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这是第二次阅读这本书。上次阅读大概是10年前,那时候从事的不是教育行业,也没有宝宝。对这本书可以说完全没有感觉。当时只是觉得这个小女孩好可爱呀!怎么会这样?同时在纳闷,这本书好在哪?为什么会这么出名呢?

现在看来,有点幼稚,或者说那时候真的没有社会经验,不知者不罪吧!这次利用了两天的碎片时间又读了一遍这本书。感触真的好深。小豆豆,从一个被学校开除,老师觉得是捣蛋鬼的学生,到后来被其他人所接受,虽然后来在排练小短剧的时候,她还是有点状况百出,但可以看出她应该是用心去思考了吧!

教育,我们一直在说。到底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教育学生呢?因材施教,我们倡导了几千年,或是追求了许多年,我们其实还是难以实施。小林校长的教育模式在那个年代是独特的,也可以说是先进的。其实他仍然试用于这个时代,不是吗?我们现在流水线式的教育模式,标准化的产出,好像真的不太适合当今社会。我们不能要求所有孩子都会函数,因为他们平时买菜用不到。我们不能要求所有孩子都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小鸭子为什么会浮在浴缸里。我们到底要交给孩子什么?

最近听了新教育实验课程,观看银河实验学校成功范例。他们所做的,晨诵,午读,暮省。以及他们的食育课程,非常具有特色。我想,学生们在那个环境里是快乐的,幸福的。我们现在倡导大语文时代,倡导阅读。有的时候会觉得,我们其实只注重了形式,只是强调阅读这一形式。但没有告诉或要求学生,阅读过后要做什么,是否读后有思考,有输出,有感想!

回到我们现实的教育中,其实小豆豆式的学生有很多,我们为了全班的成绩,往往是放弃这样的学生,或是完全交给家长,让他们自己负责。虽然我们现在重新拾起家校教育的记忆。但大家又要相互适应,相互协调。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好好反思,自己遇到的小豆豆,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每个人都是唯一的个体。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那我们怎么能用一个标准去教育所有人。我们要求个性发展,可所教授的内容和所有的要求又是唯一的。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培养出个性发展呢?

如果我们都能像小林校长那样,对我们的学生充满耐心,事情会是怎样?其实'凡事都有个前提,巴学园一共才有50名学生,而我们现在一个班有可能都不只这些吧!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还有就是教育资源分配的问题。就拿现在的班主任来说,又要教授语文数学,还要管理班级事物。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总会顾此失彼。所以我们为什么不考虑,配额一个班主任助理,类似幼儿园的保育员。只负责行政方面的事务。这样会不会好些呢?事情在于想和做,目的是越来越好吧!越来越适合!

你可能感兴趣的:(《窗边的小豆豆》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