳开放”的画面,和人物“几个白头宫女”“闲坐讨论唐玄宗逸事””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的勾勒、点染,情感就自然而含蓄的缓缓流露,不着痕迹。

《行宫》中表达的情感朦胧且无限连绵,让人有身处其中,欲摆脱而不能的感受。诗人一步步的引领读者进入到他所预设的情境之中,让读者在身临其境中体味出作者浓而不散的愁苦。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谢榛也有言“景乃诗之媒” 。也就是说景中有情,情寄于景,景是传达情感的媒介。无论是情感的宣泄还是志向的表达,诗作的构思中,环境这一要素永远是必不可少的。托物言志,触景生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等等诸如此类都是对于这一点的有力说明。因而在创作中,景情关系的处理与设置是诗人需要反复斟酌的关键点。

无论是描写哀情还是抒发乐情,在景情关系的设置上都有正衬与反衬两种技巧。抒发哀情有哀景写哀情与乐景衬哀情两个角度,传达乐情亦然。角度的切入往往因人而异,所带来的效果也会因景而异。

元稹的《行宫》则是两种技巧的巧妙结合。一方面,元稹从对立面的角度反衬心理。他抓住“红花”这一重要意象进行了巧妙而细致的安排:盛开的红花和寥落的古旧行宫相映衬,加强了时移事迁的盛衰之感;春天的红花与宫女的白发相映衬,表现了红颜易老,青春易逝而自然永在的人生感慨;红花美景与凄寂的心境相映衬,突出了宫女被禁闭的哀怨情绪。在强烈的对比中情感更加的震撼人心,使诗作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意境深远。另一方面,元稹直接以景语写哀情,正衬情感:“寥落”“古行宫”与凄寂而孤寂的心境相照应,使情感更加突出,起到了强调的作用。在这一正一反的照应中,情感愈加丰满可感,以留白的方式,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余味无穷。

在此对于《行宫》的分析仅是一孔之见,切入点也略显片面,但针对于鉴赏诗词而言,却是一个很好的立脚点。手法是一个诗词的表层建筑,情感却是诗词的核心内涵,抓住了情感,就等于掌握了全局。情感的表达是创作的目的,鉴赏情感是我们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在鉴赏的道路上,我们任重道远。

你可能感兴趣的:(《行宫》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