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你需要买三次房子

这些年,如果说有什么东西可以跑赢通胀的话,那当之无愧的就是北上广深的房子。

如果你对一个刚跨出校门的人说,你以后会买3套房,他估计会以为你在跟他说笑话,现实就是人都是一步步趋于完善,很少有人一步登天的。

人生的第一套房——一个栖息的地方,终于不用看房东脸色

还记得05年大学毕业的时候,BF去火车站接我,大包小包的拎着往出租屋走去。

说,要是我们有套自己的房子就好了,我问,为什么?他回复,那样我们就能好好布置一个温馨的家啦。

我当时觉得我工作都没找好,能在北京把自己养活就是最大的愿望了。

话虽是这么说,心里知道我们要在北京买房子的话,只能靠我们自己。

所以从上班的第一天开始,我们俩的工资卡都是由我在管理,除了生活的必须开销外,一个月还能剩个2000多,差不多是一个人的工资。

后来随着我们各自技术和业务能力的提高,每年都会涨薪,在我们俩人月收入1万多的时候,我们按揭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虽然那会房子只是画在图纸上,要变成现实的话,开发商还得有几年的时间呢。

也许是一种心理安慰吧,从拿到购房合同那天开始,心里就暖暖的,觉得从此在北京有了一个我们的小家。

人生的第二套房——改善性住房

在小家里住了几年,房子虽然小,里面的家具都是我们一起去挑的,所以平时也都比较爱惜。

直到怀上老二,觉得这个小两居真的住不开了,逼着去买了一个大三居。这套房子属于改善性住房。

我是哪哪都喜欢,原以为我会一直在这房子里住下去,直到有天孩子的爸爸给我说,他要去买学区房。

我第一反应是反对,我可不要去住那老破小的房子。。。

人生的第三套房——为了娃上学,拼学区房

看着他每个周末都去看房子,我发现这人也不像是冲动。

连着看了几个月,也没有特别中意的,从西城看到东城,不是房价太贵,就是价格能接受的,户型又不太好,或是学校不是他期望的,关键是房源也不多。

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海淀那边看到一个喜欢的,我也看了那个户型图以及周边学校,于是很快就签约了。

签完合同后,发现自己以前是那么一个不俗的人,为了孩子竟然也不知不觉的走上了买学区房的道路。有一种特别不真实的感觉。

其实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这件事做得对与不对,一家人挤那么小的房子是否值得,也许时间可以给我答案。

我们要收拾的是彼此的心情与状态,不管是大房子还是小房子都是一个外在因素,需要营造的是家庭温暖,给孩子们一个相对好的学习氛围。

为人父母不易,我们只能砥砺前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北京,你需要买三次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