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的孩子不是你的,而是社会的

1

吴先生和妻子在外地做小吃生意,做了快30年,赚了不少且省吃俭用,钱基本都花在独生子身上。独生子睿从小调皮捣蛋,爱说爱笑,可学习就是不好。家族的人非常重视读书,于是从小学便被交给老师带,期望老师能促使他学习进步,将来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就这样,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大学毕业了,找了一份制药厂的工作,一个月工资3000。家里人都觉得花了这么多钱读完大学才3000工资太不值,还不如他的堂兄弟高中没读完就去打工赚的多。

2

睿有个表妹萍,小时候成绩优秀,不过高一开始成绩一落千丈,被留级。她爸爸王先生便让她自己选择:要么靠出个好成绩,要么缀学帮家里做生意。萍选择了缀学,跟着父母学做生意。几年后,父母开分店,萍独当一面,把生意做得稳稳当当,家人都觉得有出息。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缀学后的萍帮父母做了两年工后便后悔离开校园,毕竟打工或赚钱将来有的是机会,但读书错过那个年龄便没有了。她想若是读了大学,她有更多机会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不是想像现在一样只会父母的老本行。

3

萍有个小她一岁的表弟宁,他的家境不太好,父母离异后他和姐姐惠一起跟着母亲金女士过,生活和过去相比一下子拮据起来。可能是家境的变故,使小时候最任性的他从高中起便打寒暑假工,大学时除了打工还在学校里帮老师做游泳助教、去别人家做家教。在大学期间所有的费用都自给自足,过年时还给她母亲5000元的红包。毕业后,由于勤快懂事,很快被人介绍到一家跨国企业工作,工资5000起,这两年由于业绩好,提升到区域经理。

拜年时,三家人做在一块聊自己娃。吴先生说:“这个臭小子给他读书时钱花了不少,现在工作还不咋滴。还不如你家女儿萍好,养她时省心省钱,现在还给你们赚钱。”“书读了也是好的,有文化。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知道睿以后说不定赚大钱呢!”王先生笑着说道,“宁倒是挺懂事的,大学自己考出来,学费自己赚,现在工作还不错,还是姐家的儿子本事。”金女士笑了笑:“算了吧,小孩子有他们自己的命,以后怎么样谁也说不准。何况现在一年也见不到几次面,与其说是自家孩子,还不如说是这个社会的。孩子大了都自各儿做事去了,以后乍样都是他们自己的事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其实你的孩子不是你的,而是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