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格塑造的思考

摘要

        我总是在思考,我为什么是我,我为什么会成为我,此时此刻,抑或是未来某时某刻的“我”,这个人格的载体,是如何转变而成的。但是私学识有限,首先并不具备哲学思考的基础和知识储备,对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学也没有系统的研究,所以更多的是通过以自身所见所闻的事实作为蓝本,依据查阅的大量资料作为依据,希望可以对自身做一个复盘。当然仅是将自身作为一个样本进行深度的剖析,并不符合实验所需的严谨的科学范式。所以此文仅是作为个人经历的反思。希望对自己理解自身,以及面对未来会有一些帮助。

关于我

我这个概念在哲学范畴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中都有不同的阐述,主要区别在与精神至上还是物质至上,在这里我们不多做赘述,我们需要了解的基本概念是个体都具有差异性,这个差异性来源主要来自两方面,先天基因的和后天发展,这个是当前获得普遍认可的概念。这两个因素涵盖了一个个体完整的生命周期,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由于这两方面的差异而演化出完全不同的个体。那我们需要讨论的是这两种因素是如何进行人格塑造的。

基因

当前学术比较普遍的研究方法是采用dna标记的方法来寻找与复杂人格特质有关的基因,

并称这类被标记的基因为定量化特质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简称QTLs),这些标记位于与某种特质有关的基因内部或附近,研究的方向是通过将某些与具体生理作用的dna标记有关的基因与人格联系起来

目前已经在对鼠的研究实验中表明,如反社会倾向,成瘾倾向,抑郁,新颖寻求,神经质,攻击性等特质都与基因有较高的相关。可以作部分参考。

当然我们主要讨论的后天环境对于人格的影响。

环境

在此我们将讨论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以及人与外部世界的交互中环境是如何对人格产生影响的。

人类演化

人类的演化方向是亿万年中无数生物演化的一个分支,生物的演化是环境选择的结果。人类的祖先演化出更大的脑容量用以处理和存储复杂的环境信息,而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生存压力的变化,优势基因得到增强,同时由于特定的演化方向,如大脑的耗能巨大,需要摄取大量的能量,其中一支演化为了杂食性动物,同时又由于相对于其耗能,其较弱的捕食能力,分离出具有群居行为的一支,当然其他的分支可能演化为更大的体型增强个体的捕猎能力。而属于我们先祖的那一支群居动物通过漫长的环境适应,学会了使用工具,甚至是制造工具,在这个过程中,即便是相同分支的不同族群由于信息隔离和信息泄漏,能存活下来的都是能够保存从族群先辈传承下来的部分信息,这就是知识,这也是脑容量大群居动物的优势,但是这些都无法阻挡信息隔离和信息泄漏,不同族群无法交流,知识不共享,同时族群内每一代的信息传递都可能伴随着信息泄漏,所以这是一种无法存储的文明,使其状态很不稳定,直到出现了文字,早期与其说是文字,倒不如说是画和符号,也就是记录的力量,这是人类这个分支得以延续的基石,所以说人类的基石是什么,信息延续的力量,这也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没有之一。与此同时,知识的力量变为了适应环境的第一生产力,族群的结构也产生了变化,信息的延续在族群内开始出现隔离,这可能是由于智力的原因,也可能是信息传递具有选择性的原因,开始演化出早期的社会结构,如母系社会,父系社会,当然这也是由于人类开始在自然竞争上开始处于压倒性优势,外部竞争(与其他生物竞争)开始转变为内部竞争,即族群间战争,可能是由于信息隔离下,优先以生存为优先,也有可能是为了资源掠夺,当然也有部分族群出现了交易,在不断的演化中,某些族群在不断战争胜利中,同时也使信息得到了传播,人类的文明逐渐壮大,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也开始产生近代社会的雏形,即等级制度,人类开始能够驯化牲畜,耕种农作物,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隔绝了外部竞争压力下的环境下可以实现自给自足。而在这种情形下,开始分化出社会分工,社会分工也意味着生产资料出现大量的流通,而此时掌握着稀缺且必要资源的,如铁匠,由于供需关系,可能就开始产生生产资料积累,由于人类生活环境的转变,人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在转变,我们上文也说了,人类应对环境的方式,信息积累和群居,而早期知识的传播天然具备选择性,即信息接收的契机,以及智力。所以也使得知识会一直被少数人所掌握,而这一部分人会获得更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我与世界

