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潮》母亲对女儿的伤害
看了一部文艺家庭剧《春潮》,讲述的母亲对女儿的语言暴力给女儿带来的伤害。母亲纪明岚把自己的人生过得很痛苦,将责任归结于自己嫁错了人,那个男人经济能力差,而且品行也很差。同样,养育女儿加重了她的经济负担,认为女儿应该像她一样,讨厌她的父亲。她将自己的一切不满和情绪都发泄在女儿郭建波身上,对女儿经常咒骂,烧毁她的日记,挑唆孙女与郭建波的感情。郭建波对母亲的一切行为都是在隐忍,没有语言上的反击,她不想在女儿郭婉婷面前出现争吵的画面,带给自己女儿伤害,她不想自己受过的伤害继续传递到女儿身上。
郭建波用无声的语言隐忍和反抗,偷偷将烟灰弹在母亲的饺子皮上,把水龙头打开让其漏水,说奇怪的话把母亲介绍的相亲对象瞎跑,把手摁在仙人掌上,刺得鲜血直流。在母亲病重之前,郭建波与母亲之间基本无交流,两人的相处状态大部分是母亲在说尖酸刻薄的话,而她保持安静。母亲病重躺在医院,世界瞬间安静了,没有人再咒骂她。在窗前,将她所受的委屈全部说了出来。家,从来不是战场,胜利了也收获不了荣耀。
看完这部片子,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仿佛剧情是在说自己一样。剧情源于生活,演绎的情节可能就是你和你妈的现实版,或者我和我妈的现实版。母亲,是我们最爱的人,但有时带来的伤害却最深。在这段亲情关系中,我们相互之间,谁也逃离不了谁。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亲密关系,有毒的母爱可能要贯穿我们的整个童年和青春期。让我们在上大学之后,哪来的自信、阳关和充盈的内心,去面对陌生而未知的世界。
二、生活中经历的原生家庭的伤害
曾经与一位朋友聊天,她讲述了自己母亲对待她的事件。暂且称朋友为欢欢吧,这么多年过去了,欢欢说这么多年过去了,记忆深刻的事情不太多。她向我讲述了下面三件事,来自原生家庭的印记。
能得到一份健康的母爱,是多么的幸运!欢欢的母亲是善良的,也很少用语言来伤害她。但是,她母亲的认知,受时代的局限,她的行为有社会的烙印。她的丈夫,欢欢的父亲,不是一位很会赚钱的人,存在着各种让我母亲不满的地方。他们的争吵,都没有止境,虽然现在两人都已过半百。每次看到他们争吵与谩骂,欢欢多希望找个安静的环境,一个人待着。很小的时候,她就在想如果有了孩子,一定让她的孩子在没有争吵的环境中成长。
父亲的无作为,让母亲变成了一个女强人。她承担起了家里大部分赚钱的责任,养育欢欢姐弟三个孩子长大成人。在她小的时候,父母那一辈认为:想要拥有好的未来,读书上大学是唯一的出路。他们希望欢欢好好学习,成绩好了,他们有面子。记得有一次,成绩考差了,被母亲拿着竹条打。那时她上小学四年级,这次挨打的印象非常深刻。从此,她也努力学习,考出好成绩,让他们有期望。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她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高兴,她的行为承载着他们的期望。
她研究生毕业以后,她的父母在家里帮忙弟弟带孩子,没有收入涞源。也从来不想开口向弟弟要钱,欢欢和姐姐逢年过节给父母钱,让他们补贴家里的侄儿侄女。在她工作以后,经常给家里寄钱。出嫁的时候,母亲没有给她置办多少嫁妆,大部分嫁妆都是欢欢自己出钱买的,这她也能接受。不能接受的是,母亲将亲戚朋友本来应该给她的钱,目前自己收起来了,并没有要给欢欢的想法。欢欢希望父母对三个孩子,一碗水端平,那是不可能的。她母亲更多的是为儿子着想,担心儿子钱不够花。现在每次回家,都会给他们钱,希望用钱来维持他们给予欢欢更多的爱。欢欢觉得这样不正常,但是她需要这份爱,也逃离不了。就当回馈养育之恩,让她有爱的精神支柱吧。虽然现在的她,有了自己的家,有了自己的女儿,但是父母给予的那份精神支柱,是任何其他都无法替代的。
三、原生家庭伤害背后的原因
个人与原生家庭最大的问题是现在进步的思维模式与传统的思维模式的冲突。现在的我们物质丰富,学习广泛,思维开阔。而原生家庭的那一辈,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没有学习新知识的意识,不愿接受新事物。相互不理解,沟通的障碍,导致矛盾激化。对于新生一代的我们,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和勇气去沟通,拥有强大的内心去反抗,用积极正面的心态去面对,可以让自己被认为是“顽童”,需要自己清楚自己的方向。
父母曾经也受着同样的伤害,他们现在对待我们的方式,可能就如同他们的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有没有觉得父母与受伤的我们同样可怜。在他们那个年代,教育对他们的影响太少,因为教育在那个年代并不流行,普通人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接受教育,以至于在精神被压抑,根本谈不上理想和信念,也没有思考过如何教育孩子。他们被时代推着向前,经历过权钱交易,自己的权利被剥夺,眼看着别人一路辉煌,而自己经历了各种不顺和失意,然后人到中年,心有不甘。他们控制不了自己的人生,不知道从哪里可以发泄,唯一可以释放自己的途径就是在孩子身上,孩子是他们唯一可以打骂和怒吼的人,而且还没有反抗的能力。突然对父母又多了一份理解,他们只是普通人,需要宣泄的途径,是不是看在多年的养育上,我们心里多了一份对他们的怜悯之前。
孩子抱怨父母不支持他们梦想,但是这个梦想本来就属于自己,不属于父母。觉得父母的想法影响了影响了自己的人生,导致自己的生活没办法过得更好。有这些想法的孩子们,你们自己是不是思想摇摆不定,害怕做决定。担心做决定后,会失败,不想承担失败的后果,而把责任推向父母。如果你有勇气承担你自己所做的决定,来带的一切后果,就没什么所谓的需要父母的支持,自己大胆放心去追梦好了。
