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下英语学习何去何从?

      “双减”政策颁布以来英语相继被踢出学前教育段以及小学低年级考试科目的范围,由此引来家长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政策的颁布旨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这无可厚非,那么英语学习被政策“边缘化”是否意味着学习英语是加重课业负担的罪魁祸首?如果是,为什么英语学习会造成如此重的负担?在当今局势之下,学习英语是否还有必要?笔者希望通过对于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来帮助读者,特别是千千万万家长作出合理的判断。

        首先,还有必要学习英语吗?唯有回答了这个问题才能接下去回答怎么学的问题。然而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必须追问一个问题,英语最初是如何取代俄语而成为基础教育的主要外语学科的呢?根据维基百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大约有三个历史事件推动了英语教学成为基础教育段的主要外语学科。第一件是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中美邦交实现全面正常化。第二件是1977年恢复高考。第三件是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颁布和实施。通过这三个极具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我们不难看出推动英语学习的真正原因是英语在国际政治,学术科研以及经济建设三个维度上的重要地位。那么,今天英语的地位还在吗?未来英语的地位又将何去何从?

        根据Ethnologue 2021年的最新数据,在全球范围内有13.48亿英语使用者,同期数据显示中文普通话的使用者为11.2亿(该数据不包含粤语,吴语,晋语以及闽南语使用者)。依据大家对中国的人口基数的了解,这一数据的精确性或许有待商榷,但是我们也不能排除英语已经超越中文成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的可能性。撇开这个绝对数值不谈,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另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在将近13.5亿的英语使用者中,有将近10亿的使用者仅使用英语为第二语言,也就是说这10亿人还有自己的一个母语,他们也可能不住在美,加,英,澳等传统意义上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而11.2亿的中文普通话使用者中,大概有9亿使用普通话为母语,差不多刚好跟英语调了个个儿。

      上图标记了世界各国熟练使用英语者的比例,不难看出的是,走出国门,除了南美,非洲大部以及中东地区之外,在其它国家和地区我们都可以或多或少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同样是因为这个原因,英语也被公认为是一种世界通用语 (lingua franca)。通用语的主要功能是帮助使用不同母语的沟通双方进行顺畅的交流,因此通用语也被称为‘桥梁语’(bridge language), ‘媒介语’ (vehicular language),  ‘贸易语’ (trade language) 和‘附加语’ (auxiliary language),其特点和功用不言而喻。事实上通用语存在于世界上的许多地区,然而英语却是唯一可以被称为世界通用语的一个语言,这不仅是因为在世界范围内有多达60个主权国家将英语指定为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的一种,它同时也是国际海事通信和航空通信的规范用语。联合国,世贸组织,欧盟以及国际奥委会等大部分国际组织也使用英语作为官方工作语言。至20世纪90年代末,更有80%的科学期刊,90%的自然科学文献以及82%的人文类研究成果以英文的方式出版或发表。

      说到这里我们还不过是用更为充分的事实和数据详细阐述了英语在国际政治,学术科研以及经济建设三个维度上的重要地位,然而英语是如何占据了这个重要地位的?依据今天的政治和经济局势,英语是否还将维持它的统治性地位或者说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趋势是否能支撑中文普通话成为下一个世界通用语?


    回顾历史,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第一次大规模迅速传播源于18世纪末大英帝国在世界各地的殖民统治。英帝国出于对被殖民国家实现全面的经济和制度上掌控的需求,将英语作为搭建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的重要媒介全面渗透到教育体制,工商业和政治体制的构建中,这是英语第一次改变了世界。如果说这一次的改变是被殖民地民众出于生存的需求对于英语的被动接受,那么二战之后美国的崛起,英语随着“美国梦”以及美国流行文化的盛行而再次大规模的传播则出于消费这种意识形态的民众的自觉行为。其后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计算机技术,互联网和智能科技的飞速发展则将英语的地位再次推向了一个新的巅峰,原因很简单,彼时的美国在国际政治,军事,科技和文化的领域都占据着不可撼动的霸权地位。

