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诱发我们自愿掏钱的商业陷阱和商业逻辑

图片发自App


      说到商业陷阱,可别误以为是商家利用什么非法手段来操控消费市场,来进行商业犯罪,也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商家靠一系列手段对我们进行利润上的榨取,以至于我们陷入到受害者的局面,不得已为它们的陷阱“买单”,然而事实上现在的商业陷阱却恰恰相反,它会让我们成为“受益者”,另外不是被动进入陷阱,而是主动进入陷阱,并且身处陷阱中的我们还在享受着这种独特的快感。

      心理学上有着一个著名的“丐词魔术”实验:孩子3岁了,吃饭还要爷爷奶奶喂,父母为了让孩子能够早点独立成长,就让孩子每顿饭必须自己吃,可是习惯被人喂的孩子怎么都不肯自己吃,孩子父母软硬兼施都无济于事,孩子的父母甚至为这件事埋怨爷爷奶奶的溺爱,孩子的表姑曾经做过月嫂,建议孩子的父母,不要让孩子选“吃”还是“不吃”,应该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出去,换一个选择的对象,孩子父母听了还是一脸茫然,表姑告诉他们,孩子天生具有好奇心,你可以买几个带有不同卡通图案的勺子,可以将这些勺子放在他面前哄孩子:“你是愿意用这个哆啦A梦的勺子吃呢,还是用这个蜡笔小新的勺子吃呢,孩子一看就想爷爷奶奶以前喂自己吃饭的是两根长长的东西,今天这个东西不一样,上面还有可爱的卡通图案,这个时候不管孩子选哪个都是吃。”

      市场上的商品,就如同我们眼前的饭菜,但唯一区别的是我们是理性的成人,对于这些饭菜是我们生活的必须,问题在于我们可以自由选择去吃哪一家的饭菜,而那些我们不想吃或者不愿意吃的饭菜商家就如同拿着带有不同卡通图案勺子的父母,让我们选择是用这个吃还是用那个吃。那些披着华丽包装纸的商品,那些买一送一的优惠活动,那些“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的宣传口号,无不使得消费者们像孩子般被眼前的“图案”所蒙蔽,无论怎么选都是吃。

        在《细节》这本书中提到超市商品如何标价才能给客户一种优惠的错觉,那就是以9作为标价结尾的数字,比如某件衣服定价99元,某玩具定价199元,某品牌电脑9999,为什么不直接把这些价格取整数呢?这对顾客的购买影响到底有多大?书中论述道,当顾客选购某件商品时,按照惯性思维他们首先是从商品标价的左位数开始读,例如当我们拿到一袋奶粉时,标价199元/袋,首先在消费者的认知中传递的第一个信号是这袋奶粉不足200元,其次价格的头一位数字从“2”变成“1”,尽管199和200仅仅只有1元之差,但是消费者仍然觉得199与200相差很多,这种现象被称为“左位数效应”或“降档效应”

      这1元可能当我们走路时不小心滚落在了泥地里,我们会心想算了不就是1元钱,也可能我们吃饭时1元钱烤肠掉地上了,算了不就是1元钱,然而当我们选择商品时却常常为这1元钱纠结半天。心理学对这种对于金钱数值的心理反差专门引进了“心理账户”的概念,每个人内心都有着自己独有的心理账户,然而账户上的金额只是我们内心的感受而已,当我们选购商品时的1元钱在心理账户上是一笔很大的交易,因为我们看的不是这1元钱,而是商品质量、价值各方面属性的综合感受,而当我们掉了1元钱,仅仅在心理账户上缺失的是钱这个本质属性,是一枚硬币,是一枚价值1元的硬币。

      商品是凝结人类无差别的智慧和劳动,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双重属性,然而市场上充斥着很多“无用商品”,这里的无用商品并不是其没有使用价值或者价值,要不然也不会进入市场流通,而是相对于不同的消费者来说的有用和没用,比如我需要一袋洗衣液,然而我买了蚊香液,那么在那个时候在那个场景下蚊香液就是“无用商品”。无用商品,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是不带给主体任何使用价值的商品,但作为一个正常的理性人来说既然我们选择购买的商品必然是对我们有用的商品,没用的商品谁会去花冤枉钱去购买呢?然而社会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你我可能都有过,例如在网购时当我们发现商家这天做活动,将原本价格高昂的商品低价售出,此时我们的大脑中枢神经会向意识区域传递生活中自己匮乏的物品,不断的联想不断的脑补,甚至我们可能都没有匮乏的物品,大脑会告诉我们“难得低价,买回来总是赚的”,于是自己说服了自己买回了一堆低价产品,然后长期摆放着就成了“无用商品”。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这种非理性的消费行为源于广告对我们阈下意识的作用,所谓阈下意识(subliminal)是指潜藏在意识深处,能阻却或接受其他信息,并影响个人态度和判断的意识区域。有些信息在被人完全察觉并有意识禁绝的情况下仍然可能被吸收,这样的情况被成为信息穿越了某个阈[3]。因此广告的影响力可谓是达到无孔不入的地步,已经在无形之中渗入到了我们的潜意识之中,并且能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做出购买需求。

