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0】亲子阅读儿童文学系列之《汪曾祺小说集》

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960天。


今天分享下被称为“现代陶渊明”的文学作家汪曾祺,他的小说作品集《端午的鸭蛋》、《葡萄月令》、《沙家浜》。

汪曾祺的这些经典篇目,多次入选语文课本和中高考试卷。可以说是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金庸,贾平凹,莫言等等国宝级的文豪,都是汪曾祺的忠实粉丝。汪曾祺的文章读起来诗意满满,非常质朴。尤其是小说,没有专门设计的结构,却松散自然。看他的小说就像看一幅风俗画一样。这在当代的文学当中是特别少见的。但是你相信吗?汪曾祺,其实是个差生。

1920年,汪曾祺出生在江南水乡高邮的一个书香门第。他从小耳濡目染,跟着家人读古文,学画画,还考上了名校西南联大。可是上了大学,汪曾祺就彻底“解放”了。要么逃课,要么在宿舍呼呼大睡,要么跟同学去泡茶馆,逛集市。最后还因为体育、英语不及格而留级,多读了一年大学。

所以说他是个差生,是真没冤枉他。不过汪曾祺也不是一个消极学习的人。事实上,他是“有所专”,得到喜欢的事情,他才肯下功夫。汪曾祺岁月爱的事儿就是读书,他会不吃饭、不睡觉地把喜欢的书啃完。

沈从文和闻一多就特别欣赏汪曾祺,毕业以后,还帮汪曾祺把写好的文章投到期刊报社里。这得多大面子呀。不过,为什么这两个文豪会喜欢汪曾祺这个留级学生的文章呢?

最直观的理由还是写得好。汪曾祺的小说有两大特点,第一,他的文章里经常出现美食,让人看得直流口水。第二,他擅长用散文化的语言去写故事。这故事读起来跟看画一样,大师们读他的文章又轻松又有意思,能不给推荐嘛!

第一个特点,提到汪曾祺的文章,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他笔下“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民间流传着一句,“古有苏东坡,今有汪曾祺”。这可离不开他资深的吃货身份,上学期间吃遍云南小吃,已经算是汪曾祺的基本操作了。

在西南联大期间,日军频繁侵扰昆明,一有警报,全校师生就赶忙跑到郊外去避难。汪曾祺最喜欢往松林那边跑,因为那边有卖炒松子的。有时候他还会带着吃的跑,边吃边躲避敌人的轰炸。堂堂文学大师,逃命的时候还不忘带零食,简直是太可爱了。

汪曾祺的作品中也能看到各式各样的美食。《端午的鸭蛋》里,有用筷子一扎,红油就吱地一下冒出来的高邮鸭蛋。《异禀》中,有用五香加盐煮好,染上通红的红曲,放上青蒜再浇一勺辣椒糊,就能开吃的切牛肉。《人间滋味》里的贴饼子,配上虾米白菜汤一起吃的臭豆腐。这些文章就像精心定制的菜谱一样。没吃饭的人看了恐怕要咽几下口水。当然,美食写得虽然好,那也只是汪曾祺文章亮点的一部分。

第二个特点,汪曾祺有一个厉害的外号,叫“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听起来颇有古代文人的风骨,原因是什么呢?这跟他散文化诗意的写作风格有很大关系。他的几篇代表性小说,比如《鸡鸭名家》、《受戒》,和《大淖记事》。没有曲折的情节,激烈的冲突,写的全是偏远小城里老百姓的故事。

汪曾祺缓慢地推情节,时不时插入一些乡土气息的风景描写。读者就像被带进了苏北小城的一个角落,满眼都是恬静的自然风光,比如在《大淖记事》中,他并没有让男女主人公马上登场。而是在前半部分大量描写“大淖”这个故事发生地的秀丽风景。

春初水暖,沙洲上冒出很多紫红色的芦芽和灰绿色的蒌蒿,很快就是一片翠绿了,夏天,茅草、芦获都吐出雪白的丝穗,在微风中不住地点头。秋天全都枯黄了,就被人割去,加到自己的屋顶上去了。冬天,下雪,这里总比别处先白......河水解冻了,发绿了,沙洲上的残雪还亮晶晶地堆积着。

这短短几句就给整本书定了基调,和谐又恬淡。大淖古朴自然的风貌也呈现了出来。《受戒》更是这样了。明海和小英子的故事,就像是风景的点缀,故事中两个小家伙玩起了捉迷藏。在古朴的小村里时隐时现,等两人的关系刚刚有点进展。作者就笔锋一转,描写其他事儿去了。几段之后,主角忽然又出现,故事情节又开始推进。

在十分平常的事儿中悄悄地带一个特殊事件,又不让人觉得突兀,这就是汪曾祺文章“松中见紧”的节奏。读者们不用始终紧绷神经,推算接下来要发生什么。自然、轻松、平和地就能知道作者在写什么。不是什么鸿篇巨制,小故事也可以回味,余音绕梁。

