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浅浅写论文研究父亲贾平凹的书画,历史上都罕见,她却做到了

文·段宏刚

去年,若不是那几首带有“尸字头”字眼的诗歌在网络上爆红,想必,人们还不知道贾浅浅是何许人也。

依靠强大的网络,人们很快挖出贾浅浅原来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的女儿,1979年出生,先后毕业于西北大学(学士)、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如今,她是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副主席、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西北大学中文系在读博士。在不久前公布的中国作家协会2022年拟发展会员名单里,贾浅浅的大名赫然在列。

可以看出,年纪轻轻的贾浅浅,职位和头衔都相当显赫,这让人不由得产生联想,她现在的成就是否跟她父亲贾平凹有关联呢?


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大文豪,但“文二代”不算常见,让人印象深刻的也就是曹植和苏轼,他们的才情比起父亲曹操和苏洵,完全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所以会这样,除了他们自小受家风的熏陶之外,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天赋更高,更加勤奋好学。

可见,“富二代”可以从老子那里继承许多遗产和财富,但是,在文化和学问上想继承下来并不容易,里边涉及的因素太多了。

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陆游、蒲松龄、曹雪芹等大文豪,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足够高,但他们的子女叫什么,职业是啥?许多人说不清楚,学问在继承上有明显的短板,虎父不一定是虎子,人很关键。

贾浅浅的文化和学问究竟怎么样?


想必大家已经从她的《雪天》、《郎朗》、《希望》、《真香啊》、《我的娘》、《日记独白》、《Z小姐和Z先生》、《黄瓜,不仅是吃的》等诗歌里,看出高低了。

此文不谈论她的诗歌,而是谈论她当年写的一篇硕士论文,题目叫《生命的言说与意义——试论贾平凹的书法创作》

这篇论文写于2009年4月,贾浅浅当时(2006年9月——2009年7月)在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读文艺学的研究生,此文是她的毕业论文。后来,在2014年6月,此文发表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上。

在文章里,贾浅浅以书画评论最常用的“叙述法”,对父亲贾平凹的书法和绘画经历展开叙述、分析和总结,最后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一,贾平凹从20世纪80年代涉足书画,如今已有近40年的积淀,功力深厚。

二,贾平凹的书画独具一格,是文人书画的代表。

三,贾平凹在书法理论上的造诣也很高。

言外之意,就是贾平凹把书画玩出了高境界,在创作和理论上齐头并进,属于大师水准。

如果以评论文章的角度去看,这篇文章写得有理有据,于叙述中穿插评析,评析中加入思考,思考中得出结论,算得上是一篇可圈可点的评论文章。

但是,她这篇评论文章还是不能让人信服,至少有三点不妥之处。


其一,贾平凹并非专业书画家,没有必要对其研究。

贾平凹原来在一篇文章中曾说,他父亲是丹凤县一名小学老师,是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文化人,逢年过节时他父亲经常给父老乡亲写对联,受父亲影响,他自小喜欢毛笔字,并临摹过不少碑帖。

后来,在文学上取得盛名,贾平凹正式进军书画领域,一出手就征服了书画市场,如今,40年过去了,他的书画作品仍然是书画市场的香饽饽,价格坚挺,收藏者趋之若鹜。


不可否认,贾平凹的书法里自带一种拙朴感和厚重感,看起来憨态可掬,这可能跟他的用笔特点有很大关系。贾平凹的国画自带文人画恬淡闲适、质朴空灵的味道,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禅意,这些或许跟他的“文人心态”有关。

如果去除名人光环和名人效应,仅从书画艺术本身的水准来讲,贾平凹的书法和绘画还没有入门,最起码他的用笔用墨有很大问题,书法在结字上,绘画在造型上都有不少硬伤。

既然是这样,研究贾平凹书画的意义和价值何在?


其二,女儿研究父亲的书画,按照行规来说的话很不适合。

艺术评论贵在客观、公正,只有如此才能体现出严谨的“学术精神”,对评论者也是一种极好的指正。

古人讲究“唯才是举”,就是说,推举人才时,只推举那些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但前提是一定要客观、公正,不能掺杂任何私人情感。

历史上,父子之间相互写文章的情况不算少见,如,蔡邕写给女儿蔡文姬的《女训》,曹植写给父亲曹操的《登台赋》,苏轼写给父亲苏洵的《送贾讷倅眉》,都是名篇,表达的是父亲对儿女的疼爱之情,或者是儿女对父亲的崇敬之情。

然而,父子之间相互写评论文章的情况,在历史上极为罕见,至少,在我的阅读经历里,目前还没有见到过。

贾浅浅研究父亲的书画,这天然的血缘关系很难让她做到客观、公正,亲情势必会影响到她的思考、评价和观点。

这情形就像一个人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判定的结果众人能信服吗?显然不会。


其三,贾浅浅在评论用词上对贾平凹有吹捧之嫌。

贾浅浅在文章里极尽溢美之词,对父亲的书法,她这样形容:沉静、刚健、质朴、稚拙。

还有这样一句总结的话:他的作品透漏出静穆淡远飘逸灵活而又天真朴讷的空灵之美深长而醇厚的艺术气息中带着诗情和韵味

文中类似这样的话语不少,这似乎已经超出了评论的范畴,变成了赤裸裸的吹捧。

贾浅浅为什么要研究父亲的书画,并把它当作硕士论文?

很显然,这是维护贾平凹“书画热度”的一种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贾浅浅写论文研究父亲贾平凹的书画,历史上都罕见,她却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