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何处来 | The Arrival (2006), Shaun Tan

笔者按:这是一档正在计划中的赏析和品读国内外儿童与青少年文学作品的栏目。涉及的文学作品,除了将侧重内容选材上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情趣,还将探讨一些在创作形式上独具一格的文本(例如 “无字书” 和 “黑白书” 等)。之所以想要策划这一栏目,是受到梁文道的 “看理想” 及近年来的 “听书热” 的影响——毕竟,我从小养成的睡前看书的习惯,现在也渐渐变成睡前听书或一边看、一边听的模式了。每一集的文稿,预期为适用于10分钟左右的音频节目,因此,每篇文稿将聚焦于一、两个要点,而非泛泛谈及所选取的文学作品的方方面面。


客从何处来(二):

类似漫画,图像小说 (graphic novel),顾名思义,就是用类似连载漫画的形式,去呈现中短篇小说的叙事内容——当然,相较于纯文字的小说动辄几万、十几万字,图像小说 “以图代文”,大多数的文字主要为人物的对话或正在思考的事情,传统小说中占据较大篇幅的对人物和场景的描摹,则交由图画来代为传达。大部分人较为熟悉的图像小说,可能要算是几米的作品,如《向左走,向右走》《地下铁》《月亮忘记了》等。和几米的作品类似,Shaun Tang 的大多数作品也是图像小说;与几米的作品偏向现实世界、侧重诗意的抒情表达不同, Shaun Tang 的图像世界多半是魔幻的、超现实的,隐隐约约透露着批判的锋芒。

与常见的图像小说不同,The Arrival 在艺术表现形式上选择并结合两种独特的元素:一是黑白单色的图画,另一则是图画的质地,是具有颗粒感的铅笔素描。在现实生活应用中,黑白单色和素描往往和复古的艺术风格联系在一起。以黑白照片为例,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出生的你若想了解你的父母、甚至是祖父母年轻时的模样,去翻翻他们的老相册,有可能发现不少的黑白照片。在某种程度上,黑白照片就成为代表你的父母、甚至是祖父母那个生存和生活年代的象征物,与记忆、怀旧之感联系在一起。同样的道理,黑白电影也是一个象征过往、一听就联想到年代感的事物。因此,在现今不少影视作品里,黑白影像中常常用于回溯记忆,或是区隔开同一影片中的不同时空条件(例如,用黑白影像和时间标题来呈现和展开一段二、三十年前的往事,插入在二、三十年后的 “当下” 的叙事中)。此外,纪录片有时也 “偏爱” 黑白影像,甚至有时候,我们会产生某种错觉,在历史纪录片中,黑白的要比彩色的显得更加可信、可靠——尽管我们不得而知黑白的片段是不是当时拍摄的真实记录。

上面这些有关黑白单色的应用的讨论,对于欣赏 The Arrival 的艺术表现风格十分重要。我们说黑白单色象征过去、象征回忆、象征年代。如果我们把 The Arrival 视为某个人或家庭的老相册的话,那么,全书就是在呈现和讲述这个人或家庭如何背井离乡、最后在异国他乡扎根并开始新生活的往事和回忆。这时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如果把读者所处的时空和书中建构的时空联系在一起,就会发现,书中的时空超越了我们所处的时空—— The Arrival 里的世界更像是我们眼中的未来世界的模样;换言之,对于我们读者而言,书中的过去更像是我们的未来、回忆更像是预见。这种错落的时空感,带来了阅读时审美体验的张力:我们感觉自己正在翻看一本夹着黑白照片的老相册,了解一名男子及其家庭的迁移历史,然而,画面的内容却无时不刻地影响我们对书中虚拟世界的建构——它应当是一个富有科幻感的未来世界。

或许你会反驳我,小说故事都是虚构的呀。不错,这也是为什么刚刚我还要特别提及黑白单色在历史纪录片里的应用。The Arrival 也具有纪录片脚本的意味——如果你了解一些电影艺术的拍摄技巧,就会发现,The Arrival 里的方格子和分镜头脚本像极了;甚至它的叙事都带有某种纪录片的味道(一种第三人称的叙事、旁观者的视角)。可以毫不夸张地大胆猜想,Shaun Tan 在The Arrival 中似乎想不断地强化读者对这本书的真实性或历史纪实性的印象,在一种虚构的历史或个人记忆中寻找与现实世界的微妙联系。

有人可能会发问,虚构的还能算是 “历史” 吗?为什么我要用 “虚构的历史” 和 “个人记忆” 这样的词来形容 The Arrival 所构建的时空呢?这不得不结合本集开篇时提及的另一艺术特点——素描画——一起讨论。我们将在下一集聊聊素描画在图像小说中的应用和审美心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客从何处来 | The Arrival (2006), Shaun 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