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着的命运,
不是我们以为的外在力量,
在很大程度上,
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不清楚自己是怎么做的选择。
既然都是自己的选择,那也就是说——
我们这一生,就像是活生生地在给自己写自传。
在这个自传还没有彻底展开前,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提前认识它,从而改变这份自传呢?
当然可以,这也是学习心理学的意义所在。
认识你的自传
今天我就来给你介绍几个方法,帮助你认识到自己的自传。
第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设想一下你的墓志铭。
想象你去世后,要在你的墓碑上刻下最简练的话,来概括你的人生。那么,你希望自己的墓碑上出现什么字呢?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欧文·亚隆发展出来的一个治疗技术。
我自己做过很多次这个练习,每次从脑海里跳出来的,都是这一句话:
这是一个高明的旁观者。
这句话非常刺激我。
如果到头来,我的墓志铭真是这样,那我觉得我这一生实在是太失败了。
哪怕写再多的书,再深刻地洞察人性,影响力再大无数倍,这份墓志铭所揭示的人生,不还是苍白无力的吗?
我希望自己的墓志铭,是《红与黑》的作者、法国小说家司汤达的那句:
米兰人亨利·贝尔安眠于此。他活过,写过,爱过。
亨利·贝尔是司汤达的原名,他十分热爱米兰,所以管自己叫米兰人。
小说家司汤达的墓碑
喜欢他的这句话,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认识自己,希望能活出真实的自己。
我们之前一直在强调“一切皆自传”,其实,我的微博文字也是我的另一种自传。
大家如果看我的微博,就会发现,我不断地强调活力,在无情地剖析中国式好人,但其实我的活力一直是匮乏的,我自己就是一个经典的中国式好人。
关于中国式好人的墓志铭,我觉得这样一句话特别适合:
这是一个好人,一辈子没伤害过任何人,他干枯至死。
我并不喜欢这样的墓志铭,也不想要一直以来浮现在我脑海中的那句话——这是一个高明的旁观者。
所以,在意识到这不是我内心希望的“自传”以后,从2015年年底开始,我脑海中的墓志铭终于有了改变,暂时变成:
他跳入过深渊,他安全返回,他品尝到了生命。
设想自己的墓志铭,这是第一个帮助你了解自己 “自传”的方法。
如果你还想更细致地了解自己或者别人,我可以再跟你说一个我在咨询中常用的技术:
首先,我会询问来访者,
他记忆中最早的那件事,或者细节。
其次,我会再问来访者,
他童年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三件事,或者细节。
问这两个问题,是因为,一个人记忆最早的事,或者记忆最深的事,都是他的生命隐喻。
其实,这个生命隐喻也包括你印象最深刻的梦,或者一直在做的梦。
不过要解自己的梦,需要有精神分析的功底,在这里我们就不多谈了。
观察你的人生脚本
我有一个最佩服的女性来访者,她生命的第一个记忆,是她两岁半的时候,在弟弟出生的第二天,她跟着父母和姑姑,走了几公里的山路回家。
在那个过程中,她感觉自己被彻底地忽视了,所以发誓,她再也不依靠任何人。
这是一个关键的细节,一下子就能看透她的整个人生。
她来找我做咨询的时候,是三十五六岁的年纪,而这个故事,就是她的一个人生脚本。
所以,我有一个感慨:
你记忆中最深刻的事,就是你的生命隐喻。
如果看不破这个隐喻,你的生命就会一直在打转。
在这个认识自传的方法中,关键的不是事情,而是在这个事里,你的情绪情感,还有你因为整件事发出的心念。
这个心念,就是一个强大的自我实现的预言,把你的生命朝这个方向去推动,于是演化成了你的人生。
不过,那件记忆中最早、最深刻的事,除非是我们完整地记得,而且饱含浓烈的情绪情感,才能清晰地回想起当时的心念。
问题是,关于记忆,我们可能会遗忘掉理性的事实性信息,也可能会遗忘掉其中的感受,所以难以清晰地去了解自己的生命隐喻。
但是,作为成年人,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个方法,来观察你自己的人生脚本。
这个方法是,
完整地观察一个对你来说重要的生命事件,观察它的开始、发展、高潮、结束和尾声,留意这中间所有的重要时刻,以及你的重要感受和心念。
最佳的观察对象,是一段重要的关系,特别是恋爱关系,或者是一段重要的事业。
就拿恋爱关系来说,你可以观察它是怎么开始,怎么发展,怎么达到高潮,又是怎么结束的,结束后的尾声是什么。
你和对方的关系又会怎么发展,留意整个过程中的所有重要时刻,以及你的感受和心念。
特别是,在关系结束之后,你会生出什么样的心念来。
在佛教里,有一个说法:
人在临死前,会像过电影一样把整个一生回忆一遍,最后会生出一个重要的心念,而这就是人下一世的使命。
这个说法,可以用到刚刚说的这份观察上,我们会发现,一份关系结束的时候,你的心念,会影响下一次的恋爱。
你还可以想象,如果自己是一个小说家,你会根据自己这段恋爱,写一部什么样的恋爱小说呢?
人都会不断地在同一个地方跌倒,这像一个轮回;
所以通过截取一个完整的关系发展过程,观察它从出生到死亡,就相当于完整地观察一次我们的人生脚本。
如果你细致完整地观察了一段关系的发展历程,然后再简单地去看看你其他关系的发展历程,你也许会被震惊到——它们竟是如此相似。
在事业方面也是,通过这样完整地观察,你会看到你的人生脚本。
在我跟工作室同事谈论人生脚本话题的时候,我对自己有一个观察:
我每开展一份新的事业,都是因为认识了一个有欲望的商业伙伴,是他们的欲望加上我的影响力,才推动了事情的发展。
如果没有他们,我就只会做一个宅男,写更多的书,做更多咨询。
在和大家进一步讨论之后,我明白了:
我的脑海里有各种各样关于事业的想法,但它们都不是图画式的,也就是说,它们是干瘪的文字目标,而不是生动的图景。
网球教练提摩西·加尔韦提到人的两个自我:
自我1,就是头脑和意识层面的我;
自我2,是身体和潜意识层面的我。
自我1的语言是文字,自我2的语言是图像。
这是关于人生脚本的另一个重点:只有那些图像式的痛和爱、憎恨和憧憬,才能生出真正的外在图景来。
所以,你也可以就此问问自己:
你憧憬着什么样的生活?如果不是写文字性的小说,而是为自己拍一部电影,你要身处其中,是绝对的主角。那你会呈现什么样的画面?
重点是,你得想想,你在这个画面中感觉对吗?
如果你真的身心一致地,勾勒了新的人生图景,那么,它很可能会成为你新的自传。
这个时候,你就不是在重复你童年的人生脚本,而成了你自己命运的主人。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认识和改变你的自传的几个方法:
第一,设想一下你的墓志铭;
第二,认识你记忆中最早、最深的事件或细节;
第三,完整地观察一段关系或者事业,回想它的开始、发展、高潮、结束和尾声,以及你在其中的感受与心念;
第四,意识和头脑层面的语言,构不成心念,心念都是潜意识和身体层面发起的,并且是图像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