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的故事(三十五)三个姥姥

海淀的故事(三十五)三个姥姥

小留流第145篇    

终日奔波只为饥,才得一饱便思衣。

且喜衣食皆得体,盼想交融美娇妻。

   上回说到,我老爸凭借自己的小手艺,小日子过的有了点滋味儿,想着,就要蹬上崭新的自行车,大梁上坐着自己的新娘,嗖嗖的飞驰在小镇的街道和胡同,唉吆喂,想想就觉得幸福。

   在这片瞬息万变的天空下,我们像只小小的蚂蚁,各自紧张而忙碌的活着,各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着自己热爱的事情,此乃莫大的幸福。有时我们追求的,不是人生有多么的成功,亦不是聚敛多少财富,而是能够在自己精神的田园里耕耘,收获着别人无法体验的快乐和幸福!

俗话说:故土难离,落叶总要归根。

   东大院拆迁了,不管是房东还是久居这里的老住户,就像刚刚结束了一场盛宴,一个个兴高采烈拎着包儿、推着车,仨一群俩一伙作鸟兽散。

   呐时候镇上住户并不是很多,归拢包堆儿也就几千人,人们想在镇上赁房子也容易。作为海淀土著的老爸毅然决然的选择在镇上赁房子。

   聊两句海淀古镇,这小镇作为京畿重镇,自元朝冠名“海甸”以后,名声更是显赫,到了明朝万历年间,万历皇上他姥爷在海淀打造了清华园。天哝,这可了不得了,园子那叫一个漂亮,引得朝中大小官员纷纷涌到海淀小镇来观瞧。

   这么好的山水地界儿,大臣们也眼红啊,蹦出一叫米万钟的哥们在清华园的东侧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大学这个地方,亲自动手打造了一个园子,取名“勺园”。我的天哝,更牛了,紧接着来海淀,来勺园观光的人,乌央乌央更多了。

常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也可以说铁打的海淀,流水的朝代。

   明朝去了清朝又来了,康熙皇帝一眼看中了抢眼的海淀,裤叉下子建了个更牛的园子“畅春园”,就此也拉开了海淀三山五园的新篇章。

   接下来大家都知道了,自打康熙入住海淀镇的畅春园以来,数百年来,皇帝一代又一代,臣子一朝又一朝,争先跑到小镇打造自己的乐园,从而把海淀小镇推到了繁华热闹的顶峰。


   话说海淀镇上有一条最宽的大街叫“海淀南大街”,按常理说南大街应该在海淀镇的最南面才对。不介,它非要从镇上的东南角的黄庄开始,一路扎向西北,生生斜么叉的穿过镇中心,一直斜到西大街上,您瞧瞧,这是怎话说的呢。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南大街从黄庄斜着冲进海淀镇,几乎角对角的把这四四方方的小镇劈开了,你瞧多么神奇,多么显赫,这条斜街几百年来承载着太多的过往,直到2000年和海淀古镇一道黯然走进了历史。

   我呢,自打六十年代就在这条斜街上穿来跑去,我发现南大街上店铺很少,差不多集中在老虎洞和西大街。而且南大街比西大街、老虎洞都要宽的多,这到底是个什么原因呢?

问题来了不是:

一问:南大街为什么是斜街?

二问:南大街上买卖铺子为什么少?

三问:南大街为什么最宽?

   无论翻阅史书,还是口口相传,似乎对此没有过多的论述。今儿啊,海淀老头儿用一土著的视角,解读一下这些疑点。甭管它是对还是错就当个乐呵。


一说:海淀南大街为什么是斜的?

   自打明朝,万历皇上他姥爷跑海淀建了个清华园,您想啊,皇上家亲戚在这建园子,动静能小的了吗!清朝更得了,皇帝亲自来海淀建园子,您就说有多热闹吧。畅春园一落成,可把皇上乐坏了,把呐康熙爱的哟,抽个功夫就往海淀跑,这不三天两头闹动静啊。

   呐个时候,康熙住紫禁城来海淀一般出西直门,过高梁桥,北下关,沿着高梁斜街一路斜到黄庄。唉,到黄庄这儿有一标志性建筑“黄庄双关帝庙”,镇上的人称双旗杆儿老爷庙。

这是2000年后海淀几乎唯一原地重修的庙,如图:




   最后一张图是双旗杆儿老爷庙现在的样子。您若仔细看这几张图会发现,即便到了2000年以后,庙里的关老爷还在出来进去的,真是忙活。得嘞,抽空咱们好好聊聊关老爷庙。

   说回到斜街,双旗杆儿老爷庙位于海淀镇东南角儿,而畅春园建在了西北角儿,整个一大吊角儿,瞧这事儿整的。唉,说到了这儿,斜街也就出来了吧。

   您想啊!自古皇上是谁呀?他想干什么,他想去哪,才不跟你逗牙签子呐,就是两字儿,平蹚。这不康熙带着大队人马从西直门一路斜着蹚过来了,到了黄庄你再让他钻小胡同什么的,他也得干呀?

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嘛“姥姥”



   瞧图上东南角儿的双旗杆儿老爷庙,南大街一直斜斜的通到畅春园。唉,这条斜街,起名“海淀南大街”,您瞧这位姥姥厉害不厉害啊。

   时光走到了八十年代末,无独有偶,海淀小镇迎来了第二位“姥姥”,来就来吧,没成想走丢了。

   怎么呢?原来这位姥姥要来海淀区委瞧瞧,当时的区委在小镇的中心,几乎没有直达的大马路,就南大街还是斜的。估摸着这位姥姥走惯了横平竖直的大道,也不知怎的,反正一进小镇就转向了,晕的不知道东南西北了。

   本来嘛,区委坐落在海淀镇中心的“德贝子园”,盘儿亮啊,可这儿几乎没有一条正南正北的路。姥姥哪知这些呀,一头钻进了小胡同,转了八圈儿,楞是没找着庙门儿,可把姥姥气坏了,抹回头一道圣旨就下来了“给我修条好走的路”

   于是从海淀路的邮局边上一直到区委门前,硬生生的开出了一条东西大道,起名“海淀大街”,你还别说,这回痛快了!


   1991年海淀大街正式通车,唉,这回您要来海淀小镇方便多了,估摸着这位姥姥再也不会犯迷糊了。不过这姥姥来没来咱就不知道了。

  知道的是到了1999年,平静的小镇又迎来了第三位“姥姥”


   好嘛,咱们这位姥姥更牛了,脾气大,本事更大,他才不管你什么南大街还是老虎洞,爱谁谁,一抬脚,啪嚓下子把海淀小镇踩平了。


  还没过瘾,又是一跺脚,裤叉下子,把已成为废墟的小镇掏空了。你还别说,姥姥就是有本事,一扬手,咕叽、咕叽、咕叽码放了一片片的高楼大厦,起名“中关村西区”。


                                                         2019年2月27日  

                                                         2022年12月10日星期六  海淀老头儿

你可能感兴趣的:(海淀的故事(三十五)三个姥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