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布雷特是美国著名的图画书作家,出版过很多精彩好看的图画书。她的每本书都像一个精美的宝藏,吸引我们去探索发掘。而且每本书的辨识度都很高,最标志性的特征就是她的“故事性边框”,还有就是书中浓郁的异域风情和特有的地方文化,比如《圣帕特里克节的早上》中的故事发生在爱尔兰;《捣蛋的山妖》的故事背景在挪威;《一把绿伞》的故事在哥斯达黎加;为了《猫头鹰和猫》,她去了马提尼克岛;还有三本故事书的背景设置在非洲。作为中国读者,我们最关心的是,这位作家写过和中国有关的故事吗?有的!那就是这本非常有中国风的《小菊回家了》。
为了写这本书,简·布雷特来到中国桂林,“画了几个星期的风景画”,找到“很多素材和灵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来找一找这本书中的中国特色。
就地取材的故事画框
喜欢简·布雷特的读者会发现,她的图画书中的图框往往采用当地富有特色的物件,自然围绕画面,不仅让画面有了装饰性的美,还有更深层次的作用:一个是丰富故事的内容,比如,提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的介绍;二是介绍故事设置的背景;另外一个作用就是作为故事悄无声息的一根副线贯穿始终,比如《复活节彩蛋》一书中,“边框中最开始是柳树上冒出很小很小的芽,柳芽一天天长啊长啊,越来越大,终于,到了最后一页,你可以看到萌芽的柳树已经变成毛茸茸的小兔子。它们竖起小小的耳朵,在最后一页跳下树枝”。漂亮丰富的小边框在给予读者美的享受同时,也增添了寻找、发现的乐趣。
在《小菊回家了》这本书中,作者采用大跨页平行四边形作为主图,用紫皮或者青皮的竹子做边框的边,围成三角形点缀在左上角和右下角。这些小图框中,用小花纹圈起故事中的人物,周围则是富有中国特色的竹席:粗条的、细条的,横纹的、竖纹的、斜纹的、方格的;有布条装饰的、没有布条装饰的,等等,和周围的景物完美地融为一体。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整个故事中,竹子真的是占了很大的比重,几乎每页都有竹子的身影:竹子盖的房子、竹子搭的鸡窝,竹编的篮子,江上有竹筏子;船上用竹子搭的船篷;竹子做的小推车、大街上阿婆坐的竹椅、小买卖人挑着竹筐。目之所及,竹子处处可见,竹子边框也就显得非常和谐自然,仿佛本来就是大图中的一部分。
惟妙惟肖的动物形象
简·布雷特非常喜欢动物,她小的时候,家里有一个大大的灰色谷仓,里面有各种动物,猫、狗、鸡鸭、驴、马,还有豚鼠。即使到了现在,她家里还有大约60只鸡,10只鸭子。她真是“爱死鸡了”,有时候她在工作时,有只公鸡甚至会站到她的肩上去。后来这只鸡还在她创作的《姜饼朋友们》这本书中出现过。
也正是基于此,这本《小菊回家了》就是以一只叫小菊的母鸡作为主人公的。小菊长得肥肥胖胖,大红冠子尖嘴巴,尾巴上还有一圈黑得发亮的羽毛,是一只非常惹人喜欢的小母鸡。除了小菊以外,还有五只鸡作为配角出现。这六只鸡的颜色、神态各不相同,但都神色丰富,表情生动,个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我甚至觉得,这些鸡的神色比人的神态还要细腻出色。
除了这六只鸡,小菊在被江水冲走的过程中,还遇到了狗、鸬鹚、水牛、猴子等在桂林常见的动物。这些动物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对小菊表现出了浓重的好奇。小菊也在和这些动物打交道的过程中不断克服隐忍和怯懦的个性,变得泼辣坚强。狗的不太干净的白毛,大水牛厚实的灰色皮肤,猴子想要逗引母鸡的大眼睛,都描绘得非常细腻,就像一幅幅刺绣,色彩明媚,纹理自然,和周围的自然景色一起,构成了桂林独有的风情。
除了这些画在明处的动物,还有一些隐藏在画面中的动物,那就是远处背景下的山峰的形状。画面中远处的青山乍一看是连绵起伏的山峰,仔细一看,则是各种各样的动物,有的像狮子,有的像猫头鹰,有的像刺猬,有的像狗,有的像羊,有的像马,还有的像猴子。虽然简·布雷特曾说自己不怎么会画龙啊,怪物啊等东西,不过,这些山峰中却有一条龙,还有一条蛇。它们依着山势,在绿色的山中蜿蜒曲折,非常有气势。这些动物形象不禁让我们有了一个疑问,就是作者原来是不是很想在山的象形中凑齐十二生肖,她知道中国的十二生肖吗?
