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高考诗词赏析】(一)《不见》杜甫:李白杜甫的深情厚谊

            不见(杜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一)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今贵州正安西北)途中获释,有感而作。全诗以质朴的语言表达对挚友的深情。

(二)(考点)值得注意的是:中高考诗词鉴赏,不会考晦涩难懂,浅显易懂是方向。

《不见》有代表性的考察点①赏析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比如第一句,赏析的语言都容易抓住关键词。②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比如颔联“反对”也是代表性知识点③诗的章法结构巧妙之处。首尾呼应浑然一体④诗的语言特点:质朴自然

(三)赏析

首联。开头一句,突兀陡起,好像积蓄于内心的感情一下子迸发出来了。“不见”正是渴望见到李白的强烈愿望,“久”强调思念时间之长。杜甫李白自天宝四载(745),在兖州分手,已经整整十五年没见面了。

第二句就流露出杜甫对挚友李白的怀才不遇,因而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古代一些不满现实的人往往佯狂避世。李白即自命“我本楚狂人”(《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常常吟诗纵酒,笑傲公侯,以狂放不羁的态度来抒发欲济世而不得的悲愤心情。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人却不得不“佯狂”,这其实是时代的悲剧。“佯狂”虽能蒙蔽世人,然而杜甫却深深地理解和体谅李白的苦衷。“真可”两字修饰“哀”,生动地传达出诗人无限叹惋和同情的心事。

这种感情在颔联中得到进一步展现。这两句用了一个“反对”,产生了强烈对比的艺术效果。“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永王李璘一案,李白被牵连,这些人就叫嚷要将“乱臣贼子”李白处以极刑。这里“皆欲杀”和“独怜才”,突出表现了杜甫与“世人”态度的对立。“怜”承上“哀”而来,“怜才”不仅是指文学才能,也包含着对李白政治上蒙冤的同情。“怜才”也是怜己。共同的遭遇使两位挚友的心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了,这就是杜甫深切哀怜的根本原因。

颈联宕开一笔,两句诗是对李白一生的绝妙概括,勾勒出一个诗酒飘零的浪漫诗人的形象。杜甫想象李白在飘泊中以酒相伴,酒或许能浇其块垒,慰其忧愁。这一联仍然意在写李白的不幸,更深一层地抒发了怀念挚友的绵绵情思。

尾联“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诗意承上“飘零”而来,杜甫为李白的命运担忧,希望他叶落归根,终老故里,声声呼唤表达了对老友的深长情意。“匡山”,指绵州彰明(在今四川北部)之大匡山,李白少时读书于此,这时杜甫客居成都,因而希望李白回归蜀中正是情理中事。

(四)考点: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赏析都是常见问题,常用词汇,常用手法,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典型例析

①就结构而言,开头慨叹“不见”,结尾渴望相见,首尾呼应,全诗浑然一体。

②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假藻饰。这首诗就是用的倾诉心曲的写法,不装点景物,感情深厚,同样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③语言质朴自然,本诗语言看似平常,却写出了对友人的一往情深;其次是通过散文化使精工整饬的律体变得灵活多姿,便于传情达意,如此诗用虚字转折诗意,使对偶不切等

④补充强调“反对”及其效果:前后两个句子的意思相反的对偶句子叫反对。比如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反对”的典型例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备战中高考诗词赏析】(一)《不见》杜甫:李白杜甫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