最初的我:关于个体人生形态的讨论

我们早期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是通过与外部世界交互,收集信息的反馈,来完成初期的基本认知建设。

所以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会极大的影响我们的早期认知,包括是非观念,行为准则,道德标准,以及处理外部信息的方式等等,宽泛的说,是早期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并开始出现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雏形。

价值观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在现实中的客观表现,即价值观是你每一次行为发生时的基本准则,而其又受你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调控。

人生观主要指向的是自我认知层面,作为“我”这样一个独立的个体,我是如何认识自身的

而世界观则是我对整个世界认知的一个抽象概念,在这里我们都是以“我”为基点,探索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总和来表现,简单来说,就是我与整个外部世界的关系是如何的,我对整个世界的认知又是如何的。

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包括,客观存在的外部事物和我与其关系的集合,也正是人类知觉的基础框架,通过它可以理解这个世界并与世界交流。

所以我们首先有了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并构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用以指导我们的思考模式和应对外部世界的方式。同时通过与外部世界交流的方式获取更多的信息用以更正和重新构建我们的认知。这是一个循环,我认为它们并不是一个相互包含关系,而是一个抽象概念与客观表现的集合。是一个上下级关系。

人生观是从世界观抽离出一部分得到的独立概念,即从自我认知出发,以我为基本对象,以“我”的整个生命周期为画布,着重构建人的生活型态,同时也是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集合。

而价值观则是处理事情判断对错,做选择时取舍的标准,通俗来说就是,基于人对客观事物的价值排序,根据这个客观排序会从而指导你的行动和思想。

以我的想法来说,世界观就是个体所有意识的集合,

价值观包括金錢價值、獨特價值、紀念價值、體驗價值

(1)三者之间是有区别的。

世界观(也叫宇宙观)是人们对生活于其中的整个世界以及人和外在社会之间的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目的、意义和道路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内容包括幸福观、苦乐观、生死观、荣辱观、恋爱观等。它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世界观的制约。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像这种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现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价值观既然决定人的行为,故决定人的好坏。

比如说,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宁肯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这样的价值观的人,他一定非常自私,你和他在一起,是很危险的,因为他一定是一个坏人。

(2)“三观”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世界观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它给人生观提供一般观点和方法的指导;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方面,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应用和贯彻。只有在一定的哲学世界观基础上形成的人生观,才是自觉的人生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它内在地包含着对人和人生的科学的理解,是关于人的本质和价值、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以及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的哲学理论的现代理论表达。人生观对世界观也有一定的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即使是朴素的,但只要它是正确的,就有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世界观还是形成价值观的基础,世界观不同,价值观也就不同,怎样进行价值评价首先是一个世界观问题。

以对物的价值来说,它涉及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物的属性、结构、功能,这是价值产生的客观基础。某种事物是否具有价值,首先是事物的客观因素决定的,来不得半点主观随意性。二是人的需求。这虽然是属于人的主观的东西,但却不是主观随意决定的,而为历史条件和实践水平所制约。

因此,一个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必须符合两项要求:一是对客观事物状况的正确认识,它首先是一个世界观问题。只有对世界、对人与世界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反过来,正确的价值观的建立,又会使科学世界观更丰富、更完善。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者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和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任何世界观的形成和确立都要利用先前遗留下来的现成的思想材料,这样,新世界观和旧世界观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的继承关系。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持的态度和采用的方法最终是由世界观决定的。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可以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提供正确的方法,错误的世界观则会给人们的实践活动带来方法上的失误。

总结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决定了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又决定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决定了你选择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而这种认知又会健壮或是更新你的世界观。它们是如此一个循环往复又互为包含的关系。

我的现状

我的世界观

“我”作为一个具备社会性意义的独立个体,外部世界也是独立存在的,同时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紧密且不可分割。

基于一个基本点就是,

早期价值观包括私欲,恒心,同理心,同情心等对待外部事物的应对方式。是培养健全的社会性人格的第一步。

未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人格塑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