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理性与清明》阅读笔记三

        今天读到第二章第三节的积极冲突与消极共鸣,有点被作者的观点洗脑的感觉。

        我自己在阅读或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常说:读到精彩处为之欢呼、落泪,这不仅是与人物感同身受,这还是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我们需要这样的阅读过程,才能真切感受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命运的悲与喜……或者我们先读别人对名著的感受,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去解读文本与人物,从而产生与之相同的感受。这大概就是我们所期望达到的一种共鸣。

        但是余党绪老师却不这样认为。他将此称之为:消极共鸣。为什么这是“消极”得呢?因为一味在寻找共鸣,那么就失去了思辨的能力。他说:“共鸣让人愉快,但可能会让人丧失独立思考与判断的意识;而在阅读教学中,一味要求学生体验作家的体验,理解作家的理解,追求所谓的共情与公理,强调沉浸与兴会,也可能会葬送学生的质疑与反思意识。”

        这段话真是说得太好了。把自己的或其他大家的阅读体验、感受给学生,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受去阅读,那学生还有阅读感受吗?《新课程标准》里提到:“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感受、体验人物,而教师需要做的仅仅是正确方向与优质阅读方法的引导。“一味追求体验与认同,缺乏质疑与对话意识,时间久了,自由精神就被消磨了”。“自由精神”太可贵了!为什么越到九年级我就越感受到我们的学生思维不够活跃,有时提出一个问题,学生的眼光呆滞,根本感受不到他们在思考,只是一味等着老师的答案,或者他们所说他们的阅读感受千篇一律,没有惊艳到我的回答。我仿佛看到学生就是一个大工厂,老师是工厂的工人,我们通过无数的题目,把学生打造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完全一致的样子!!!年轻的一代没有的思维、质疑、思想,真真有些可怕!

        这个学期,我没有让他们刷题,作业布置追求少而精,以期通过最少的训练,收到最好的成绩!而将大部分的时间给他们阅读,做阅读笔记,写阅读收获等。再通过微写作表达出自己的阅读体验。我们读《艾青诗选》,感受到诗人面对命运的起起伏伏仍然乐观积极;我们读《我的叔叔于勒》,通过转换叙述视角,以微写作的方式展现“女婿”“菲利普夫妇”在金钱面前所暴露出来的丑恶嘴脸……看到他们跃动的思维,我有一点点欣慰。面对期中考试试题“哲耳塞岛的旅行成了我们的心事,成了我们时时刻刻的渴望和梦想”,于是我的学生质疑“名家就一定正确吗?”学习《醉翁亭记》,我的学生发问:才38岁的欧阳修,为何以“翁”自居?我看到了质疑的火花,我真的很欣慰。

        我的课一定不是最好的,但我期待不负每一个会质疑、会思考的孩子!《银河补习班》中那句话清晰印在我的脑海里:“请不要停止思考!”对,还请不要停止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向理性与清明》阅读笔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