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底经济学1》快读

《卧底经济学1》书中的精髓:我们如何正确理解“稀缺”这件事儿?

说到稀缺,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物以稀为贵”的道理,这不仅是说当某种资源很少,我们就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才能拥有它,同时也暗示了,有些商家很聪明,他们会人为地营造一种稀缺感,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掏出钞票。所以,别看“稀缺”这两字看起来简单,里面还是有些门道的。

有一个叫蒂姆·哈福德的经济学家写了《卧底经济学》系列丛书,这个系列的书一共有4本,今天我们要讲的是第一本,也是一本专门讲“稀缺”的书。蒂姆非常擅长用经济学理论对我们生活中的问题提供轻松诙谐的经济学解读,所以被誉为是“最幽默的生活经济学大师”。

好,接下来我们来说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吧。我将从两部分为大家讲解,第一部分是商家是如何靠“稀缺”赚钱的?第二部分是市场能把稀缺的东西调节到不稀缺,政府却经常加剧稀缺。

首先,我们先来说第一部分,商家是如何靠“稀缺”赚钱的?咱们上学的时候学过,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商品供不应求的时候,价格就会很高。所以,稀缺的东西才值钱。可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我们生活中很多商品其实并不稀缺,但商家仍然可以把它们卖很贵。比如说咖啡就不稀缺,肯德基麦当劳都有得卖,超市里也能买得到速溶咖啡,那为什么星巴克的咖啡卖得这么贵呢?比较聪明的朋友可能想到了答案,因为星巴克选的位置都是市中心或者火车站,人流量大,咖啡不稀缺,但这些位置稀缺啊,所以星巴克可以把咖啡卖得特别贵。这也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观点:占领稀缺是商业的基础,你看到的所有能赚钱的商家都以某种方式占领了一种稀缺资源,可能是某种技术,可能是某种材料,可能是某种地理位置,也可能是某种隐藏的更深的东西。但是,从逻辑上讲,不会永远有人占领稀缺资源。因为你通过稀缺赚了钱,其他人也会加进来,你就赚不到那么多钱了。开滴滴专车的司机就是一个例子,最早的司机开专车很赚钱,因为那时没多少司机知道到这事儿挣钱,当时的专车司机是稀缺的,所以他们挣到了钱,很快大家发现开专车很挣钱,导致司机越来越多,于是现在的大部分专车司机收入和开出租车也差不多了。这时候,你可能有疑问,如果其他的咖啡店在星巴克旁边也开一家店,这样就能拉低星巴克咖啡的价格了吧?但这样的事并没有发生,为什么呢?我们假设一下,包括星巴克在内有10家咖啡店,都想租下一个核心地段。如果你是房东,你会怎么做?如果我们让10家咖啡店都能租,但是这样的话大家都不愿意出高价钱了,因为没人愿意为一个隔壁有9家咖啡店的地方支付高额费用。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其中一家咖啡店签一份排他性协议,只允许这里开一家咖啡店,这样就能把这份协议的价码抬到最高。因此,星巴克之所以能拿到最好的地段,是因为星巴克付出了足够高的成本,高到让其他咖啡店主动放弃了竞争的想法,只有这样,星巴克才能保住它的稀缺性。

当然了,有的商家要聪明得多,他们会故意制造稀缺的错觉,让消费者买单。比如,飞机的头等舱就比普通舱的价格高很多,但不论我们买哪个舱,本质上还是把我们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而航空公司正是通过尽可能拉大最佳服务和最差服务之间的差距,让最佳服务看上去很稀缺的方式,抬高了头等舱的价格。

接着我们来说第二部分,市场能把稀缺的东西调节到不稀缺,政府却经常加剧稀缺。经济学家之所以喜欢市场,是因为市场可以自动把稀缺的东西调节到不那么稀缺,这对全社会都有利,而政府代替市场却经常会加剧稀缺。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从“市场能把稀缺的东西调节到不稀缺”说起,还是拿星巴克做例子。刚才我们说了,星巴克正是因为掌控了稀缺的位置才赚到了钱,那这是不是意味着星巴克可以随意涨价了呢?其实不是的。要知道,如果星巴克卖得特别贵,得到的利润比房租多得多,那就一定会有新的竞争者和星巴克展开竞争。星巴克为了防范竞争者,就只能把价格压到刚好覆盖成本的程度,这样其他竞争者才会觉得无利可图,也就不会和星巴克竞争那块位置了。所以,正是在市场那无形的手的控制下,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分配,让稀缺的资源变得不那么稀缺。然而,这世界上还有很多稀缺资源并没有开放给市场,而是控制在政府手里,由政府来安排这些稀缺资源怎么分配,但是政府却常常加剧了它的稀缺性。比如说学校,如果政府认为谁出钱多谁就能上好学校,那么大部分穷人就没有机会上好学校了。于是政府就划分学区,划在这片学区的人只能上这个学校。这事儿咱中国人再熟悉不过了,实际上很多欧美的公立学校也这么干。但问题是,这样真的能让穷人和富人在同一水平的学校里读书吗?当然不能,富人不在乎费用,他们搬家到有好学校的学区住就是了。这样就催生了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现象:学区房,好学校周围的房子都特别贵。有钱人去好学校周围买个房子,孩子就可以上最好的学校了,但富人付出的成本归了谁呢?不是给了学校,而是给了房地产开发商。这就有点扭曲了,国家划分学区的政策,本来想追求公平,结果富了开发商,除了创造了一个形式上的所谓公平,其实对教育行业没有任何积极贡献。

我们退一步想,假如政府让教育行业完全市场化,好学校收费高,差学校收费低,有钱人多出钱就可以上好学校,那么富人付出的高额成本最终就留在了教育行业,国家可以通过税收之类的政策,把这部分钱回收相当一部分,然后投到差的学校上,这样所有学校的条件就都得到了改善,上不起好学校的穷人也能从富人身上分到一些实惠。而且这时候市场对稀缺的调整作用也能发挥出来了,因为竞争的存在,学校的天价收费价格也会逐步降下来,这也是造福所有老百姓的一件事。所以我们看到,政府不让一部分资源进入市场,用平均主义的思路去分配,结果就是加剧了好学校这种稀缺资源的稀缺性,被房地产商钻了空子,穷人更得不到好的教育了,这和市场起的作用是完全相反的。

讲到这里,本书的内容就已经基本结束了。我们再来从头梳理一下今天分享的要点。首先我们说了,所有能赚钱的商家都以某种方式占领了一种稀缺资源,可能是某种技术,可能是某种材料,可能是某种地理位置,也可能是某种隐藏的更深的东西,但有的商家也会故意制造稀缺的错觉,让消费者买单。接着,我们又说了市场能把稀缺的东西调节到不稀缺,又用学区房的例子说明政府是怎样加剧稀缺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卧底经济学1》快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