      如今的商业市场,可以说已经被行为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等等,基于人性而言的所有可能发生的选择,几乎研究到了可以机器编程的地步了,我们就如机器般被设定了信号程序,一收到这些信号自动就会作出选择,人的理性到时候已经不值一提了。所以说在广告产业如此发达的今天,要控制自己不买无用的产品真的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一种方法是直接切除我们身上的广告信号端口,即便外面天盖地的广告对你来说不起作用,显然这是不可能的,除非我们永远不出门,还有一种,就是改变我们的信息接收端口,将接收到的广告信号进行转化,有些广告做得比好莱坞大片还要精彩,我们直接当作大片看是不是就转化了,显然异想天开,人的本能是几千年进化的智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欲望之心人皆有之,看到制作优良的商品,看到华丽庄严的服装,人的本能会让我们去索取、主动去追逐。

      随着物质生活的充盈,商品的样化,消费者更加注重消费体验和服务,在不久前市场上流行的造型商品[2]就是以体验和服务为主,这种造型商品的IP源于泛游戏化,它以热门的电影、卡通动漫以及明星作为造型商品的卖点,其之所以能受到消费者青睐,主要还在于它的体验价值,商家创新性的将个性化服务和游戏化发货流程注入购买环节,激发了消费者购物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商家为了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可在选购的造型商品上刻自己的名字,也可以上传自己的照片订做自己的造型商品,另外在发货流程上,商家为了给消费者惊喜,会为消费者设计一套游戏发货流程,例如商家会与快递公司合作,让快递员装扮成造型任务的形象送货上门等。这一切的目的最终只有一个给客户最好的体验和服务。

      然而体验经济的神圣大门打开了,必然会将阳光和灰尘一把容纳进来,在消费者享受着体验经济带来的福利时,商家的算盘又开始悄悄打响。那些打着性价比高而且商品质量和功能双优的产品,吸引了大批用户争相抢夺,难道是商家大发慈悲,宁愿亏本也要生产出消费者最好的产品,那绝对是不可能的。因为企业和商家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怎么可能会牺牲自己服务大众,那么这种又便宜又实用的产品,它们盈利收入在哪?就是在体验和服务。例如我们买了一部性价比极高的手机,硬件配置功能齐全,这似乎完全看不到企业的盈利点,然而用着用着就发现,原来手机内存不足需要花钱扩容;玩个游戏只能试玩第一关,后面要花钱购买;下载app还要开会员等等,这些无不是商家牟取利润的途径,而消费者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去“买单”,从全额付款转变成了“分期付款”,而且很多消费者是心甘情愿的“分期付款”。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免费经济学”,最早由《长尾理论》的作者安德森提出,所谓免费经济学(Freeconomics)是指将免费商品的成本进行转移,将其原始成本转移到另一个商品,或者后续服务上,或者将免费商品的成本极大地降低,低到趋近于零[3]。

图片发自App


      品牌效应也成为商业领域影响消费者最大的因素,说到越野车大家首先出现在大脑里的应该都是Jeep,吉普车的品牌之所以能代表同类产品,是因为其商标在人们的心中所占份额比其他产品都要高,已经成为公众所共认的品类代表。同样当我们谈到剃须刀品牌,会想到飞利浦,谈到电影会想到好莱坞,之所以品牌成为品牌,一来是每个行业必然衍生出来的最高“标准”,二来也是商业化身份地位的象征。当一辆吉普和一辆夏利同时开来时,分别从两辆车里走出来的人,大家会更多的把焦点投放到开吉普车的人身上,都会暗中揣度这个人的背景和来头,因此当商业化品牌从其商品原始的使用价值转移到身份地位的象征时,已然是一种商业手段和陷阱,这也就是为什么全球只生产几辆兰博基尼,而且价格超千万,物以稀为贵,越是稀缺越是独一无二。

      产品的痛点即是消费者的兴奋点,对于女人来说抓住男人的胃就能抓住男人的心,而对于商家来说抓住消费者的兴奋点就能够获取大量的客户。例如《钓愚》作者乔治阿克洛夫和罗伯特席勒在接受腾讯文化采访中谈到消费者可以自由思考和自由选择,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市场的欺骗和操纵随处可见[4],例如赌博行业,一些人对老虎机成谜上瘾,他们不停的按按钮,直到最后身无分文,等他们一有钱就会回来继续玩,无法自拔,对于赌博成瘾的商业机制,很多商家正是利用了消费者“想赢”的兴奋点,于是在赌博机器上找寻产品的痛点,很多类似老虎机的赌博机器经过商家的程序编程后,即先让赌博者赢几把,来引诱他们上钩,使他们对于“赢钱”的信念更加牢固,直到完全上钩后,赌博机器开始启动“吸钱”模式,可能是让赌博者输3把赢1把,再到输5把赢1把,直到榨干了赌博者口袋里所有的钱。因此如同这种钓愚方式在商业陷阱中屡见不鲜。

      对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理性还是非理性的,我们姑且不去探讨,唯一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消费者购买行为与商业逻辑之间究竟是不是有着某种密不可分的关联,还是只是经济学家们的主观化、空想化的理论,我们不得而知,也许真的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调节着市场,以其无形的力量干预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也权当规律默默得遵循吧。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彼此都是相互依存、互相得益的,即便在商业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商业陷阱和不为人所知的商业逻辑,最终的目的都会使得整个商业市场朝正面繁荣的方向发展,对于那些不符合这个方向的商业陷阱必然会被市场“无形的手”驱除出境,至于留下来生存的是整个商业生态选择的结果。

图片发自App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阈下意识

[2]得到《伯凡日知录》:204丨“造型商品” 为什么卖得好

[3]百度百科:免费经济学

[4]腾讯文化/崔莹,《“钓愚”:人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花冤枉钱》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诱发我们自愿掏钱的商业陷阱和商业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