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实践 第23-26章的读后感

这几个章节主要的内容

1:激励员工创造最佳绩效

需要怎样的激励“员工满意”不行;企业需要有责任心;负责任的员工是有高标准绩效。

管理的绩效要让员工了解企业情况,拥有管理者的愿景,参与的重要性以及切萨皮克与俄亥俄铁路公司的案例等。

2:经济层面

金钱奖励不是动力的源泉;严肃决策已迫在眉睫;对收入和就业的期待得到了保障;对利润的抗拒;利润分享和股份分享,“没有销售,便没有工作”等等。

3: 关于主管的定义……

读完之后我就在想~~

学习一段时间了,这本书也快接近尾声了。很多的知识理论,道理大家都明白了, 但怎么去践行呢? 

就像人们常说的一句话:道理我都懂,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句俏皮话,很多人挂在嘴上。

其实它一半对,一半错。

对的是很多知识道理有实践性,知道不等于做到。闻到面包的香味不够,吃下去才能饱。都懂学习是好事,像我没参加公司学习小组时一年看不完两本书[捂脸]。我明白肥胖带来的影响形象,带来健康风险,但还是管不住嘴。在这方面,我们要加强行动力,行动也有训练的过程。知道自己缺乏行动力,但不要沮丧,这已经是好的开始,知道毛病在哪里,治好它更容易。病因不明,无法吃药。

错的一半更致命。一个人一生过不好,很有可能是他不知道原则性的道理。这些道理他听过,甚至经常复述,可他真不了解是什么意思,行动往往违背这些道理,人生怎么能够好。

前些天看到曹德旺先生的一句话,他说: 到了2000年以后,我坚定信念只做玻璃。什么都不做,再赚钱的东西,再大的业务我都不做,企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这句话讲的是一个杰出的企业家,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也需要修炼到50多岁。

我们还不理解,很正常,我们还年轻。如果年纪轻轻就理解,那就厉害了,领先同期的曹先生,前途不可限量,哈哈哈。

市场经济是自由贸易下的分工合作。合作是一起把事情做好,分工是做自己最擅长的事,经济越繁荣,市场越发达,体现为分工越细,工作可以不停细分以提升效率,直到分无可分。我们的内衣,那么多道工序,了解产业过程,会发现细分到匪夷所思的程度。而在农业社会,从头到尾由一个主妇完成,所以那时的衣服昂贵稀缺,而现在的衣服可以说很廉价了。

市场经济,不是做得越多越好,做得少反而更好。这个“少”别人愿意买单,我们的竞争力强大,它就是我们的立足点和支点。不知道这个道理,就会犯错误,总想告诉别人,我这个也会,那个也会,在高手听来,你等于承认这个也不会,那个也不会。就算侥幸成功了,你也无法破译成功的信息,反而膨胀起来,以为没什么事我成不了,没什么钱我赚不了,这里损失几年时间,那里亏掉很多资金,能量耗尽,南柯一梦,证明自己配不上成功。

当然,知道自己擅长某一点少,需要一个过程。看看别人为自己什么工作付费,是个很好的指引,可避免自嗨。千万不要以为有个工作兜底,随便应付一下,到处去斜杠,这不会让你有更多机会,这只会让你更快丢掉饭碗。

工作总有它的缺点,绩效高钱多则累,稳定则穷,选择了就要接受它的缺点,这样才会专注,才可能把它做好,水平高了和能力强了,自然轻松一点,收入也增加了。 

想着讲着就跑题了,哈哈哈,一点感悟。

你可能感兴趣的:(管理的实践 第23-26章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