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觉醒2》:与孩子的每一次冲突,都是自我成长的契机

有一些场景总是重复的出现在每一个家庭中,无一例外。


小孩的牙齿都坏了,还一个劲吃糖,不喜欢吃健康的蔬菜,只喜欢吃薯片蛋糕等垃圾食品。


孩子放学回来,刚放下书包,父母溜达过来说,把作业写完再玩游戏。一会,他们发现作业根本没动,孩子在喜笑颜开的看着平板。


父母明明不了解情况,却一直在评论评价,甚至给出很多建议,孩子在旁边敷衍了事,或者一言不发。


我们往往以为,有错的是孩子,只要把孩子教育好,问题就能够解决。


真相也许是,问题出在父母身上,如果父母没有察觉自己的问题,那么冲突会反复发生。


今天推荐一本书,沙法丽博士《父母的觉醒2》。沙法丽是美国正念心理学家,她是个印度人,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


她的理念可以说是真正的中西方结合,在育儿中即关注自我觉察与反省,充满浓厚的东方色彩,也关注基于事实的逻辑推理,闪烁着西方理性独立的光芒。东西合璧的思想观念让她在全球范围都深受欢迎。


她认为,父母只有在与孩子建立充满能量的情感联结,孩子才能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激励与自我成长。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育儿书,沙法丽博士通过30个案例,阐述了身为父母,如何在与孩子的权利冲突中,认识自己,疗愈自己。孩子是最好的镜子,他们真实坦率,天生的亲近父母,能够如实的把父母的潜意识表达出来。


每个人有机会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有孩子的可以教育出更优秀、更有责任感的下一代;没有孩子的,可以未雨绸缪,也可以把自己从父母的问题中的解放出来,实现自我成长。


毕竟,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父母的孩子。



01.


没有家长不说,多吃饭,少吃零食。吃零食对身体不好,对牙齿不好,还影响发育,总之百害无益。


然而大多数小孩都置若罔闻,该吃吃该喝喝。


一开始,我以为是零食就是好吃,所以小孩子总是抵挡不住它们的诱惑。


其实,是家长本身的行为,纵容了小孩对零食的不节制。


那么家长们是怎样做的呢?


当要奖励孩子的时候,全家一起去快餐店大快朵颐。


当赶时间或者参加聚会,几个大人和孩子,买上泡面和炸鸡,坐在一起吃吃喝喝。


当自己心情不好了,买一堆零食,试图在吃中释放压力和情绪。


虽然嘴上说零食不健康,要多吃蔬菜,清淡饮食,控盐控糖。手中的零食却从不间断,重口味的麻辣烫螺蛳粉,吃了一次又一次。


孩子为什么不吃零食呢?


我也见过真正不爱吃零食的小孩,这些小孩无一例外,有着不爱吃零食的父母。


孩子是父母最聪明的模仿者,总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如实的执行每一道父母潜意识中发出的指令。


父母们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孩子们却简单粗暴,身体力行。


睿智的父母们,在冲突爆发之前,先看看自己。


是不是让孩子读书学习,自己却在沙发上打游戏追剧。


是不是让孩子按计划完成功课,自己在工作上却一拖再拖。


是不是一边教育孩子要尊老爱幼,一边却大声抱怨着自己父母、领导、同事。


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则,如果一个人无法教育自己,那也教育不了任何人。




02.


妮可上学总是磨磨蹭蹭,每天早上都是一顿鸡飞狗跳。被妈妈收拾一新的妮可被推着出门,赶上校车。


也有的时候,妮可没有赶上校车,妈妈只能开车送妮可上学。学校门前很堵,这种时候,妈妈上班总不能及时打卡。


苦恼的妈妈寻求沙法丽博士的帮助。沙法丽博士问到,那么妮可到底知道不知道迟到会有什么后果呢?妈妈发现,妮可没有真正迟到过,在妮可的印象中,早上妈妈总是慌乱的忙碌的。


第二天,妮可仍然慢吞吞的起床。妈妈泡了杯咖啡,看着妮可找袜子,整理内务,收拾书包,忍到内伤。


当妮可意识到妈妈再也不会充当超人,把自己按时投放到学校时,她哭了。妈妈没有讽刺,没有责怪,只是耐心陪妮可哭泣。


得不到妈妈的支持,妮可只能上学,到教导处领迟到的单子,接受班主任和同学诧异的眼光。


自此以后,妮可再也没有迟到。


父母不是超人,不能为孩子保驾护航一辈子。总得放手让孩子面对这个社会。


你可以运筹帷幄,让孩子步步顺利,然而你剥夺了孩子自我调节、自我适应的机会。


你可以掌控大局,让孩子乖觉顺从,然而,你想让孩子习惯做一个追随者,以取悦别人为己任么?


你可以帮孩子控制一切,然而剥夺了学习自我约束的孩子,好像剥了壳的鸡蛋,要么自大膨胀,要么沉迷受控。


有个小孩,父母太爱他了,生下来吃的都是有机食品,是爷爷奶奶特意种的,无化肥纯天然食品。然而正因为小时候没有暴露在过多的过敏原中,导致这个小孩,连幼儿园都上不了,所有食物都会导致严重的过敏。


自然界就是这样公正,被保护的小孩子,不会得到任何偏爱。


偏爱的了一时,偏爱不了一世。


你愿意为孩子保驾护航,为他事事计划,成为温室的花朵,还是愿意让他有一身盔甲,百战不败。




03.


为什么父母和孩子的冲突会如此之多,大多数的原因,是父母没有把孩子看成独立的人,有着独立的意识和主见。


他把孩子看成自己的作品,孩子的失败就是自己的失败。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一定会取得辉煌的成功。(他对自己的事业都没有如此上心过)。


他把孩子看成自己的演员,配合自己完成“天下最伟大的父母”这场独角戏。“每一件家务都要我做”,“我很忙,我很累”,“为了孩子,我放弃了很多,牺牲了很多”。


他把孩子看成自己的补丁。我学习不好,你要学习好。我赚钱不多,你要事业有成。我婚姻不幸福,你要婚姻幸福。


他把孩子看成哆啦A梦。希望从孩子那得到认可,得到支持,得到赞美。


父母和孩子的冲突有无宁日。直到父母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已经是独立的个体,有思想,有看法,有行为。



04.


很多问题,就好像角落的垃圾,当你看到它,自然就会解决它。


通过自我觉察和反省,认识到冲突的本质时,你会看到自己意识中的盲点。看到之后的解决,就不费吹灰之力了。


就好像一个魔术,看起来烧脑精彩,如果说透手法,仿佛不值一提。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每一次冲突,都是一次成长的契机,让我们看清自己,疗愈自己曾经的受到过的伤害。


当放弃了控制和管教,爱,一直都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母的觉醒2》:与孩子的每一次冲突,都是自我成长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