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有感

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说中国历史长河里有三个半的圣人:

第一位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弟子众多,儒家思想源远流长,风靡全球。

第二位就是心学创始人王阳明他也是军事家和思想家,提出了伟大的“知行合一”学说。

第三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其实这种说法存在一定的争议。因为大多数人对诸葛亮的认知来源于《三国演义》这本书,其实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也是才华横溢,发明孔明灯,诸葛连弩。。著有《出师表》和《诫子书》等,是中国历史上智慧的象征,被成为“谋圣”。

这半个圣人——曾国藩,和前面三位有着本质的不同,因为前面三个都有很好的天赋,在自己的学说领域中。在《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这本书中,提及很多次的就是:曾国藩资质一般。但是曾国藩的成就之大:创办湘军,消灭太平天国,一生留下的文字高达两千多万字。甚至有人曾评价曾国藩“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就是这么资质平庸的一个人,取得了如此伟大成就。

曾国藩的一生若是概括成两个字:那就是恒和勤。人做一件好事也许容易,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

曾国藩无论行军打仗,还是处理官场政务,可以说从未间断读书和文字记录。曾国藩一生只活到了61岁,可是留下来的文字有两千多万字,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极其勤奋的人。

曾国藩身体很差,但是精力充沛的让很多身体健康的人望尘莫及。曾国藩坚持写家书按照书中的记载目前有1495封家书,咸丰十一年,这一年就有235封家书。他写的家书不是单纯的流水账,而是当日所思所想所感,这也反应了曾国藩的持之以恒。

曾国藩30岁以前性格暴躁,直到30岁有机会沉淀读了老庄,才明白木秀于林风必催之,无论官场还是体制内都要和光同尘所,以致后面才平步青云。

思想资源决定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决定游戏规则。曾国藩终究是无法跳出体制内部看世界,所以即使他奋发图强,到最后只能哀叹“天命”不可违。却没有机会和能力抬头观看窗外的璀璨星空,个人面对历史,真的是沧海一粟,历史的车轮不是某个个人可以阻挡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