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之者

“平衡工作和生活”,这其实是个伪命题。

如果工作是受罪,难道生活就不是吗?

只要你始终处在一个被驱使、不自由的状态,不管这个状态是工作还是生活,你的人生都是失败的。

想要从这样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唯一的办法,是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意义,做一个“乐之者”。

现在一个趋势是,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可是复杂脑力劳动的工作时间却是越来越长。像医生、程序员,每天都是超长时间的工作,身心俱疲。有统计说美国医生患有PTSD — 也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 —— 的比例高达15%,居然比从战场回来的士兵都高。更有52%的医生身体表现为过度疲劳。

但是,有一种人,虽然工作时间也是那么长,却没有过度疲劳的症状。

那就是热爱工作的人。盖洛普的一个调查表明,有没有过度疲劳的关键不在于总的工作时间,而在于在工作时间中有多大比例,是做你热爱的事情。

关键点,是 20%。如果你工作中有20%以上时间做的是你“乐之”的事,你就不太会有过度疲劳。低于20%,每低一个百分点,你的精疲力竭感就会上升一大块。

乐之者

据此,我们有一个新的工作观。我们不应该追求什么工作跟生活之间的平衡,因为你平衡不了 — 我们真正应该追求的,是在工作之内的幸福。幸福的意思是,你找到一个合适的输入,然后通过你的劳动把它变成一个有用的输出,在这个过程中你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然后你让这件事能够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换句话说,工作的幸福就是对特长的自我表达。如果我去医院看病,我希望遇到喜欢做医生的医生。如果我读一本书,我希望那个作者喜欢写书。去餐馆点盘菜,我希望那个厨师热爱厨艺。买件衣服,我希望哪怕是从事制作衣服这种重复劳动的人,也能从中获得乐趣。我不在乎他们的工作时间长短。我希望我使用的所有产品和服务都带有“快乐”的成份。

多做一些热爱的,少做一些痛恨的,你就能在自己热爱的方向上成长。所谓特长,不是说你特别擅长,而是说你特别热爱,你在这个项目上是个“乐之者”:

1. 做这件事之前,你很期待;

2. 做这件事的过程中,你会自然进入心流状态;

3. 做完这件事,你会有满足感。

到底爱什么,可能是基因决定的,也可能是基因和环境配合决定,但不论如何这都符合生物演化给我们的本能:自我表达就是要传播基因 —— 我们天生想要发挥自我。

愿你成为乐之者!

无需有人指导,我自寻找方向;

无需规则驱使,我自呕心尽力;

无需耗时打卡,我自没日没夜!

你可能感兴趣的:(乐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