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家长学堂群知识锦集(更新中)

新区家长学堂本周分享

@所有人

儿童学习的四种类型

儿童学习与顾问心理学家华莱士(Ian Wallace)在澳大利亚育儿网站Essential Kids的一篇文章中,介绍了儿童学习的四种类型,以及家长如何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成功学习。

首先是四种学习类型。视觉类型的孩子喜欢画画、智力拼图和艺术创作。对他们来说,“看到”信息是最佳的学习方式;听觉类型的孩子,喜欢听故事,也许很小就学会了说话,他们容易接受口头指令,很爱讲话;触觉类型的孩子,喜欢采取“切身体会”方式来体会不同的事物,家长在教他们时,要做给他们看才行;动觉类型的孩子,跟触觉型有点类似,他们在学习时需要通过触摸事物获取感知,不过,他们也会通过“运动与感知互动”来学习。

怎么判断孩子属于哪种类型呢?华莱士建议,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日常游戏和谈话方式来找出答案。比如,视觉型的孩子可能喜欢用“看到发生了什么”或者“我看到她感到不安”这样的话来解释一件事情;听觉型孩子可能会使用一些描述情景的声调或句子;触觉型的孩子会把与事件相关的感觉集合起来,例如“我能感觉到她很沮丧”;动觉型的孩子可能喜欢角色扮演或演示。

对于不同类型的孩子,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帮助他们学习:

1.为视觉型的孩子多准备些图表、模型,或者彩色笔和荧光笔类的用具。

2.鼓励听觉型的孩子参加一些能够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活动,比如戏剧或辩论。对于年龄大点的孩子,可以重放那些已讲授的内容来帮助他们学习。

3.可以带触觉型的孩子通过描摹或手指画画等活动进行学习。

4.角色扮演和表演对动觉型的孩子帮助很大。家长一方面可以提供乐高之类的玩具鼓励孩子在实践中学习,还要给他们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比如让孩子学会使用一些益智感官玩具。


新区家长学堂本周分享

孩子勤奋的两条底线

FT中文网的专栏作家徐海娜在一篇文章中谈到,孩子为了学习成绩而不断勤奋时,应该要有两条底线:充足的睡眠和自由的社交。

首先,充足的睡眠对学生很重要。在中国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中写着“家校配合保证每天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睡眠时间”。但在大中城市中,很少有学生能拥有充足的睡眠。谈到睡眠对孩子的影响时,徐海娜引用了一些学者的研究。美国著名作家和教育研究者珀·布朗森(Po Bronson)说,全世界的孩子总体来说,比三十年前的孩子要少睡一个小时,这严重地影响了孩子在智力、情绪等方面的健康,也导致了更多的注意力失调症和肥胖症。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马修·沃克说,孩子在白天学到的东西,需要在睡眠时得到大脑的进一步处理和储存,“学习强度越来越大,睡眠时间越来越少,这样下去很快就会崩溃”。很多科学家也指出,成长期的睡眠不足,会带来大脑结构上的永久损伤。

第二,只学知识并不能令孩子长大,他们是在和别人的交往中长大的。徐海娜说,如今的孩子们有机会学习各种技能,发展各种特长,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同龄人充分开展社会交往,“在学校里有严格限制的小憩时间,放学后的补习班和特长班,都剥夺了孩子们在自由的相处中相互学习的机会”。

另外,在家长的教育和影响下,一些孩子的社交自由被严格限制,比如,“只能和学习好的同学玩”,势力的交友观会对孩子产生长久的影响。埃里克森是美国一位精神分析学家和临床医生,他曾把人类发展周期分为8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会产生危机,而每一种危机的渡过都和人的社会性相关。埃里克森提出,要培养孩子的“基本信任”,也就是能够相信别人的能力。孩子间自由社交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交换信任的过程,只有彼此认可,才能玩在一起。如果能在早期的成长阶段受到别人的认可,将来就不会勉强别人认可自己,反而还会具有认可别人的能力。

以上,就是专栏作家徐海娜的观点,她认为,在孩子勤奋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保证有两条底线:充足的睡眠和自由的社交。



@所有人

为什么你不该对孩子大喊大叫

大多数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难免会大喊大叫。纽约时报中文网的一篇文章提出,对孩子吼叫可能是家长最不明智的行为。这样不仅会让孩子觉得你失控了,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一项发表在《儿童发育杂志》(Journal of Child Development)上的研究表明,父母冲着孩子大喊大叫,会产生类似于体罚的后果:孩子焦虑、压力和抑郁的程度增加,行为问题也随之增加。

对孩子大喊大叫,并不是管教孩子的策略,而是家长自己的发泄手段。耶鲁大学心理学和儿童精神病学教授艾伦·卡兹丁(Alan Kazdin)认为,如果家长想要改变孩子的坏习惯或培养好习惯,需要有提前的规划和纪律。

