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30·Day8阅读营

【100天崔律阅读营·Day8-2.3 日志】这是2019年4月30日“100天崔律阅读营”之“2.3《奇特的一生》年度总结(2)” 的学习日志。

1.周日加餐课,我想听:我想听生活中的法律小常识,警察蜀黍的角度来听也许能碰撞出很奇妙的收获~

2.我的课后实践:

记录自己一年看了多少场电影,分别是什么电影,跟老婆看了几次,带娃看了几次,自己看了几次,然后给她看看今后是不是多抽时间陪陪老公~哼哼~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4.任何想说的话:

我的原日志

这段文字说到了柳翁年度总结的一个细节——娱乐的次数与详细的娱乐清单。

作者随后对自己进行了一番“A1反思”,娱乐次数是多还是少?为什么他回答不上?因为相比柳翁,他对自己的认识少得可怜。

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相信自己,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改变自己。柳翁事无巨细地记录和统计自己各项任务的时间与次数,并且通过月份、年份之间进行对比,了解到最真实的自己。

为啥要统计娱乐活动呢?娱乐活动统计的意义在哪呢?

从之前的段落中我们知道,柳翁对于时间的态度是每一分钟都是同等重要的,不应当有无用的、多余的时间。所谓休息也是为了更好地在在两种工作间进行交替。还有作者还提到过,柳翁发现随着工作深入,不懂点历史、文学是不行的,甚至还需要懂一点音乐。基于以上理由,可以推论娱乐活动也是他工作的一部分。不管是出于为了更好地交替工作,还是为了工作的知识面链接,还是其他的原因,总之是刻意而为之的选择。即然是刻意而为之,那么就有计划,有计划就会有统计、结算,以及每年的数据对比。。。

【A1】

我发现身边有很多人,他们的娱乐活动不是自己的选择(刻意而为之),而是被电视节目、微信公众号、网站推送和各种舆论导向给统治了。我工作累了,想放松一下,打开手机,被信息洪流和各种标题党吸引了注意力,时间过去了,我一无所获;而柳翁工作累了,想放松一下,看看自己喜欢的小说,听听喜欢的音乐会,完了还会写写自己的收获,并统计起来。

所以,刻意而为之的娱乐活动是更有利于工作的娱乐活动。我现在也有了这方面的觉悟,所以我关闭了手机的所有非事务性APP的推送。如果有什么信息是我无法屏蔽而能莫名跳入我眼前的,立马会被我追溯到APP然后删除。

娱乐活动我说了算,你们别给我瞎安排。(1212)

5.【学霸题·复盘】我的阅读日志VS崔律的讲解:

我的亮点:发现我的理解跟师父的完全不同,但是细究下来感觉双方都没有理解偏,只是因为角度的不同出现不同的解析。

我是根据上下文,也就是前面的篇幅作者提到过的两点:

1)柳翁对于时间的态度是每一分钟都是同等重要的,不应当有无用的、多余的时间。所谓休息也是为了更好地在在两种工作间进行交替。(出处:Day20·“事件·时间日志”(5))

2)还有作者还提到过,柳翁发现随着工作深入,不懂点历史、文学是不行的,甚至还需要懂一点音乐。(出处:Day15·利用“时间下脚料”(4))

基于这两点推论,推论娱乐活动也是他工作的一部分。

崔律的亮点:

师父理解的方向不同,她是基于片段本身的内容进行挖掘,65娱乐,已经详细的清单意味着什么?但是师父做得更好地一点是,我是从一个维度进行理解(柳翁对于时间的态度决定了他的做法),而师父从三个维度(柳翁的总结做法、娱乐本身的积极意义、作者自己比较的角度)。

想到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同样是一条鱼,木门小厨作出了一道美味的清蒸鱼,鱼肉很鲜甜;崔大厨则一鱼三吃,鱼头做成美味鱼汤,鱼肉起片做成了酸爽的酸菜鱼,另外鱼皮和鱼骨油锅炸出一道美味的下酒菜——椒盐鱼骨。

我要改善的点:尝试从多角度理解原文,作者的角度、柳翁的角度、联系我自身的角度等等

给崔律的建议:暂无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4-30·Day8阅读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