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的逻辑之四:自助者天助

为什么要实现财务安全甚至财务自由?如何做到呢?如果说在30年前的中国,这还是一道选做题,今天已经成为必答题。30年以前,一个人的生老病死是有模版的。一个人的"生存、安全、尊重、归属感、自我实现"等各种需求,在一个名字叫"单位"的组织里就实现了。虽然这些需求被实现被保障的程度不高,但人家毕竟也都安居乐业,实现了从摇篮到棺材的无缝衔接。突然有一天,市场经济来了,"单位"宣布彼此只是雇佣关系,你需要自己考虑买房、医疗、孩子教育、老人和自己的养老等问题。说实话,那个时候很多人都懵了,尤其是经历过90年代国企改革的人,大量下岗人员被抛到社会上,靠自己活下去。之所以说70后、80后的两代人相对更幸运,是因为我们大学毕业时已经需要自谋生路了,反而没有不适应,努力学着靠自己解决问题。虽然也痛苦,更不懂得所谓投资,其实也不需要懂,因为直到90年初,中国的资本市场才开始试水,98年房地产市场才开始萌芽。我们只是稀里糊涂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只股票,第一套房。没想到,居然成了老天送给这两代人最大的礼包。那个时候其实财务规划还没有这么重要,即便没人教我们理财知识,因为也没有财可理,所以就这样稀里糊涂过来了。

按照美国一个比较流行的分类,1946年-1964年出生的人为"婴儿潮一代",1984年-2000年为"千禧一代",暂且把1965-1983年出生的我们叫做"夹心饼干一代"吧。"婴儿潮一代"不用说了,因为马上面临退休,可以不用财务规划的课了,看好、用好手里的财富和自己的健康就行了;"夹心饼干一代"处于财务规划中后期,资本积累的能力呈现下降趋势,目前当务之急是把存量资产配置好,在确保财务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投资增加被动收入;最需要学习的恰恰是"千禧一代",他们有机遇也有挑战。所谓机遇是他们还有几十年的时间慢慢变富,如果幸运的话,他们的父母或多或少会给他们留下一定财产(当然最好是一线城市的房子),而他们也有更多机会可以选择。说到挑战,也是挺让人崩溃的:一线城市的房子已经从白菜价变成天价,资本市场割韭菜的镰刀越来越专业,更不用说独生子女面临八个老人的养老、孩子教育问题,如果没有足够的钱,任何一棵稻草都可能把人压垮。

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千禧一代"自身优势也是前所未有的:他们接受了更好教育,有了更多选择; 他们赶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享受了改革开放的红利;他们的眼界更开阔,性格也更阳光。看着"千禧一代"的熊孩子和侄子,还有很多亲戚朋友的孩子们,会在羡慕之余感到骄傲,感慨他们真得非常了不起。注定是和国际接轨的一代,面向未来的一代,也是中国富起来、强起来的接棒人。其实说起财务规划,从根本逻辑上看,时间才是积累财富、化解风险最好的工具,而通货膨胀是最大恶魔。我们这些"夹心饼干一代"已经稍嫌太晚,但孩子们却刚刚好。有时候会想,如果我还能给孩子们教点啥,财富理念和财务规划应该算一个吧。

在托尼的书里有这么一个图,我特别喜欢。对于普通人而言,首要问题是财务规划理念的缺陷,就是下图中"羊群"和"无知少年"的空白部分。如果一个财务规划需要当事人具备专业投资者的素质,那不是骗子就是瞎扯淡。所以一个靠谱财务规划的根本特征是可能、可行和易行,否则都是大忽悠。

巴菲特说,"我的财富来自三种要素的结合:生活在美国、一些幸运的基因、复利。从这个角度看,"千禧一代"是真正的天之骄子。他们生活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加上复利这个伟大工具,加上自身的优秀潜质,会有更大可能实现自己的财务目标。"托尼搞出来针对普通美国人的一套财务规划框架,目前国内也有很多优秀的财务规划从业者,但相对而言逻辑基础没有托尼讲得清楚,体系化也不太够,更让人担心的是,很多框架还没有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所以,从托尼框架入手,不失为一个入门好选择。而托尼框架的一个核心要素就是复利,无论你多么厌烦数字和概念,复利这个工具都躲不过。甚至可以这么说,理解了复利,就理解了财务规划的核心。这个复利就是"天助",而且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下面简单总结一下托尼关于复利的经典分析。