卡兹丁正在推广一个名为ABCs的项目,项目的名字代表着前置条件(antecedents)、行为(behaviors)和后果(consequences)。前置条件就是提前进行设置,在你希望孩子做什么之前,先要告诉他们。行为,是父母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定义、塑造和建模。后果是看到孩子的行为时,要表达出一种夸张的赞许。比如,孩子每天晚上都把鞋到处乱丢,这时家长不能大喊大叫,而是要在早上问孩子,能不能确保回家时把鞋子放在正确的位置,如果孩子能够做到,要热情地说出你赞美的内容,然后给孩子一个拥抱。这个方法的重点是:让孩子注意到伴随正确行为而来的赞美。它不是在孩子做了坏事之后父母再做出反应、等他们搞砸事情然后生气,它需要父母自律提前做出明确的计划。

卡兹丁说,家长要养成习惯使用ABCs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你想纠正的行为,孩子的各种闹脾气和斗争,都会慢慢消失。这样做对父母也有好处,你的抑郁和压力也会下降,家庭关系会好转。


@所有人

帮助孩子遵守群体原则(一)

所有的家长和老师都应该知道,给孩子建构原则必须严格,但老师和家长往往不能把严格和严厉区分开。严格是指一丝不苟,始终如一,严厉则是指在严格的基础上加上厉声斥责,严格会带来好的原则建够,严厉带着恐吓,硬邦邦的形象和令人不愉快的情绪。会带来孩子对原则的抗拒和反弹,所以给孩子建构原则的时候要严格而不可以严厉,不严格可以随意改动原则,或有时严格有时放松,造成孩子去探索家长的规则宽松度,更不能因为自己的心软和孩子的理由随意就改变规则。我们要制定规则,就说明规则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帮助孩子遵守群体原则(二)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并不是发了脾气就成了怪物或者坏人,如果让他误认为人类不允许发脾气,不允许伤心,这样的认识对孩子会更糟,他会把脾气和伤心隐藏起来,扭曲成另外的情绪,发泄出来。所以以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伤心和生气都是自然的事情,发脾气也是被允许的,只是这些不良的情绪不能用来伤害自己和伤害别人。

帮助孩子遵守群体原则(三)

在建构原则的时候,反思角是其中比较好的一种办法。因为他本身不带情绪,跟孩子也没有亲情关系,一个人最容易被自己所爱的人和亲人所伤害,当自己所爱的人和亲人对自己态度不好时,自己就会感到异常的伤心和愤怒。老师和家长是每天要跟孩子在一起生活的人,也是孩子心目中最亲近的人,我们不能让孩子恐惧我们。如果孩子对我们有恐惧感,那么孩子每时每刻都会感到恐惧,我们也不能由于我们的原因让孩子伤心,那样孩子就会丢失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反思角不代表孩子最爱的人,也不会发怒,不会显示出讨厌孩子的表情,所以当语言建构原则失效后,利用反思角建构原则是比较安全和比较好的办法。

@所有人

珍惜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一定学会带着孩子玩,和孩子成为朋友,亲子关系没有问题了,其他的事情就很顺利了。

跟孩子亲子关系处理不好的时候,不要老盯着孩子,明白自己当下的位置。你想让孩子听你的,如果亲子关系不好,你说得再对,孩子也会反着跟你来。亲子关系不好,教育往往会适得其反,你说的,孩子偏偏要做错。

孩子们都非常的了不起,在孩子心里,记得的都是妈妈的好,咱们一定要唤醒内心的母爱。

@所有人
什么时候给孩子自由(一)

家长常常在问,什么时候给孩子自由?如果我们自己曾经获得过自由,我们不用学,也会给孩子自由,如果我们自己从小就没有获得自由,我们就不知道怎样给孩子自由。其实没有自律,也无所谓为自由。更不用需要获得自由,因为自由过多的时候,人们最需要的就不是自由了。就像没有爸妈,没有上学,没人管理的皮皮,他很羡慕上学的孩子有放假的时候,他也想要有自己的假期,可是怎么才能得到假期呢,于是他去找小朋友,小朋友告诉他,你必须要去上学才能有假期。我们还是需要讨论一下什么时候给孩子自由。


公式化的爱,给孩子内心带来伤害(一)

内心有一种爱的想法,却不知道怎样用行动来帮助孩子,也不去修炼自己,使自己找到真正的心灵深处的爱,而是用大脑想象出一种爱的模式,需要用的时候就把这种模式照搬出来。

一般人很难通过自己创造出这种假爱的模式,多数是受一些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的影响,加上家长自己的想象,酝酿出一种概念式的爱。这种爱是可以被表演的,当一个母亲认为自己是一个充满爱的母亲时,可能就会寻找这种感觉。这样的母亲一般都由于对自身隐藏的某些习性不认可或感到恐惧,或者认为自己不能自然而然地爱孩子,认为自己的心力不足,没有力量再去爱孩子,而用一种公式化的爱来驱除自己的恐惧,使自己认为自己已经在爱孩子了。

