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资治通鉴》[654]| 从九品中正制,看今天的高考选拔

曹丕的弟弟鄢陵侯曹彰等人奉命返回封国。临淄侯曹植的临国谒者灌均迎合曹丕的旨意,奏称:“临淄侯曹植酗酒闹事,挟持魏王使者。”曹丕贬曹植为安乡侯,并诛杀右刺奸掾沛国人丁仪及其弟黄门侍郎丁廙,包括他们家所有的成年男子。这兄弟二人是曹植的党羽。

鱼豢(魏末晋初史学家)评论道:谚云:“贫穷者不用学自然节俭,卑贱者不用学自然谦恭。”这并非由于人性有别,而是环境所致。如果太祖当初对曹植等人就有所防范,使曹植等人习惯于安分守己,哪里还会产生非分之想!曹彰身为次子,手握兵权,尚且不能有所作为;至于曹植,一介书生,能搞出什么名堂!却使杨修因受倚重而遇害、丁仪兄弟因为迎合而被族,实在可悲!

朝廷开始设置散骑常侍、侍郎,各四人。宫中宦官的职位不能超过部门首长,并将这一规定书之金策,收藏在石室(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函)中。其时正在选任侍中、常侍,党羽。曹丕旧时的亲信暗示主事官员就从他们之中挑选就行了,别再选用他人。司马孚说:“如今大王刚刚继位,应该进用海内英贤,怎么能因为一时际遇,互相荐举呢?没有那个本事就是当上了官也让人看不起。”曹丕采纳,广开贤路。

[点评]

散骑常侍秦朝的时候就已设置,是帝王的近侍(随侍帝王身边,以备帝王顾问咨询的官员),东汉撤销了此官职,改用宦官担任中常侍,现在曹丕又撤去了中常侍,改为散骑常侍,并规定宦官不得在宫外任职,实际上就是为了压制宦官,防止类似十常侍之类情况的发生。

尚书陈群,鉴于天朝选用官员不能人尽其才,于是设立九品评价体系,在州和郡都设置中正的职位,以确定应该选用哪些人;中正由各州、郡正贤德、能够鉴别人才的人担任,由他们鉴别人物品行、能力,分出高低不同等级。

[点评]

历史上将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并称为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这个九品中正制,算是承前启后,前面接上了两汉的“察举制”,后面续上了我们熟悉的“科举制”,成为了中间一个极其重要的选拔人才的方法。

先来看看什么是九品中正制。

九品,就是对人才分出了九个档次,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相当于现在老师给作业打分:A+、A、A-、B+、B、B-、C+、C、C-。中正,就是评价人才的官职,最开始是各郡设中正官,由各郡的中正官来推举本郡的人才。

九品中正制实际上是汉代察举制(由郡国向中央举荐孝廉)的一种演变,中正负责对同乡的人物进行品第(评定并分列等级),而品第的内容有三个方面:簿世(家世和家谱,家庭背景)、行状(中正对个人才能和道德的评语)、乡品(中正对于人物的评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也就是能力,家世仅作参考。

曹丕为什么采纳陈群的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汉代察举制度已经腐败不堪,二是汉末人口大流离,州郡察举制已不适用,三是曹丕当时准备废汉称帝,但是他不具备老爸曹操打天下的威望,因此必须取得世家大族的支持,形成一个既得利益集团。

九品中正制的优点是什么?

优点是建立了“程序公平”,曹操虽然多次发布求贤令,并且唯才是举,不拘一格的提拔人才,但终归没有形成相应的制度,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没有一个普适的选拔制度,人才发现具有很大偶然性。另外,考评分级也解决了考评标准问题。

九品中正制的问题是什么?

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也就是品德与能力,家世仅作参考。但“行状”是主评官主观的东西,除了水平与眼界有差异,更主要的是他可以有利益驱动。真到了让他定品时,是“德才兼备”能打动他,还是“这小子他爸他爷爷都是两千石,前天还一起吃过饭”更能打动他呢?所以九品中正制后来演变成家世几乎成为了确定品级的唯一标准,沦为士族阶层垄断做官权利的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贵族”之弊。在科举考试发明之前,就由各地官员负责选拔,官员们相互举荐家族子弟,这就形成门阀。

联想到目前的高考,大家都在抨击高考的应试选拔制度,但是,我认为,尽管高考有这样那样的弊端,但作为全国的第一大考,就目前来说,应该还是最公平、最公正的。高考应该改革,但绝不能在实质上改到“主观评价”上去,所谓的“综合素质评价”,在没有找到科学的具有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之前,不能轻易实行。

夏,五月三日,皇帝追尊王祖太尉曹嵩为太王,夫人丁氏为太王后。

魏王曹丕任命安定太守邹岐为凉州刺史。西平人麴演勾结旁郡人作乱以拒绝邹岐入境,张掖人张进生擒太守杜通,酒泉人黄华也不接纳太守辛机,都自称太守,响应麴演,武威三个胡人部落也重新反叛。武威太守毌丘兴向金城太守、护羌校尉、扶风人苏则告急,苏则准备救援,但是郡里其他人都认为贼军势力正盛,需要朝廷大军才能平定。

当时将军郝昭、魏平,驻扎在金城,但奉令不得西渡黄河。苏则召集郡中主要官员以及郝昭等人计议说:“如今贼人气焰虽盛,然而都是刚刚拼凑起来的,其中有些人被坏人裹胁,未必和贼人一条心;应该利用贼人的内部矛盾,乘机进攻,他们中的善良之辈必然脱离那些邪恶之徒,归附我们,这样,我们增强了力量,贼人的势力也就减弱了。我们既获得增加兵员的实力,又使气势倍增,率兵进讨,一定能够将贼人击溃。如果等待大军到来,需要很长时间,敌军中善良的人没有归宿,必然与邪恶之徒同流合污,善、恶两种人混合在一起,在短期内很难分开开。虽然有命令不得西渡,为权宜之计而暂时违背,自己作决定也是可以的。”

郝昭等人同意了,于是调集军队救援武威,三个部落的胡人被降服了。苏则、郝昭等人又和毌丘兴一起进攻张掖郡的张进。麴演听说这一消息,率领步骑兵三千人来迎苏则,声称前来助战,实际上是准备发动突然袭击,苏则借机引诱麴演会面,将其斩首,并把尸体拖出来展示给他的部属,麴演的党羽便都散走了。于是,苏则率兵和各路军队包围了张掖,攻克张掖城,杀了张进。黄华恐惧,请求设降。河西各郡全部平定。

当初,敦煌太守马艾在任上去世,郡中的人推举功曹张恭暂代长史职务;张恭派儿子张就到朝廷请求派太守赴敦煌郡就任。正赶上黄华、张进叛乱,企图与敦煌郡联合,因此动持了张就,把钢刀架在他脖子上,胁迫他答应结盟。

张就誓死不从,秘密送信给张恭说:“大人治理敦煌郡,忠义显然,岂能因为我在困境中而改变初衷呢!如今大军很快就要抵达这里,您应率兵从后面牵制黄华。希望父亲不要因为爱儿子,而使儿子饮恨黄泉。”

张恭立即率兵攻打酒泉,另派铁甲骑兵二百人及敦煌的属官,沿着酒泉北塞,向东迎接新任郡太守尹奉。黄华企图救援张进,又顾忌西部张恭的部队攻击后路,所以不敢前去救援,只好投降了。张就也因此保全了性命,尹奉得以到郡就任。献帝下诏,赐张恭关内侯的爵位。


你可能感兴趣的:(品读《资治通鉴》[654]| 从九品中正制,看今天的高考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