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抹不掉的眷恋

年味,抹不掉的眷恋

陈淑军

如果把一年中的四季看作是漫漫人生路上其中的一段,那么农历大年,就是这段路上的最后一座山。进入了腊月,抬眼望望山顶就在眼前了,静下心来就能听见年的脚步声了。

农村的年来得特别早,刚刚迈进腊月的门槛,勤快的农妇就开始备年了,备好孩子过年穿的新衣服,烙好煎饼,再备下年糕,蒸足白面大饽饽。这样一件一件一直忙到腊月二十三才算有了点眉目。

过年,快乐的是孩子,他们盼的就是吃好饭,穿新衣,放鞭炮,玩的开心。最忙的是家庭主妇,从进入腊月一到大年三十,她们就很少有直直腰,喘口气的机会。除了备足丰富的食物外,她们都会亮出自己的看家本事,蒸制出花色多样的面食,做出各种口味的美味佳肴,把年装扮的红彤彤,香喷喷。

腊月二十三是农村的小年,其地位仅次于大年三十,是年前最后一个重要的节日,传说这天土地爷爷登天,向玉皇大帝回报人间一年的事务。家家户户都设宴喝酒,燃放鞭炮庆祝一年的丰收和喜悦。

腊月二十三也是我们家乡最重要的一个年集,所需要的年货都会在这个集上备齐。赶小年集也就成了全年家乡人最向往的日子,大人忙着办年货,孩子图得是看热闹。天还不亮,在通往县城20多里的山路上,就挤满了长长的赶集的队伍。我和小伙伴们,最盼望的就是赶年集了。一进腊月,我们就拌着指头算,等到腊月二十三,天不亮我和小伙伴们就相约上路了,带着向父母讨要的几元钱,早早地来到集市上。最想去的地方就是鞭炮市场,此起彼伏的吆喝声,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是令我们最陶醉的音乐了。直到中午时分,鞭炮声渐渐稀落了,我们才恋恋不舍地买上一些鞭炮,离开鞭炮市场。挤过黑压压的人群,到卖老锅汤的摊位,排队买上2毛钱的猪肉片,讨上一黑泥瓦盆猪肉汤,泡上自带的煎饼,稀稀拉拉直喝的满头大汗,充的肚子鼓鼓地弯不下腰,虽然只吃到几片薄薄的肉片,但那种味道,那种氛围,那种幸福感,至今我还无法从记忆中删除。

过了小年,过年的味道越来越浓了,大人们始终是忙碌着,忙着准备充实年货,忙着来年的打算。最高兴的当然是孩子们了。还不识人间愁滋味的我和小伙伴们,只管享受着这一年一度的欢乐时光,变着法了玩游戏。打雪仗赶陀螺,放鞭炮捉迷藏,尽情的释放着童年的野性和顽皮。

过年,过得是一种心境,一种文化,一杯浓浓的乡愁。到了大年30 ,年味就像烫热了的高粱酒,飘香溢醇,不喝也能醉半天。天不亮家家户户就烧纸燃放鞭炮了,传说这是为了祈祷来年有个好收成。挂年画,贴对联是过年的重要标志风景,一吃过早饭,家家户户都忙着挂年画,贴对联,把年的喜悦的心情和期盼挂在墙上,把对幸福的向往贴在门上。把喜庆撒满整个院子,这个时刻你如果有幸来到农家小院,浓烈的年味会把你醉倒在地,摸不着南北。

过年讲究的是团圆,只有团圆了这个年才过得有滋有味。漂泊在南海北的人们,都会历尽艰难在这一刻相聚在一起。只要一家人在一起,积攒了一年的疲劳和艰辛,都会被聚聚时的喜庆抖落的干干净净。

回家过年最让人难忘的就是年夜饭了,满脸堆笑的母亲,早早地把准备好了的美味佳肴摆满了饭桌,父亲也耐不住性子,把一壶地瓜干老烧烫了又烫。10点刚过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盼了一年的年夜饭就开始了。品赏着母亲亲手做的美味佳肴,喝着父亲亲手烫的老烧酒,心里暖暖的,热热的,这是一生中最最幸福的时刻。也是我最留恋,最向往的美妙时光。我对家乡的依恋,也许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农村过年讲究多。 过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打骂孩子,不然一年都不吉利。这老祖宗留下了的规矩,不管他灵不灵谁也不能破除了。所以过年是孩子们最放松的时刻,他们有话可以尽情的说,可以恣意地释放童年的顽皮,他们知道再威严的父母此时此刻,也好放下往日的严厉,包容忍让孩子们的过错。年也像一杯“溶栓”的特效药,家人之间的感情都会在这种温暖的氛围里得到升华。朋友邻里邻居之间的有什么疙疙瘩瘩,也都会随着过年的鞭炮声而烟消云散。一声声“过年好”的见面礼,在亲朋好友邻里间荡来荡去,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如亲人相见。过年是千百年传统文化的传承!

吃过年夜饭,被老烧酒熏得的满面红光的汉子们,也不想让这美好的时光在他们的酣睡中溜走,所以守岁成了他们代代相传的规矩,他们以这种古老的方式,守望着一家人的幸福和安康。全家人就围在一起,打着饱嗝,谈谈天说说地,诉说着一年的喜怒哀乐。憧憬着美好的明天。孩子们是耐不住这份寂寞的,吃过饭就跑到街上,燃花放炮,玩游戏,一直疯到大天亮。

大年初一,是大拜年的日子,天还不亮,大姑娘小媳妇们一个个把自己装扮的花枝招展,到处拜年了,晚辈给长辈拜年,年小的给年大的拜年,拜年队伍你来我往,穿流不息,一直持续的初一的晚上。整个山村被笼罩在喜庆的云雾里,山村醉了,村里的人们醉了。

愉快的日子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溜走,幸福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转眼就到了送年的日子,大年初二,放过鞭炮,吃过水饺,新媳妇回娘家,新姑爷早已准备好了鼓鼓的红包。初三初四走亲戚,五大姑六大姨一年到头就盼着这两天聚在一起,叙叙旧事,啦啦家长,使亲情代代延续。初五初六会朋友,凡要好的同学、同事、战友,都会选择这几天聚聚,这样会显得情意厚重。

过了这几天,年真的要走了,年味也就渐渐地淡了。我的心里也一阵阵的发酸,幻想着地球从此不再转动,太阳月亮不再轮回,努力拖住年的尾巴,留住醉人的年味。可是所有的努力都被正月十五挡住了,放过焰火,耍过龙灯,年还是义无返顾地远去了。当我无奈地品味着远去的年味时,忽然发现一座新的大山又在前方向我招手,过年又成了新的期盼。

岁月瞬息,转眼几十年,如今生活条件天翻地覆,什么样的美食都可以吃到。过年空间也越来越大,天南海北想去哪里过年就去哪里。过年的花样也丰富多彩,电视电脑随你选。可是再优越的物质条件,也冲淡不了我对儿时过年的眷恋,那浓浓的年味,始终无法从我的心中移走,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作者:陈淑军,七十年代参军,专业后从事金融工作,八十年代开始新闻写作和文学创作,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法制日报》《大众日报》《金融时报》等报刊发表散文,小说等作品。代表作《柔软的父亲心》评为2015年全国优秀散文,被《2015年全国文学荟萃》一书收录。《品味心灵深处幸福的事》被《齐鲁优秀文学展》收录。

发自网易邮箱大师

你可能感兴趣的:(年味,抹不掉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