公式化的爱,给孩子内心带来伤害(二)

一位妈妈上了一天班,非常疲劳,在夫妻的关系中,先生又不能用爱给她足够的力量。所以,她无法在回到家后获得舒适的爱和深厚的关怀来补充自己的能量。因为觉得不能让孩子看到自己这样的状态,同时,对自己成天这么忙碌,没有更多的心力和时间给孩子而感到愧疚,于是,这位母亲决定每天拿出40分钟来陪伴孩子玩,给孩子以爱。


这位妈妈下班后一脸疲惫,一脸烦躁的走到家门口时,会挺起胸让笑容回到脸上,然后走进家门,看到孩子正在那里玩耍,爱的感觉一下涌上心头,妈妈立即冲到孩子面前,用超级快乐和超级亲切的状态对孩子说,“哇,宝贝,妈妈回来了,你在玩什么呢?”然后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孩子的游戏中,并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开始欣赏起自己的能力,这些能力创造出那么有意义的游戏,看上去孩子要比刚才一个人玩耍时快乐的多,情绪也高涨的多了……


公式化的爱,给孩子内心带来伤害(三)

时间到了,妈妈该去做自己的事情了,于是就告诉孩子应该去找奶奶。妈妈要去做某事,不能陪他玩儿了。这时孩子会非常失落,就像被惹起了馋性又吃不到东西的那种人,孩子内心会感到非常的委屈和悲凉,不满和不愉快慢慢积聚在心中的孩子,以后只要跟妈妈在一起,就会找机会发泄情绪和胡闹,或者软塌塌的没有力量,不愿意自己做任何事情,只等着妈妈回来跟妈妈一起玩。

实际上,这个妈妈用孩子满足了自己的愿望,使自己良心不再受到谴责,却剥夺了孩子担当主角的工作,是使孩子配合自己,而且不满足孩子对兴趣游戏的需要。这样的爱是索取的爱,这样的家长是索取者,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利用孩子。

公式化的爱,给孩子内心带来伤害(四)

使用这种爱的家长一般都有以下几种心理:

一种是觉得自己工作很忙,或者长期工作在外,与孩子相处时间太少,认为自己给孩子的时间不够而心存内疚,想尽力的弥补孩子。

一种是认为自己身上的一些东西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内心找不到真爱,并且发现自己身上有跟爱的概念相违背的模式,担心暴露出来会伤害孩子。虽然自己在别人面前是个淑女,很温柔可爱,但发起脾气来很泼、很刁,却不想让孩子知道这种状态。就会做出自己是一个爱孩子的妈妈。

一种是从小比较矫情,习惯于矫情和做作,自己把自己的形象设计成一个可爱的、娇滴滴的、人见人爱的女生,内心总在完善自己想象中好母亲的形象,总把孩子作为配角,让孩子帮助自己完成一位好母亲的形象,这样做的母亲一般都对自身隐藏的某些习性不认可,从而用好母亲的形象来驱除自己的恐惧,这样的妈妈非常会爱孩子,表演的淋漓尽致,但这不是从本质上爱孩子,孩子不会接收到爱。

如果孩子不能从这些爱中获得真正的心灵涵养,就会像隔靴搔痒,使孩子感受到烦躁和不满足。于是孩子精神空乏、没有心力,表现出不断索取爱或物品的行为,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会大发脾气或者哭泣。



[爱心]只有自信的父母才能养育出自信的孩子


教育孩子的自信心从何而来

以下是7道检测题,家长们可以先自我评估一番:


[爱心]你清楚地了解自己对孩子的期望是什么,以及自己能够为孩子做什么;


[爱心]你为孩子的活动设立了合理的目标,并提供了恰当的帮助;


[爱心]你在开阔自己的视野,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爱心]你为了让孩子均衡发展,努力调整自身素质上的各种不平衡;


[爱心]你努力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和孩子一同遵守其中的秩序;


[爱心]你每天至少有一段时间会和孩子全身心地在一起;


[爱心]你允许孩子的行为和你的期望有不同的表现。

[爱心][爱心][爱心]



[爱心]如果父母尚且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父母还有什么理由来要求孩子,让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呢?

[爱心]当父母满腔怒火,要对孩子大喊大叫,甚至对孩子使用暴力时,父母不妨问一问自己:如果我现在控制不住怒火,对孩子大喊大叫,甚至打了孩子,那么,我还怎么要求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让孩子不要重复这个行为呢?

[爱心]当父母控制住自己的怒火,静下心来,父母就会明白:一个成人要控制自己的行为尚且如此困难,何况是一个小孩呢?父母的确应该对孩子更加宽容一些。这样父母就能够更好的去面对孩子的错误行为,继续对孩子进行督促,直到孩子彻底的改掉坏习惯。

[爱心]请记住:对着孩子发火,只能使父母与孩子更快的走向失败![爱心][爱心][爱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年家长学堂群知识锦集(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