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之境界

《生活之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境界的学说,以作品本身蕴含的气象、境界作为评判作者艺术造诣的主要工具。诗词中的境界指作品本身呈现的一种富于兴发感动之作用的作品中之世界。

  延伸开来,我认为不论是吟诗作对,还是如今的现代生活方式,皆是人的生活艺术,即对生活的热爱从而转化出的行为。亦有其境界,谓之“生活之境界”。

  众所周知的大学者钱钟书,字默存,可知为何?其原因就在于,其父希望他为人识得沉默的好,当心祸从口出。令人哭笑不得的便是钱先生后来一度成了民国第一毒舌。你能说钱先生如此威猛、滑稽的生活方式是没品的吗?也很难用“传统”“现代”去区分。另一方面,尽管他是第一毒舌,写《谈艺录》,说王国维笔弱词糜;写《管锥编》,说陈寅恪“不知即用首楞语,当面错过矣。”可谁又能没其光彩?钱老不仅毒舌,更甚的他还被称为“天下第一比喻”,诸如“老年人恋爱,就像老房子着火,没得救。”的句子层出不穷,愈品愈觉得精辟。钱老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也算是初通国际了,可在生活上还是连一杯红茶都要杨绛先生代劳,还是孜孜不倦的承包了清华牛津两大图书馆,研读古人之迹。

其中滋味,其间之对生活方式上的艺术,岂能一言以蔽之?生活中的“境界”,才是生活方式的首要评判标准。

  生活不过衣食住行。社会发展的像史前巨兽踏着狰狞的步伐一往直前。蒋勋先生在《品味四讲》中说“忙字,便心和亡,人一旦忙了,心就亡了。”从而引出了服饰文化中的内涵,使衣服不仅仅是遮体防寒的东西;引出了食品中人们倾注的心血与地域文化而导致的不同美食,使羹食不仅仅是填饱肚子的手段;引出了对“家”的重新定义,家是充满爱的港湾,不仅仅是金块珠鼎,高房瓦砾;引出了一方山水孕育一方情的文化差异,强调了出行对心灵视野的开阔,使其不仅仅成为扎堆在景点的忙碌。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其实生活的境界越来越下降,道理如同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吧!

  因此苟于传统与现代无法选择的人,永叔、少游、李后主一生尽在吟诗作对,这种“传统”的生活方式岂是没品吗?钱老所言“志向不大,盖竭毕生精力,做做学问。”在现代生活方式中难道成了落后无用的一派?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有其独特高深的生活境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