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摘自2018年在贺州开某机构年会读的一本书《无声的告白 》【美,伍绮诗】当时读完之后还和导师去姑婆山逛了一下,当时还没有去北京、还没有疫情、自己也还没有求职,蒙昧场景如今想来依旧历历在目。

      许多年之后的这几天,收拾房间的时候发现了垫在书架底部的塔布满了灰尘和猫毛,翻开扉页,赫然写着“2018年11月,购于贺州”,根据个人的阅读习惯,我知道,书的尾页必定写有自己合上书本前的只字片语,果然有十个字歪斜立于纸上“余生很长,愿你只做你自己”,沉重而又轻松的一句话,透过故事本身,结合自己二十几年的人生,既便明白生命本就是一个在期待与被期待中沉浮往来的过程,但那样的厚重感依旧在向阳的心里明生暗长,叫嚣张扬。

       故事的大概的内容是,一个小女孩莉迪亚,在家庭殷殷期望、社会种族歧视、自我宣泄失败下,在一个寂静的夜晚自沉于家门口湖中的故事,其实故事的背景线拉得很长,有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种族隔离,也有家庭中上一辈转嫁的“美好人生”,也因此每一个片段都有值得当代人深思的地方。莉迪亚短短的一生活成被迫活成了母亲向往的“完美”复制品,故事一开头,好像她的死只是因为一次物理考试不及格而引来的母亲谩骂,就像现在很多的小孩一样,因为一次考试分数而结束自己生命一样,荒诞而惋惜,但其实,压死骆驼的从来不是轻猫淡写的那一根稻草,追魁祸首往往是那些经年累月递进而不自治的外在压力合沉重的期待。

       父母总是无意识给自己孩子寄予生命难以承受的期待,从他们的话语中,你好像也觉得,这样的期待很轻很轻,一伸手就能触碰,但其实却都是孩子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父母总是习惯性把自己无法实现的人生强加在孩子身上,以爱之名复制自己的认为的人生粘贴在孩子的世界里,然后美其名曰“爱”,其实那不是爱,而是赤裸裸的剥夺。

       然而,不可避免的,我们每个人都活在期待里,这些来自别人抑或自我的期待看似在成就我们,其实也在是我们自身的牢笼。从小到大,我们已经习惯了活在父母、老师等的外在强大的附加期待中,在语数英、奥围象中亦步亦趋,应“期待”而生,为“期待”而死,有时候感觉活的自我,但总是觉得缺乏自由,更多时候像个牵线木偶一般,活在别人预设的人生轨道上,活在看似精彩纷呈,实则一潭死水的生活里。

      若以后有幸为人母,我希望我在读一次这本书,我应该告诉ta,ta的人生中,重要的不是妈妈想要ta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ta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做自己和做最好的自己,永远都是人生中的但命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