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 境 能 影 响 你 ,但 无 法 决 定 你 ”
有个想去华为应聘的年轻人问:
“在上海打拼了4年,依然一无所有。
现在应该是去深圳好,还是回老家算了?”
所有回答里,最高赞的一条是:
别讨论城市,多讨论自己。
限制住一个人发展的,从来都不是环境。
深以为然。
哪怕在最不好干的行业里,总还是有人能赚到钱。
哪怕是最艰难的时期,还是有逆流而上的人。
“英雄不问出处”的意思是让我们自问:到底是不是英雄。
下面是朋友圈刷屏的一张图,扎心地道出了现实。
曾经有一段时间,特别流行“毁掉”句式:
被奶茶“毁掉”的姑娘,被游戏“毁掉”的学生;
被领导“毁掉”的前程,被环境“毁掉”的人才……
一切的不如意,都能从别处找到原因,而非自己身上。
赵本山说过一段话,话糙理不糙:
“自己没能力就说没能力,怎么你到哪里都大环境不好,你是破坏大环境的人啊?”
人最不该犯的错误,就是把所有的不如意,都推到外部身上。
有个读者,毕业3年,跳槽了6个家公司,来找我诉苦。
严格的领导,他嫌人家太凶;仁慈的领导,他嫌人家没魄力。
工作压力大,他加班怕猝死;没压力的地方,他又觉得没前途。
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找工作太难了,还是自己当老板轻松。
我听到最后,既没有感受到他对现状的焦虑,也不觉得他有多么努力。
他所谓的“解决问题”,不过是用逃避的方式,让自己呆在舒适区里。
其实,在公司当下收获多少、有多少发展空间、未来会怎样,70%以上的因素在你自己。
他以为换个环境、换个领导或者自己创业,就能走向成功。
实际上当一个人心存抱怨,就会永远抱怨;今天逃避,就会永远逃避。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想偷懒的人,永远能找到10000种借口。
但敢于面对的人,却只有一个理由:想赢。
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在曾写道:
“这些年我一直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被自己感动。”
不要觉得“努力”是什么值得奖赏的事。
从蹒跚学步到咿呀学语,哪一项生存技能不是努力学会的;
生活在这世界上平凡的我们,又有谁是特别容易的?
前几天台风“利奇马”过境,青岛也发布了红色预警。
我在公司看着天越来越暗,雨渐渐大起来,发愁怎么回家。
没想到刚打开打车软件,就有师傅接单了。
上车后我跟他说:“台风可能要来了,早点收车回家吧。”
他却这样回答我:“这个点才好接活儿呢。”
等车到小区门口,恰好碰见个被门禁拦下的外卖小哥。
瓢泼大雨里,他的鞋和头发都湿透了,还是好好保护着手里的餐盒。
他们是最容易受老天爷影响的人;
他们才是最有资格埋怨“环境不好”的人,但往往却是顽强的。
那些动不动就抱怨环境太艰苦、自己太倒霉的的人;
世界不欠他们机遇,是他们自己欠生活一份努力。
任正非是做通信的行家,但他从来不相信什么天赋。
他认准的是“专注”。
“如果专心致志养猪,我可能是养猪状元;
如果专心致志磨豆腐,我也可能是豆腐大王。”
任正非相信的就是努力,各行各业都有成功的人,为什么不能是自己?
任何时候,我们做的是事,显露的是自己的格局。
格局输了,换100个环境也不可能成功。
别在没有成绩之前,标榜自己的不容易,你应该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
公众号刚火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前辈。
那时候大家都没什么经验,而前辈已经出了两本书,大家便都去请教。
得知前辈的书是一边上班一边写的,大家都很惊讶,便纷纷讨教秘方。
问捷径的人多了,前辈有些生气。
他不再认真地跟大家谈“时间效率”,而是说:
“我天生精力旺盛,白天上班晚上通宵写,再累也不觉!”
那些人便心满意足地走开了:“怪不得他能成功呢。”
讲这个故事,我想说的真相是:
大多觉得生活不顺的人,都特别会给别人的成功找原因。
人家天赋优、家底厚、运气好、人脉广;
自己呢,啥都没有还摊上“环境不好”。
这就是典型的格局小,就只能看到自己的不容易,和别人的光鲜。
著名企业家王永庆提出过一个“冰淇淋哲学”。
讲的是,卖冰淇淋必须从冬天开始;
因为冬天顾客少,逼迫你改善服务和口味。
如果能在冬天中生存,就再也不会害怕夏天的竞争。
生活也是一样,想在顺境中蒸蒸日上,就必须经历逆境时的千锤百炼。
真正厉害的人,不是在好环境中一辈子享福;
而是不管走到哪里,都有他的一条活路。
《精彩中国》的总冠军詹青云,曾为了攻读哈佛的学位,借了100多万。
她贫吗?当然,年纪轻轻就负债百万。
但她不穷,因为她对未来充满希望。
生活就是遇山开路,遇水架桥;环境能影响你,但无法决定你。
这篇文章,写给每个活在当下,不想“卧底人间”的朋友。
点亮文末的“在看”,可以帮助更多迷茫的人度过难关。
“把做好每一件小事,当做抓住一根救命稻草;
到最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抱住了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