托尼曾经问过麦基尔教授,大多数人刚开始投资犯下的最大错误是什么。他没有丝毫犹豫,直截了当地说:"没有充分利用复利难以置信的巨大威力——复利能够利滚利,拥有翻倍再翻倍的增长魔力。复利是力量无比强大的工具,以至爱因斯坦称复利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为了描述复利指数增长的威力,麦基尔教授讲述了孪生兄弟张一和张二的故事。他俩刚刚年满65岁,刚好到达美国男士传统的退休年龄。张一投资起步比弟弟早,20岁时开立投资账户,接下来20年里每年投资4000美元。40岁后不再追加投资,而是利用前20年投资积累的资金作为本金,延续投资。弟弟张二一直到40岁才开始投资,也是每年投资4000美元,每年获得10%的收益。但他这样投资一直持续到65岁退休——整整25年。总的来说,哥哥张一投资起步早,一共投入8万美元(4000美元/年×20年,每年投资收益率为10%)。而弟弟张二投资起步晚,一共投入10万美元(4000美元/年×25年,每年投资收益率为10%)。那么到65岁退休的时候,兄弟俩谁账户里的钱更多呢?答案当然是起步早但投入少的张一积累了更多的钱。他比起步晚且投入更多的弟弟张二多赚多少钱呢?多了600%。张一到退休时有250万美元,而张二还不到45万美元。这都是因为张一开始投资的时间早,充分利用了复利的巨大威力,使财富多增值了20年,结果给自己带来了无比巨大的领先优势。这样积累起来的巨大财富,让他后半生衣食无忧,过上了相当富有的生活。

这个例子是不是很颠覆,很刺激。对于"千禧一代"的熊孩子,或者距离退休还有10多年的我们这些"夹心饼干一代",是不是像极了例子中的张一和张二。懂得了复利,你会知道这个投资建议非常有价值,不管你现在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它都非常适用。如果你现在已经35岁了,突然明白了复利的巨大威力,你会觉得自己要是能早十年,25岁时就开始不断储蓄和投资利用复利来积累财富,那该有多好啊;如果你现在45岁,那你会非常希望自己能在35岁时就开始这样做了;如果你现在60多岁或者70多岁,你会想,如果自己能在十年前50多岁或者60多岁时就开始这样做,不断储蓄和投资利用复利来积累财富,那么就可以积累做梦都想不到的财富。如此类推,越早开始越好。

文斯·隆巴迪说,"山顶上的人不是从天上落到山顶上的。"你是不是还不太相信,复利,长期而言,是唯一效果确定的方法呢?它能够让你的种子资金通过投资不断增值,最终获得丰厚收入,积累起巨大财富,足以满足未来需要。麦基尔举的例子表明,我们内心早就认同了复利力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现在的财富水平和我们想要的财富水平之间有着巨大差距,只靠工作赚到的收入是永远无法填补的。因为只靠工作赚到的收入,永远无法比得上复利积累财富的巨大威力。

看到这里,是不是开始有点热血沸腾了。不过,冷静下来发现一个问题,你根本不相信见鬼a股,也不想当绿油油的韭菜,没时间也没能力炒股,挣得那个10%的投资回报。相信我,这些你都不需要费心,因为单就达到这个小目标而言,根本不需要那么费劲。在这个框架里,投资这件事恰恰是最简单的,而最难的反而是如何确定靠谱的财务目标、还有在拿到第一个月工资起,就简单地学习张一好榜样,每个月拿出一笔钱(额度大小取决于个人的财务目标,一般建议占收入的20%)进行定投,不管风吹浪打,坚持20年,你一定可以的。

下一篇将会重新讨论个人财务目标制订问题,看看如何具体做一个靠谱的财务目标。

你可能感兴趣的:(财富的逻辑之四:自助者天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