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读《儿童的人格教育》心得体会

《儿童的人格教育》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著,他的主要著作有《自卑与超越》、《人性的研究》与《自卑与生活》等,他的几乎所有著作都有关同一个心理学主题—自卑与超越。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他的学说和思想,与他小时候的经历密不可分。他生于奥地利一个富裕的谷物商人家庭,他在6个孩子中排行老二,儿时他有一个典型的模范哥哥,而阿德勒患有佝偻病、体弱多病,相形见绌。他直到4岁才学会走路,但还是无法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雪上加霜的是,求学期间,因为数学不好,还常常遭到老师的轻视和忽略。所幸这种强烈的自卑没有压垮他,而是激发了他的努力向上,经过不懈奋斗,创建了个体心理学,坚持人本主义,鼓励人们实现自我价值。

本书从个体心理学的人格统一性和整体性出发,引用延展中的具体案例,前4章述及了人类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追求完善自我的过程,其中,对于儿童而言,由于其心理发展的不成熟,过度地追求优越感会造成儿童性格的扭曲。因此,需要家长和老师等对儿童的追求优越感加以引导。

第5章至第7章分析了儿童追求优越感的根源—即为了克服自卑感,及如何克服这种自卑感,和如何有效地防御这种情绪。在此,作者强调社会情感和合作意识的的重要作用。第8章则论证了儿童的发展依赖于其从小在家庭环境中所处的位置,及其对这种环境的无意识解读。

第9章至第11章则说明儿童离开熟悉的环境,进入一个新环境(例如学校等)时所面临的考验。第12章则以青春期的儿童为视角,解读了儿童所应该受到的性教育方式。第13和14章分析了对儿童教育中存在的失误,以及包括教育父母在内的补救措施等。

经历过,才会懂。因为懂得,所以慈悲。阿德勒强调,个体的“自卑而超越”的思想从儿童时期就已经存在,并会对个体的一生的人格产生深远影响。在理解和教育儿童的过程中,这种“自卑而超越”的心理及其所涉及的概念,如社会意识(社会情感)、合作意识、补偿心理、假想心理等,无一不向我们传递着人格教育先进而科学的思想和文明,为教师和家长矫正自我、引导孩子指明了一条条正确道路。

一个个延展典型案例,一位位承受痛苦的孩子,一位位父母,或过度宠溺,或简单粗暴,或漠不关心,无一不叩打着我的心灵。因为父母不懂得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儿童人格教育,或溺爱或忽视,导致孩子深陷自卑泥潭不能自拔,以致家庭中充斥着指责、抱怨、愤懑和不幸。

边读此书,我的脑海中边联想到班级里一位位与案例类似的孩子,在作者的描述和引导下,我渐渐看到了孩子们令人头疼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开始理解他们的自卑感受和心理补偿,开始同情他们的成长经历,开始尝试利用书中的方法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

三类儿童特别需要我们增强对其的关注:(1)生来就虚弱或有身体缺陷;(2)被严厉对待而且没有得到任何疼爱的儿童;(3)受到了太多溺爱的儿童。他们都会产生不满足感和自卑感,进而引发超出人类能力范围的过度野心。由极度的自卑感所引发的过度野心,像一种毒药毒害着儿童的灵魂,让他永不满足。作为老师,我们要阅读专业书籍,或寻求专业人士帮助,试着去发现他们努力向上的方式以及节奏,发现他自卑感的程度以及社会意识的发展强度,发现他们人格整体的构成缺陷并引导他们完成重建。

教育者永远都不应该贬低孩子在任何其他方面的突出成就,而是应该用它作为教育的一个突破口,来鼓励孩子在其他领域追求同样的进步。就好像诱导孩子从一个硕果累累的牧场转战到另一个充满可能性的牧场。

有些小孩对上学的厌恶、对于学业及学校问题的无能为力,在其每一个动作和行为及每一个时刻都显露无疑。他永远都不想和他的书本在一起,还总会忘记、遗失他们。他们对于能在学校实现任何程度的成功都不抱希望。这种自我低估并不完全是他们自己的过错,而是周围的环境,使得他们不抱希望。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引导和积极的改变,他们会在这个错误方向上渐行渐远。

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要坚信没有无可救药的孩子,总能找到方法来帮助这些问题儿童。应该以理解的心理和温和的方式,对待那些因特殊的家庭环境所致的问题学生,这样就会鼓励他们,而不是将他们赶上绝路。

我们决不能粗暴、盲目地对待孩子,而是要一直鼓励他们,试图向他们解释现实生活的意义,这样,在他们的自我幻想和现实世界之间,就再也不会存在巨大的鸿沟。一旦条件变得有利,他们的能力和勇气就会被激发,并足以面对现实,努力拼搏,成就一番伟业。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读完此书,收获满满,不仅让我对自我成长经历中的自卑与超越有了深入认识,也有利于我培养自己孩子健全的人格,更重要的是,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意义重大,将指导我更好地引导学生,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我也一定会抓住机会,将这么好的书籍分享、推荐给身边的同事和家长,大家一起学习与进步,共同促进儿童的人格教育。

你可能感兴趣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