总的来说,每位作家都有自己的创作原则。比如“不要冷嘲”“要贴到人物来写”就是沈从文创作的两个宗旨。作为沈从文的学生,这两个观点也深深地影响着汪曾祺。在创作小说的时候,汪曾祺经常写自己的回忆。笔下的人物基本上都有可以寻找的原型。小时候为了躲避战火,汪曾祺跟随家人在乡间小庙住了半年多。那里的和尚就有老婆,小庙外面住着一户人家,姓赵。多年后,汪曾祺根据过去回忆进行创作。生活着大多数赵姓人家的庵赵庄,就这样在《受戒》里诞生了。

《受戒》中的庵赵庄是一个很小的小村庄。村里人认为和尚跟画画的弹棉花的一样是一种职业。所以这儿没有严格的清规戒律,住在庵里的和尚,不仅能吃肉,还能娶老婆。不想当和尚了,随时还俗也行。

明海就是这样一个生活在庵里的小和尚。他跟同样也是十来岁的小英子暗地里互生情愫。故事的结尾,当小英子知道,做了方丈就不能娶妻生子了以后。小英子就在小船上率真大方地跟明海说“你不要当方丈”,还问他,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明海肯定的回答,要!小船飞快地划进芦花荡,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其实,明海是最合适的方丈接班人,这段对话也不是他们之间的承诺,更像是一种童言无忌的约定。那他们俩最后会在一起吗?也许会,也许不会。这像不像《边城》的结尾,翠翠在白塔下的渡口等傩送回来,我们谁也不知道,傩送还会不会回来。

汪曾祺就延续了沈从文的写作风格,但两个故事又不同。沈从文写的是孤女盼归的遐想,有种淡淡的哀伤。而相比之下,汪曾祺的《受戒》就轻松欢快多了。没有规矩的束缚和世俗的阻拦,两个半大孩子用最简单的方式,把爱说了出来。《受戒》中的人物十分自然地做自己想做的事。遵循内心最本质的渴求,就是汪曾祺想要表达的人性美。

这个村子变成了像“桃花源”一样的净土,小和尚和小村姑的感情,把烟火气息与神圣殿堂融合在了一起,回归了原始的本质。《岁寒三友》也是写小人物的生活,却跟《受戒》截然不同。这个故事讲的是极为现实的社会悲剧,故事中的三个主人公都有自己的手艺。他们勤劳踏实地生活着,是千万老百姓的缩影。想要摆脱贫穷,也得服从命运安排。

汪曾祺给这个故事安排了一个悲剧结尾。老王的帽子工厂倒闭,大病缠身。老陶再不能卖鞭炮了,自尽未遂。阿靳舍弃了视如生命般贵重的玉石,选择全力帮助两位老友。即便沦落到了家破人亡的地步,腊月三十,三个老朋友还是在飘着大雪的酒楼上痛饮,相视一笑。

这就是友情的故事,也印证着汪曾祺笔下的“岁寒三友”。岁寒三友原来指松,竹,梅三种植物,在严寒的环境中顽强地生长。而在这个故事里,就是隐喻三个老朋友曲折艰难的经历。也体现着汪曾祺对他们这种坚守气节的珍贵友谊的赞美。

其实老王可以用同样手段,打压他的竞争对手。但是他有道德底线。老靳也可以早早将田黄石高价卖出,省得日后奔波。但他选择在朋友最艰难的时候,割去心头之爱。我们能够看到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坚持,富贵时替对方欣喜,贫穷时尽全力帮忙。虽然三个人不得不承受着现实的捶打,命运的捉弄。但可贵的精神让他们同样铁骨铮铮,熠熠生辉。

和《茶馆》不同的是,汪曾祺也没有将三个主角逼上绝路。因为他想写点儿希望,也理解这些被生活逼不得已的老实人,他要让自己的文章有温度。汪曾祺说,“我的作品没有那种高尚的,悲壮的效果。我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我的朴素信念是,人类是有希望的,中国会好起来的”。

他真的是一个乐观平和的人,爱吃就把美味写出来。爱故乡就用诗意的语言,把百姓的故事娓娓道来。无论是无拘无束的理想桃源,还是让人心酸的现实社会。汪曾祺始终用手中的笔,展示人性美,宽容地真实地写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替他们发声呐喊。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他的小说总是充满温情,充满希望。他的伟大之处在于抛开高高在上的作者身份,选择站在民间文化的角度,平视笔下的人物。他给他们足够的尊重和宽容。正因为这样,各行各业的平凡人才活灵活现地钻出来。在他那没有激烈冲突,充满和谐而温暖的世界里,真实而用力地活着。

你可能感兴趣的:(【960】亲子阅读儿童文学系列之《汪曾祺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