        整整两个世纪,英语在世界的盛行并非偶然,它的传播历史并不都光彩,但是它的背后也蕴藏着文化和政治体制的优越感以及科学技术更为发达的客观事实,而这一切根本上又源于它们对于民众普遍受教育程度的重视。今天的中国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上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科学技术的进步进一步推动了工业和贸易的繁荣,我们在中国经济奔跑的速度中看到了超越的可能,那么中文普通话是否也一样会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而取代英语的统治地位,成为未来世界的通用语呢?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怀着激动的心情热切地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但是在这里我们不妨在展望未来的同时也回望一下历史。笔者在做研究的时候发现了另一个有趣的事实。查阅‘lingua franca’ (通用语)一词的来源便发现‘lingua’ 源自意大利语,表示“语言”的意思。而 ‘franca’ 则同时相当于希腊语,阿拉伯语和意大利语中的“法兰克人”的意思。直译的话‘lingua franca’ 大概相当于“法兰克人的语言”的意思,在拜占庭帝国后期法兰克人意指整个西欧地区的人,那么‘lingua franca’ 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等同于“西欧人的语言”的意思。不过比这个词语的来源和含义更有意思的是创造和使用这个词语的人,地区和时代背景。仔细想一想,拜占庭帝国,希腊人,阿拉伯人,意大利人……一下便让人联想起沟通东西方贸易的古丝绸之路!一查史料,果然,这种通用语最初指的是盛行于中世纪时期直至文艺复兴时期为地中海东部沿岸的商人所使用的融合了希腊语,斯拉夫语,阿拉伯语和土耳其语的一种简化了的意大利语!没错,一定与古丝绸之路有关!然而新的疑问随之而来,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为什么盛行的却是这种简化了的意大利语,为什么不是简化了中文呢?在继续挖掘史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另一个惊人的事实,在唐代长安城为丝绸之路上的商人担任翻译的竟然是来自中亚,伊朗东部的古索格代亚纳人(Sogdian)。由此我们可以判定中文并没有随着贸易的发展而向外传播,至于原因,仔细想来或许是因为古丝绸之路上中国的角色更多是输出商品而并非输出文化和语言,与此同时以长安作为起点这个身份来说,汉唐商人更多的是供应商,中亚的阿拉伯人则承担了运输和中间商的角色并在商品抵达欧洲后“批发”给意大利商人,再由意大利商人分销至欧洲的其它地区, 这个故事我早有耳闻。如果这一逻辑成立,那么确实更多的交流存在于“批发商”和“零售商”之间,这或许是中文在当时没有得到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反观英语的普及,我们则不难发现另一重要因素,英语的普及其实离不开殖民统治对于思想和政治体制控制的需求,它是带有侵略性和强制性的,而从历史上来看,中国从来没有入侵过其他国家的历史,而贸易则是自由互盈的行为,因此中国从没有过强迫其它国家民众学习和使用汉语的行为和需求,这便导致了即使在封建历史时期国际贸易发达的唐朝,中文也未能盛行世界。今天中国依然秉持互惠共赢,和平发展的政治和贸易政策,可以说从古至今一脉相承,因此在不发动武力战争,不进行文化侵略的发展思路之下,中国恐怕离不开纯熟地使用英语这个世界通用语,通过优雅自信地与世界沟通来树立中国的大国风范。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最近走红网络的外交部翻译官张京,也许并不是每一个人学习英语最终都会达到外交家的水平,但是与世界自然流畅地交流难道不也是中国文化的自信,是中国递向世界的一张文化名片吗?纵观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如瑞典,德国,荷兰,有能力熟练使用英语的民众的比例都超过了70%,但这并未影响他们的经济发展和文化自信,相反主动自信沟通的姿态为他们赢得了更多合作互盈的机遇。无论中国社会如何高速发展,无论世界格局如何风云变幻,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今天的世界已然是一个“地球村”,作为“村民”的我们恐怕再难凭一腔热血独步天下,唯有交流,沟通和合作才有可能促进持续的发展,中文或许在将来会成为世界的新宠,但在此之前学会使用英语这个强有力的工具将有助于我们在世界舞台上占有展现风采的一席之地。最后,请不要忘记,“双减”是我国推行的教育政策,这个政策并不会改变英语在世界上的地位,至少短时间内还不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双减”之下英语学习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