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空气

图片发自App

      日本是一个极度稳定的国家,在政治,体质,社会,经济都平静而又稳固。在村上春树的笔下,许许多多的短篇小说的主人公都有着雷同的命运。这篇源于村上在1999年收录于《新潮》文学的一篇的小说《UFO飞落钏路》读后感。为什么看起来安定祥和的生活,却预谋着一次次的迷失和逃离。 

      地震的多发是因为地底岩浆团的运动。地幔和地壳长期以来,一直呈现出坚固和平实的 状态,一旦地心涌动,整片地表就会轻脆断裂撕开。就像潜伏在人们内的缝隙。在一个偶然的契机,突然断开,稳固的大地形成了料峭的悬崖。  

      显然,风平浪静的生活并不是归宿。无处安放的灵魂四处放逐。每一天的平淡麻木在酝酿着一场山崩地裂的运动。可惜多少人沉浸在里面,默默地等待。在拥挤的地铁里逐渐透明化,他们的面容都已模糊。因为他们已然是一个人。忙碌的生活,单调的节奏,时间像从一端开始蔓延的直线,平铺着一个个乏味和空虚的日子。人们真正的需求被隐藏,灵魂的空洞在心底里不断扩大。可表面的平稳,却一如既往。    

      小说里离家出走的妻子,看到UFO后消失的朋友。这一些离奇的失踪,更像一场蓄谋已久的反抗。“什么都不能给我,尽管你温柔潇洒。”这是妻子离开前,给他留下的纸条中的一句话。文中的他是村上笔下的一个典型。外表很好,脾性也好,收入稳定。婚姻生活看起来没有破绽。可终究还是被妻子提出了离婚。有意思的是,离婚和地震本就有共同之处。一样无家可归,一样断裂迷茫,一样因为里面的起伏断裂了外面的平坦。可惜他并没办法寻找到它们的根源,连试一试都很难。他的习性在这团社会的空气中,呼吸了太久。以至于不知道把本质的自己,遗失在了哪里。    

        最大的失落,是连自己也找不到自己,认不清自己。本体化的失落。村上是揭开这一平和面具下的真相。这是日本存在的社会化问题。现代社会俨然跨越饥饿的考验和危机四伏的战争。但无数的灵魂却一样丧失安全感,这是人群背后的孤独感和不确定性。每个人都注视着自己的脚下,用一条界限把自己划分开。在亲密关系里,一样尽然有序地渗透着。亲近的方式只有肢体,心的界限分明。慢慢的,这种隔空的生活方式就产生偏差,形成缝隙和距离。可惜,在所有的故事里,村上并没有写明这一现象如何解决。他抛下了一个空而悬置的话题。     

      我想,每个人都渴望被理解,被关注,从而满足。马斯洛的核心需求中有一个重要需求——爱的需求。它不是单纯的伴侣之间。而是广义地来形容关系,就是情感的付出和接受。而情感指的是感受和想法,把心中的想法和活动细水长流地引出,并且得到回应。尤其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一个自己的地球上,我们彼此之间更需要倾听对方,并给出回答理解,夹杂着感受的抒发,情绪的表达。像心和心的触碰,摩擦或者合拍,由内而外地瓦解了孤独的堡垒。

        在不断谈话,倾听,反应,承接的过程中,清晰地感知和确定自身的存在。  

        如果生活只剩下旁白,那么注定薄成一张纸。在某一天清脆的被撕开。   

      日本的地铁里,大家都在低头看手机,戴着口罩,或者沉默不语。是一种极好的氛围。只是,这宁静的空气在悄悄地流动,它仿佛吸收了每个人的语言,在不断加速的车厢里,涌动成一阵强劲风,他们抚了抚被吹乱的头发,然后继续置若罔闻。

你可能感兴趣的:(流动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