四、原生家庭伤害该喊停了
羡慕那些拥有“富养”童年的人。在迷茫时,父母能帮忙指明方向;在选择时,能获得很多的自由;在失意时,可以有一个避风港湾。他们的生活中没有无理由责骂和迁怒,不会经常听到叫苦叫穷,没有以爱的名义,在进行伤害。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有属于自己的放方向和目标,他们阳光、乐观、自信,拥有强大的内心,不会被困难击败。
当作为孩子的我们受到父母带给我们伤害的时候,是不是有一种想逃离的感觉,并且发誓以后如果自己有孩子,一定不会像父母一样的方式对待我们的孩子。可是有多少人,自己受伤害后,依然重复着父母的行为,在伤害我们的孩子呢。请让伤害停下来吧!对你的孩子多一些耐心,少一些粗暴;多一份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正向引导,少一些消极负面。你能做的是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中表现出语言的温文尔雅、行动的干练果敢、精神的积极富足,让你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熏陶,成为被爱滋养的“二代”。
《春潮》剧中的郭建波在对待女儿婉婷时,时刻保持着清醒的认知,她希望做一个温暖的母亲。她隐忍者自己母亲给自己带来的伤害,把健康的母女关系留给自己的女儿。她骑自行车带女儿去玩,去动物园看小鹿,很有耐心的解释着孩子的疑问。给婉婷爱的滋养,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在她身上重演。
伊能静在一场演讲中提到,她的儿子吃饭吃得很慢,每次吃饭都需要2小时,一天三顿饭,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吃饭上了。伊能静看着吃饭慢的儿子,着急和难过。孩子看到妈妈难过,也努力吃饭,但是真的吃不快。她的亲戚医生看过儿子的牙齿,说是没有问题,她就相信了那位亲戚牙医。直到16岁的时候,因为鼻炎去带医院检查,才发现儿子的咬合有问题,导致没办法正常吃饭。有时候父母的反应和决定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原生家庭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在给予爱的这条路上,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才能对不正确的的爱喊停。
五、新生家庭与孩子建立健康的家庭关系
很庆幸,当我的孩子还没有1周岁的时候,我明白了原生家庭对孩子的重要性。孩子爱我们,有时候胜过我们爱孩子。我们一句句带刺的话语,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深深的创伤。如果你受过原生家庭的伤害,请避免让历史重演,学习如何建立一份健康的母子关系,是我们为人父母的必修课。
父母叫穷,是孩子的悲哀。作为父母,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给予孩子最基础的物质需求。在这个时代,只要勤劳,肯吃苦,不会赚不到钱。拥有开放的心态,打开思路,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赚钱的方式,总有一种是适合你的。美国《今日心理学》杂志刊登过一篇有关心理学家们对贫穷环境与儿童学业关系的研究报告。文中指出,相比起贫穷环境长大的孩子,宽裕家庭孩子的大脑神经元有更多的分支,这些分支跟儿童的反应能力和灵敏度有关。
保障必须的生活物质保障,然后再满足期望需求。目前实在属于力所不及的范围的,也要在公共场合,给足孩子自尊心,维护孩子的尊严和形象。父母不能叫穷,即便生活真的不够宽裕。孩子如果感觉我们对生活很焦虑,他们压力也会很大。如果我们以平常心对待,相信生活通过努力之后能变得更好,能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遇到挫折能轻松爬起,时常感恩,给孩子做正面教育和榜样。
给予真的爱与自由。对孩子来说,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他们是天生的学习者。真正好的教育是父母作为孩子学习成长的同行者,而不是焦虑的把孩子委托出去,焦虑的去寻找学校和培训机构。教育不是为未来美好生活做准备,教育本身就是美好生活。只有内心充盈的成人,才能教育出内心充盈的孩子。作为父母,需要在不断提升自我的同时,去了解孩子的需求,蹲下来,以孩子的视角看问题,给予孩子真正需要的爱与自由,而不是你认为的爱与自由。
控制好你的情绪。孩子在成人情绪的世界,是无辜的受害者。遇到情绪失控的父母,对于孩子来说,每天充满着不安全感。让孩子在一个温暖,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是每一个孩子所期待的。父母相互之间的不满,需要找到有效的沟通方式,避免当着孩子的面激烈争吵。生活中的压力,可以运动、学习、冥想的方式来释放。不要把自己的坏情绪迁移到孩子身上,他们幼小而毫无保护力。不要让孩子在父母的情绪中受伤害,是为人父母的必修课。
如果你在原生家庭已经受到伤害,试着去和解。和解不是原谅,而是承担,承担起父母曾经犯的错,承担起自我成长的责任,承担起让子女不受原生家庭的责任。让自己的世界与格局更大,建立更和谐的亲密关系,比如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稀释掉原生家庭造成的伤害。让我们每天释然、内心恬静的过度余生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