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已入水,渡一池青花 ,染唯美《荷塘月色》

        朱自清先生的胞弟朱国华曾有过这样的回忆:  父亲失业四十年,为了培养我们兄弟四人上学,借了三千元高利贷,利上滚利,无力偿还。大哥这时考上了北大预科,须读两年才能考本科。为了早日结束学业,为家中分担债务,他没有读预科,想了个办法,把名字“自华”改为“自清”。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 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字“佩弦”。 “佩弦”出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意为弓弦常紧张,性缓者佩之以自警。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赞扬朱自清有骨气,“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国民党统治时期,北京物价飞涨,北大的教授们没法生活下去。国民党就向人们发美军的救济粮。可是,以朱自清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教授们宁可饿死也不去领救济粮。当时朱自清先生已经因为饥饿全身浮肿,很虚弱了,可是躺在床上还对家人说“不要去”。于是,朱自清先生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于是作者写下了这篇文章。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

        《荷塘月色》十分唯美,你看,“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个比喻,写出了荷叶舒展婀娜,灵动飘逸的风姿,富于动态美;“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作者将嗅觉形象诉诸听觉形象,扩大意境,写出了花香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的特点,烘托环境优雅、宁静;“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河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一段写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将叶子“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这样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形象写出了月光下雾气的涌动。“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写尽了朦胧、恬静、柔美。作者在这幅“荷塘月色”中为我们描写的景物,全是静物,却被他写出了“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荷塘月色》,美在形态,美在色调,美在姿势,美在神韵,美在静默,美在动感,美在自由,美在舒展,美在自然,美在和谐,美在清新,美在淡雅,美在朦胧,美在有情……

        细分,作者笔下写了三个荷塘:一是“日日走过的荷塘”,是由社会和家庭构成的,代表了现实世界;二是月下的荷塘,是由月色和荷塘、光和影交织而成的,代表了自由世界;三是联想中的荷塘,是由采莲和风流构成的,代表了理想世界。现实世界让作者“不宁静”,自由世界也只能“暂且享用”,理想世界则是“无福享受”。作者最终回到现实世界之中,但他的精神世界经过了一次跋涉,一次洗礼,会用更强大的内心力量去面对现实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墨已入水,渡一池青花 ,染唯美《荷塘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