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子,永远隽永、丰盈

四年前的5月,文学大师杨绛先生远去,“我们仨”得以团聚,留给后世无限追思。当那些浮于人世的尘埃落定,她与生俱来的才华与魅力却依旧闪光,在岁月的历练下烨烨生辉。

在民国才女之列,她是最从容优雅的精神贵族,生于乱世,心中却有一份与世无争的宁静。作为钱钟书眼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先生已经跨越两个世纪的人生起伏。杨绛先生虽然生于乱世,心中却有一份与世无争的宁静。

杨绛曾翻译的那首英国诗人兰德的《生与死》,可以说是她心声的最佳表达:“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杨绛:淡定从容,便是优雅》撷取了杨绛先生百年人生中的人事、情境、心境等片段、截面,以青年、女性、当下人的视角,感知先生豁达、睿智、良善的精神世界,体悟先生宁静、淡泊、温婉的生命情怀,从而发现生活简素之美,生命简约之美,人生简单之美。翻开本书,让先生教会我们不妥协、不迷茫,认真地年轻,优雅地老去,享受每一天。

努力,遇见更好的自己

当今之世,被尊称为“先生”的女士,屈指可数。杨绛当然完全担当得起“先生”的敬称,不仅因为她高寿,也不仅因为她在文化界的成就与地位;从其家世、家学渊源来看,她成为“先生”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杨绛的故乡在江苏无锡,从祖上开始就是读书人,可谓是书香世家。父亲杨荫杭是一位优秀的律师,她的母亲唐须嫈是与丈夫同龄的无锡人,是一位贤淑文静的知识女性。杨绛生活在一个父母感情稳定、特别和睦、充满着自由民主气息浓郁的家庭。

杨绛的父亲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人生几多坎坷,他最难能可贵的是始终保持着一份读书人的正义感,可以说父亲的思想影响了杨绛的一生。

不管是家境富裕或是落难时,杨绛父母始终都坚持给孩子提供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好的教育。从小的熏陶,再加上她热爱读书,所以她的身上总是有一种优雅的气质。当父亲问她如果三天不让你看书你会怎么样?杨绛说不好过,父亲又问:那如果一个星期都不让你看书呢?杨绛说:这一个星期都白过了!可见杨绛对书的执着和热爱!

《尔雅》说,“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谓女子,先生为姊,后生为妹。”后“先生”便引申为长者、长辈。在古代,年长往往又意味着经验与知识比较丰富,因此人们又用“先生”来敬称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人士。

在文学界,杨绛从在清华念书时被老师朱自清推荐发表文章算起,一生与文字打了八十多年的交道,她真正可以称得上是世纪文豪:杨绛创作了小说《洗澡》《洗澡之后》,小说集《倒影集》,散文集《我们仨》《干校六记》《走在人生的边上——自问自答》。

杨绛一生从未停止过读书和学习,就像她自己所说:“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

杨绛是个精益求精,努力做到更好,无愧于心的人。对于文字,杨绛保有虔诚和敬畏,虽不求“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但也希望能字斟句酌,让自己的文字拥有灵魂和温度。为此,她曾不懈努力。

在翻译界,杨绛为了翻译好《堂吉诃德》,去找了五种英法文译本细细对比,觉得五种译本各有所长和欠缺,均不足以代表原作。想要忠实原作,必须从原文翻译。因此,她在四十八岁“高龄”毅然决定再学习一门新的语言:西班牙语。然后,杨绛从零基础自学西班牙语,每日自学,从不间断。1978年,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终于出版了,西班牙王室来访,这本书作为礼物被赠予王室。1986年10月,西班牙国王颁给杨绛“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

我愿与你,一同盛放

《圣经》有言:“有的时候,人和人的缘分,一面就足够了。因为,他就是你前世的人。”文坛伉俪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便应了这句话。

杨绛读到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她把它念给钱钟书听,钱当即回说,“我和他一样”,杨绛答,“我也一样。”

1932年的春天,清华大学的校园春意盎然,花香袭人。杨绛去看望同来清华借读的老同学孙令衔,孙令衔也正要去看望表兄,而其表兄正是当时已是清华名才子的钱锺书。所以,钱锺书与杨绛的一见倾心是在清华大学的学生宿舍古月堂的门口。

在中年时期,钱锺书在诗歌里也描述了这次初见的情景:頡眼容光忆初见,蔷薇新瓣浸醍醐;不知腼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可见当时杨绛“蔷薇新瓣浸醍醐”的红润脸庞,给钱锺书留下了多么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1935年的7月,钱锺书和杨绛在苏州庙堂巷杨家大厅内,举行着西装婚纱、伴乐队演奏的西式特点的典礼。自此,钱锺书和杨绛结为伉俪,携手走进了幸福的围城之中。

杨绛包容他的一切,从不试图去改变他。面对烦恼,她不抱怨,不指责,而是尽己所能解决好,珍惜两人在一起的每一个日子。

钱钟书虽然有很高的学术造诣,但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差强人意。在杨绛生女儿住院期间,钱钟书经常像爱闯祸的小孩,来跟杨绛认错。比如:

打翻墨水瓶把桌布染脏了——杨绛却安慰他“不要紧,我会洗。”把台灯弄坏了——杨绛说“不要紧,我会修。”把门轴弄坏了——杨绛说依旧“不要紧,我会修。”甚至他头上长了个脓包,她都淡定地告诉他“不要紧,我会治”。

钱钟书为杨绛写了许多情书,不仅仅在两人恋爱期间,二人婚后也常写情书,据说有整整一箱子,足见其对杨绛深深的爱。在他的眼里妻子杨绛是全世界最美的。钱钟书曾用一句话,概括他与杨绛的爱情:“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杨绛和钱钟书在生活中两个人彼此携手,度过动荡的岁月。在做学问上,两个人又彼此支持、鼓励,过程虽然艰苦,但他们最终成就了彼此。

岁月安稳一时,从容淡定一世

杨绛先生的生活并非一直优渥,她的人生之路也不尽是坦途。她坚强、坦然地走了过来。在这个过程中,她一直在努力精进,提升自己。用另外一种超然豁达的人生态度,坦然面对这一切。

1966年,长达十年的灾难性内乱降临了,也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灾变。剃阴阳头、洗厕所、批斗示众都经历过,钱杨夫妇却在这样的苦难与动荡中从未放弃过彼此与文学创作。浩劫过后,一家三口在新建起的宿舍里得以度过一段朴素而美好的家庭生活时光,温馨如饴,相依相守,各自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

“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

在丈夫与女儿相继离世后,先生在92岁高龄下,提笔著书《我们仨》,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并着手整理丈夫几麻袋天书般的手稿与中外文笔记,多达7万余页。

在钱钟书去世后,杨绛按照他们一家三口的约定,将他和钱钟书的全部稿酬都捐赠给了他们的母校清华大学,并设立了“好读书”奖励基金,旨在帮助那些喜欢读书成绩优异但是家境贫寒的学子们。她有着公益的心,想要尽自己的全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个举动,震撼了整个教育界。这是一个活明白了的人,才拥有的一种非凡气度。她值得我们尊敬。

她从来没有追求过世俗中的名利富贵,她和钱锺书大半辈子都在“坐冷板凳”,但她自认有一个温暖的、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就够了。她淡定、从容、优雅,一步一步勇敢坚定地走向自己想要的人生。

《杨绛:淡定从容,便是优雅》告诉正处于焦虑、彷徨、犹豫中的千万女性,最好的人生是成为自己,最好的风景是成全所爱,最好的爱情是成就彼此。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子,永远隽永、毓秀、丰盈!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子,永远隽永、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