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孩子也不听?

微信群里聊天,几位妈妈不由得说起和婆婆的矛盾。

一位妈妈说,过去和婆婆有种种的矛盾,吵了无数架。为此,和老公也感觉越来越疏远,对婚姻、家庭真是失望至极。有一天她忍不住再次在老公面前抱怨婆婆时,老公说:“你辛苦了,我妈妈真的不好相处,我知道。可是,她是我妈。”

从此,她再不抱怨,家庭关系也渐渐好起来。

她分享自己的故事时,很多妈妈说,是啊,我也知道那是老公的妈妈。可是,他总是站在妈妈那边,让我要让着老人,我就不爽。我还不知道要让着老人吗?可他一说,我就不想让,我就想,凭什么要我受委屈?

这位妈妈说,是啊,他那么说,我突然明白他是知道我的,也理解了他的不容易,就不想再抱怨了。

学过P.E.T.的妈妈纷纷说,这就是“看见的力量”。

心灵鸡汤说,这叫做“我爱你”不如“我懂你”,是同理心的力量。可是,要同理他人,似乎并不容易,尤其是父母子女之间。

10岁的小林在学校和同学闹了矛盾,回家还在生气。TA向妈妈抱怨好朋友的不是,说要和好朋友绝交。妈妈很耐心地听小林说,看着小林渐渐没那么生气了,小林妈妈说,和好朋友还是要好好相处。小林一听就大哭起来,晚上再没和妈妈讲一句话。

小林妈妈说:我倾听TA了,也同理了他。可是一说TA就这样,这孩子还不能引导了,该怎么办呢?

其他妈妈说,不会啊!我只要倾听同理了孩子,孩子都能听进去我说的话啊。会不会是你倾听同理的不到位呢?

小林妈妈说,不是吧。我已经非常耐心了,也很理解TA,可还是不行啊。估计这是随TA爸——倔,从来听不进去建议。

各位妈妈再分析,你是不是没有真的接纳孩子?表现出来的是虚假接纳,而孩子是感受得到的。

我理解各位妈妈说的,也理解小林妈妈。也许,我们需要探讨得更深入一些。

我们都知道,有的孩子刚上幼儿园时,会哭闹着不去幼儿园,爸爸妈妈常常束手无策,只能等待孩子慢慢适应。一段时间后,孩子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不再哭闹,可能只是偶尔说说不想去幼儿园。

孩子经历了最初的分离焦虑。

加拿大心理学家,情绪取向治疗师苏珊.强森博士说,我们不应低估分离焦虑的纯粹力量。经过几千年的演化,这已嵌入我们的大脑。与保护性的依附对象失去接触曾经代表注定死亡。

孩子最初离开家去上幼儿园,哭闹并不是真的发生了危及生命的事件,而是漫长的演化过程将对分离的恐慌植入了人类大脑,表现出来就是分离焦虑。

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神经科学家潘克赛普指出,哺乳动物的大脑有特殊的路径,负责记录因失去依附对象(即使只是短暂的时间)导致的“原始恐慌”。若意识到任何被拒或被弃的威胁,更会促发这种恐慌心理的发生。

这也就是小林妈妈倾听小林后提出建议,小林再不想跟妈妈讲话的原因。妈妈的建议,让小林感到恐慌,不安全。TA启动了最原始的处理恐惧的方式——逃。另一种最原始的方式是“战”。

想一想,当您与爱人、家人、孩子产生矛盾时,您是采取“战”还是“逃”的方式?那位最终得到老公理解也理解了老公的妈妈,最初采取的就是“战”?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如果体验到“原始恐慌”,孩子也有可能采取“战”的方式,TA会对父母发火,和父母争吵、大发脾气。

依恋理论的提出者鲍尔比说,人类天生就是爱少数几个最重要的人,这些人会支持与保护我们走过人生的风雨。这是大自然为人类设计的生存计划。也就是说,与另一个人形成深刻的相互连结——爱——是人类的首要需求。

image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中,将爱和归属的需求看作社交需求,放在第三层。我斗胆将对家人和重要他人的爱,放在第二层,从而才谈得上第三层的社交需求,第四层的尊重需求,以及更高层的自我实现。

因此,我们想与孩子有良好的沟通,就要先让孩子感到安全,避免引发孩子的“原始恐慌”,才谈得上沟通,才说得了引导。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好说,孩子也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