不管是实体动物还是想象动物,作者都赋予它们灵动的神情和动作,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动作都仿佛给人一种错觉,说不定下一秒它们就会动起来。
富有年代感的人与物
这本书首次出版是在2002年。据了解,作者做书非常细致,为了完善书中的细节,她常常一年只出一本作品。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这本书创作最晚在2019年,那么来中国的时间可能要更早。而中国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所以,现在的读者看起来就会觉得书中的人物形象以及小菊的小主人梅梅生活的环境就非常具有时代感。
比如,人物的发型和服饰。梅梅是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半长的头发,梳成两个小翘辫,穿一件粉色圆领镶花边的小褂子,外面套一件蓝色手织的毛衣坎肩,下穿一条红底白花的小裤子,一双黑色小方口的布鞋。这装扮应该是八九十年代的打扮,非常朴素。我记得我妹妹就有这么一件小褂子来着,现在的小读者看着会觉得很有趣意思吧。
再看看梅梅周围的人,那个抓住小菊的渔夫,穿着胶鞋,蓝色劳动布的上衣,戴着窄帽檐的蓝色帽子。这是那个年代中年男人比较典型的打扮。集市上,短发的老大娘,穿着小花坎肩的小娃娃,戴着红发夹、梳着麻花辫的大姑娘,站在竹推车里的那个孩子还穿着罩衫。他们衣服的布料、花纹、颜色、款式逼真地传达出特定时期的讯号。
仔细找找,你还会发现二八大杠的自行车,四个轱辘的竹制手推车(专门用来推着孩子出门的一种小车),拖拉机,七零后和八零后的读者应该都有印象的。
因为有了这些具体的背景和生活环境,人物和故事就有了依据和灵魂。
细节中的中国特色
除了这些非常明显的中国风外,书中还有很多细节弥漫着浓浓的中国味道。我们可以一边读,一边找。
比如,书中红色的中国汉字。作者每页右下角的小图框中在红色的底色中写了一个大大的繁体的“简”字,既有一种中国味道,也暗和了作者的名字。梅梅家的竹篮子上也用红色油漆写着四个繁体的“欢乐鸡园”,不止有中国风,还为后面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正因为有这个写着字的篮子,梅梅才找到了走失的小菊。
在每页的最下面,还有一小段空白的地方用来放置文字,最下面用花边图框收边。这些图框色彩艳丽,小而美。或者是叶子形状,或者是棱形排列,或者是祥云形状,还有的是水滴样子,还有的是花枝缠蔓,还有的是简单的红条框。看着这些小花边,是不是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我一下子就想到小时候出的黑板报,黑板四周的小花边大多是这些样子的。
还有就是江上竹筏子上挂的煤油灯,真的是桂林那个地方特有的一种样式。在北方也有类似的煤油灯,又叫马灯,样子虽然差不多,可还是很有区别的。作者敏锐地抓住这一点,具体描绘了出来,和后来一些景区拍的宣传照有的一比。
另外,作者还充分注意到了某些特色的事物在中国的意义。比如,跨页间下面作为点缀的小图,有的是盛开的荷花,有的是中国结,有的是两只蝴蝶(不知道是不是代表梁祝的那两只),有的是民间舞狮的形象,还有的干脆就是张牙舞爪的龙。不得不说,这些真的很中国。
找一找,你还能找到哪些有代表性的事物?
文字中的“三”
简·布雷特的图画“如刺绣一般细节丰富,色彩明媚,生动展现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自然和人文风景”,非常精美。也因此,很多人忽略掉了她文字上的特色。其实,她的文字同样打动人心。
在中国人的印象中,“三”是虚指,代表很多。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叙述方式上,简·布雷特也很喜欢用“三”概念来代表很多。《世界上第一条狗》中,狼和人是经过三次危险才逐渐亲近起来。而在《小菊回家了》这本书中,小菊夜里被江水冲到陌生的地方,先后碰到了狗、大水牛、猴子,这三种动物,每遇到一种动物,就坚强一次,最终和其他五只母鸡平等相处。这种一咏三叹的叙述模式非常适合小孩子的思维,在反复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有相似,而且主题明确,绝不拖泥带水,颇有民间故事的味道。
当然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短短几个星期很难理解得十分透彻。所以,书中就有了很多有意思的“中国现象”。
比如,书中的小母鸡叫“小菊”,这个名字起得也很二班。一开始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以为小菊是封面上的那个小女孩,也就是梅梅。嗯,小菊,听上去和梅梅是姐俩。一般来说,中国人给鸡起名字都是什么“一撮毛”“大芦花”“弯尾巴”“大将军”之类的。虽然是小母鸡,但叫“小菊”还是觉得有点太像人的名字。
再比如,梅梅家用来喂鸡的那个鸡食盆,四爪,龙腾,颇有青花瓷的韵味,真真是高端大气上档次,总让我有一种大材小用,古董被埋没的感觉。看的时候我就在想,是不是梅梅太小,不知道它很值钱呢?
再比如,梅梅喂鸡是用左手拿筷子夹着喂。喂过鸡的都知道,这样秀气的做法是行不通的,都是抓一把小米,随手一撒的。
当然了,这些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文化表现方式无伤大雅,还很有趣。读者们在阅读时如果能找到更多“小包袱”那甄是额外的惊喜。
总之,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桂林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特有的地方风情,又用流畅有趣的故事讲述出母鸡和人物的成长历程,是一本好玩好看的富有中国风的图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