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们的学习笔记1

图片发自App

丁舜年:从头开始学习冶金方面知识,搜购所有相关书籍,日夜研读,自己动手冶炼。

马在田:2年中博览群书,学习笔记有10本,将近1000页。

马宗晋: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和海淀新华书店读了大量多学科领域的书刊,边看边想,思考别人是怎么想问题的是怎么搞科研的。

马宗晋:几十年的科学生涯中不自觉地形成了一个习惯几乎每日清晨都要在床上思索一二个小时或专或广有悟有迷,脑海翻腾梳理思绪这是思维锻炼的一种需要。(每日冥想)

马宗晋:当研究生时我在学习李四光先生、孙殿卿导师的著作过程中边学边想写了二十几本心得笔记。

王之江:老师在上辅导课时给每一位同学发一张纸让每个人写出自己的读书方法、学习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每位做学问的人都要知道做学问的方法。

王之玺:1931年大学毕业后被介绍到辽宁东北矿务局富州湾煤矿工作,认真学习,每周写一份英文报告,厂长亲自批阅辅导,半年实习完毕被提升为值班工程师。

王世真:善于观察,随时做好记录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更新和提高我们的认识。我要求我的所有研究生只要做实验就要把所作所为即时如实记录下来不能凭记忆回顾不可图省事而不详记不许事后补记而且必须记在实验记录本上。哪怕是加错了试剂打破了瓶子或出现计算上的错误不要省略不记更不准隐瞒不记。认真写出完整可靠的原始实验记录应当是对做研究工作者的起码要求。

王补宣:结合所遇专业问题,整理成心得笔记,不断研究热工学课题,这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和研究成果组成的《工程传热传质学》,荣获1987年首届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

王补宣:文章要做到深入浅出,外行人的意见往往会令人深思,给人以深刻启示,带来意想不到的新思维和观念,非常有价值。

王育竹:常在深夜和清晨静思,深知“静以致远”的含义。

王选:在研究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编译系统过程中约看了100篇国外文献以后养成了每做一个项目先要了解国外现状的习惯。为了加快英文阅读速度,1963年初又锻炼英语听力。连续两年多每天半小时的收听使我的头脑反应速度明显加快。

你可能感兴趣的:(院士们的学习笔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