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不会说话就叫内向?

2017-07-22

好好说话

说有逻辑的话

图片发自App

001  有个很普遍的误区

亲戚家有个小孩,学习特别好,人也特别乖,每次跟大人来我们家都安安稳稳的,不说话,也不活动。

我们家孩子本来就多,每天都吵吵嚷嚷的,但是他每来一趟,奶奶就会拿他做榜样教训我们:“你们看人家xxx,到别人家来稳稳重重的,哪像你们这些个活宝,能不能学着点儿!”

后来我们渐渐长大了,见他的次数也少了。有一年过年,已经成为大小伙儿的他跟着妈妈来到我们家,还是很稳重,还是不说话,见人也不会打招呼。他妈妈说:“这孩子从小就内向,越大越不说话了,在家里也不怎么说话。”

在家里也不怎么说话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我们从小就定义内向的人为“不会说话”,外向的人为“嘴巧的很”,这种标签贴得久了,竟也成真了。

看过一本书,重新定义了内向和外向。书上说:内、外向之别在于能量汲取源头的不同,外向的人倾向于向外界汲取能量,一旦能量匮乏,就一定要寻求外在力量,比如徐小平;内向的人倾向于从自己的内心获取力量,一旦能量匮乏,必定想要独处,比如俞敏洪。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不会说话与内向并没有关系,只是长期以来的思维误区罢了。

002  好好说话是门艺术

家长对孩子说:“你看人家XXX,学习又好,人又乖,就不能学着点儿?”

老板对员工说:“你拿着我的钱,就给我干下的这活儿?”

女生对男生说:“算了,说了你也不懂,你本来就是这样的人!”

说话的人想做什么?家长想让孩子乖一点,老板想让员工好好干,女生想让男生体贴一点儿,然而,他们的目的达到了吗?

老师对家长说:“你家孩子虽然调皮了点儿,但还是很懂事的,要多多鼓励。”可是在教室里,却惩罚孩子打扫一周卫生。

老板对实习生说:“你们好好干,等这个项目做完,我们就有钱给专职发工资了。”

女生对闺蜜说:“大热天的让我在外面等半小时,他一点儿歉意都没有,现在还不向我解释,怎么能不生气!”男生却因为找不到女生而满大街乱撞。

说这些话的人想让谁听到?老师想让孩子提升自信,老板想让专职好好努力,女生想让男生安慰自己,然而,他们找对人了吗?

好好说话,不只是简单地让声音从口中发出,它是一门艺术。如何让讲出的话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情感和状态,这是每个人都需要修炼的,与性格无关。

003  八步方法学会沟通

图片发自App

好好说话,让沟通更积极,更舒服

004  五维话术锻炼能力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演讲、沟通、说服、谈判、辩论五维话术,包含了说话的所有场景。我们需要具备并且强化五项话术能力,要明白各话术能力都能与其他项目配合使用,更要知道具体场景中如何配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005  三大要点抓住核心

(1)目的。我们讲话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表达感情、需求、意愿或是其他。如果现在很生气,建议先不要开口,因为这时你的目的是发泄生气的情绪,但对人说话绝对不是发泄情绪的首选。

(2)人物。我们想让谁听到这些话,如果与听者能直接联系,建议不要通过中间人传话。如果是单纯的倾诉,建议找绿色性格而非蓝色性格,因为后者更容易反移情。

(3)时间。以前看过一个笑话,甲举人视棋如命,某天去街市下棋,家中失火了,家丁慌忙去街市寻他。当家丁在闹市中找到他时,发现他正在下棋,可巧家丁识得几个字,于是悄悄站在举人边上,没有说话。等到举人一盘棋下完,家丁这才开口说:“老爷,家里失火了,夫人让我来叫您回去救火。”举人听了大惊失色,责怪家丁为何现在才说。家丁指着棋盘上的一行大字说:“这里不是写着观棋不语真君子吗,我可是听您教诲才没敢说话的呀!”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我们常常以性格内向作为不会说话的挡箭牌,但实际很多优秀的教师和演说家都是内向型人格。说话不是简单地让声音发出,而是思维和逻辑的体现,思维和逻辑从来与性格无关。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以为不会说话就叫内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