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说法 · 你不可不知的诉讼时效

随着国家法制的日益健全,普通百姓的维权意识也在逐步提高,曾经息讼意识明显,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付诸诉讼的人也渐渐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就让“维权”一词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普通百姓耳熟能详、信手拈来的高频词。

说到维权,我们不得不了解一个小概念——诉讼时效,这是维权之路上必须注意的核心点之一,如果未能注意,就可能催生“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效果。

法律对于诉讼时效的定义是这样的“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听起来很复杂是不是?感觉很迷茫是不是?迷茫就对了,这个概念对法律专业人士来说并不复杂,是非常基础的法律概念,但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劳心费神去理解这样的概念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当然如果你想专攻法律那就另说了,走专业路线的话,你需要了解的可不只是概念,相关法律法规如《民事诉讼法》《专利法》《海商法》《合同法》《产品质量法》《环境保护法》、曾经的《民法通则》、即将施行的《民法典》等对诉讼时效均有所规定,你需要了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债务人在约定的期限届满后未履行债务而出具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款条诉讼时效期间应从何时开始计算问题的批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后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确认债务的询证函的行为是否构成新的债务的请示的答复》等司法解释,你也需要了解,相关规定很庞杂,甚至连名字都很拗口,但这只是你需要学习的冰山一角,还想继续钻研法律么?好好想一想吧,法律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入行请慎重哦!

好了,言归正传,我们来把法言法语翻译一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聊聊诉讼时效。

说白了,诉讼时效就是法律为督促当事人及时行使自身权利而规定的时间限制,这样是不是好理解多了呢?作为事件当事人,你的合法权益需要法律的保护,但这份保护并非毫无限制,你需要在法律规定的合理时间内维护自身权益,而这份合理时间就是诉讼时效,如果你未能及时行使自身权利,那超过诉讼时效后,你的权利就丧失了;但这也并不意味着超过诉讼时效后你就不能再诉讼了,你依然可以就发生的事情起诉,但因为你怠于在诉讼时效期间内维护自身权益,法律仅保护你的诉权,并不保护你的胜诉权,即你在诉讼时效内起诉如果理据充分胜诉的可能性很大,但在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你想要胜诉不仅需要理据充分,更需要对方没有提出异议或者承诺履行责任,否则你很难胜诉,如果对方提出异议或拒绝履行责任,你的诉讼权利将无法得到法律的支持,也就丧失了胜诉权。听到这里你应该明白诉讼时效的重要性了吧,诉讼时效就好比一个“计时器”,过期不候,再遇到需要维权的问题你还敢懈怠么?

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类别很多,如一般诉讼时效、特殊诉讼时效,特殊诉讼时效又包括短期诉讼时效、长期诉讼时效、最长诉讼时效,作为普通人,你不需要识记这么多,只需要抓住重点便足够日常维权,现在,敲黑板划重点:

按照最新的法律规定,从2017年10月1日起,一般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是3年,也就是说对于大多数事情来说,从你知道或应当知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起算3年是法律对你自身权益的最佳保护期,切记,在保护期内及时维权。但法律对诉讼时效也有除外规定,作为普通维权需要,我们重点记住短期时效便足以应对日常民事维权需求。

常用的你需要了解的短期诉讼时效有四种:

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这四种情形都是普通百姓日常可能遇到的问题,诉讼时效均为1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计算时间,遇到这四种情形切记在1年保护期内维权。

当然,除了上述四种情形,还存在其他短期诉讼时效,如因拍卖标的存在瑕疵未声明请求赔偿的诉讼时效也为1年,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2年,请求国家赔偿的诉讼时效为2年,海事海商领域1年、2年、3年的诉讼时效均有,但鉴于其在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较少遇到,在此不做赘述,毕竟相关专业领域的当事人具有比普通人更强的时效意识。

好了,说了这么多都是为了强调诉讼时效的重要性,诉讼时效——这个你维权之路上不可不知、不可忽视的小概念,你了解了吗?

今天的冷静说法就到这里,下期再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冷静说法 · 你不可不知的诉讼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