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卿卿的舌尖

床头柜上,两种书,流水的书,铁打的书。至味在人间,写食主义,是属于铁打的那部分。对于一个好吃爱做的吃货来讲,即便能够常常意淫些文字行间散发的美味,也是一种享受。

所以特别不理解舌尖3所遭受的口诛笔伐。就像烹饪新鲜上岸的肥蟹,美食拍成纪录片,出彩固然需要高深莫测的专业水准,做烂了,却比出彩还难。

一大早,被至味在人间,陈晓卿的名字蛊惑。那就看看他的继任者拍出来怎么样一个被批评成十恶不赦的东西。怀着猎奇的心理去看这片,也是没谁了。

看的是第四集,养。没办法,中年油腻怕死男,喜欢一切跟养生有关的东西。

今天于我而言,是一个散漫的休息日,看看书,玩弄一下手机,回复几个微信,再给孩子弄一下寒假作业,生活就在钢琴曲的伴奏下溜溜达达滴滴答答的路过一日。

这种风轻云淡的散漫被舌三的这股怪风一下刮跑。导演,您老急什么⊙∀⊙?既然是修仙养身,食疗食补的一期美食,您就慢慢把这事,顺着个简单的线索,平铺直叙就好啦。慢一点,再慢一点。

个人口味,喜欢的美食,就是像沈宏非或者陈晓卿这样的黑胖子,或者一脸油光,话说不利索的蔡澜,那样的烟火气。

不是说刘鸿彦不好,一个脸上写满正义的文艺女青年,做好党的喉舌,讴歌社会正能量就蛮好。瞎掺和什么。

专业的事情就留给专业的人来做。美食生活,饮食男女,拍出烟火气就好。上升到中国哲学的高度,表达些观点不是不可以,就是宝剑锋利,耍不好小心伤着自己个。

说到底舌尖是陈晓卿的舌尖。自己的团队,自己理解,自己十几年写美食的文案,这是十几年的思考积累。这是一个拍电视的里面最会吃的。吃货里最会拍的。

什么事,总要搞个擅长。

就像我,前两天看一个朋友发朋友圈,马上告诉她,配图的多肉要打药了。蚧壳灵,多菌灵。两万个多肉,那个喜欢风,哪个害怕水。耳熟能详,朗朗上口。以婴儿手指为代表的最适合家养,不易招虫徒长。采光不好选择姬玉露。同样是熊童子,白熊比绿熊更适合初学者。

曾经自夸种多肉里最会主持的。主持人里种多肉最好的。那是多年的积累。外家一点点基因里的擅长。父亲带着小时候的我,就把一片菜园子拾掇的有序丰收。

在这方面,想摘陈晓卿的桃子,无异于作死。

更何况,这拍摄里,还藏了动机。我们过去采访,抹不开朋友企业的面子,带上个擦边球的宣传什么的,也可以找到曲线救国的方略,更何况这么有影响力的IP。

媒体,本应该是进行报道的。但是我们用它来进行宣传啦。喉舌的传播,与报道之间,动机不同,反应到成品,自然就变成了这样,就像每天傍晚准时播出的半个小时的宣传片。权利蒙住了双眼,姜昆就看不到郭德纲的好。

当然,4.1的豆瓣评分,也够违心的。这涉及到互联网一贯的迷失,群体狂欢下的盲从。多像现实的日子。

徐小花,你怎么还在玩乐高,落红不是无情物的前一句是什么⊙∀⊙?谁写的?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我跟你讲,我马上就要情绪波动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舌尖卿卿的舌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