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图记录-驱动模块设计开发 评价指标总结

简图记录总结~

    几年的驱动开发经历,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什么是优秀的驱动代码?怎么评价当前的开发工作是优秀的?有没有相关的指标和方向进行参考。以下为个人整理的评价或者设计时应该参考的方向,共分六个维度。

一、可读性

    ”编程的本质是社交活动,代码写一遍却可能要阅读上百遍,可读性应该放在首位“

     参考要素:(1)有意义的命名,变量函数命名是否名副其实。(2)清晰的表达式,严格的对齐与缩进,尽量降低圈复杂度,如使用卫语句、表驱动、抽象函数等手段;(3)单一层次的函数抽象,函数应该短小单一,函数语句要在同一抽象层次;(4)合理的模块划分,分层分模块,高内聚低耦合,单向调用;(5)清晰合理的头文件包含关系,头文件是模块对外暴露的细节;

二、可维护性

    ”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可维护性,完善问题定位策略,而非出了问题再修改代码加打印调试“

    参考要素:(1)充分利用芯片验证手段,驱动方案开发都是建立在芯片逻辑的基础上,芯片在验证过程有大量验证手段,如数据替换pattern、数据校验和、状态和调试寄存器等,一定要善加运用,多提出芯片测试支持改进建议;(2)要能时刻查看如对外接口入参、内部关键数据和 状态等信息,如利用proc系统和可以动态控制打印等级的信息输出;(3)要考虑长期测试支持,关键状态切换和异常上报应该有计数查看。

三、测试完整性

    ”测试投入要贯穿整个规格分析到编码实现过程,良好的测试覆盖能提升修改bug和重构信心,让你睡个好觉“

    参考要素:(1)贯穿整个设计开发过程的设计投入,规格分析后输出测试表单,对外接口定义后输出接口测试用例,编码实现过程配合单元测试;(2)驱动架构设计时考虑可测试性,从哪一层测试,是否需要设计测试桩;(3)良好的测试覆盖,对外接口/函数/分支/语句;(4)利用测试框架如Cunit尽可能提升自动化测试效率,缩短测试时间降低测试投入;

四、可扩展性

    ”设计驱动架构要充分考虑未来需求和芯片方案的发展方向,方案通用化,不要引入逻辑约束到业务层“

    参考要素:(1)数据和逻辑分离,更易扩展和修改维护,如表驱动法;(2)如果未来可能有这方面的需求,驱动对外尽量做到支持多进程多实例,即使当前芯片逻辑有约束;(3)处理好硬件的抽象和封装,不要将硬件差异化引入到业务层;

五、鲁棒性

    ”养成防御式编程的习惯,即使外部数据或者调用流程引起错误,也不能死在自己模块,注意异常状态资源回收“

    参考要素:(1)严格的入参和调用流程校验,假设别人是攻击你的模块。特别是外部数据作为 数组下标/循环条件/内存申请大小计算/格式化输出等;(2)注意字符串操作安全,必须NULL结尾/源或目标区域越界风险;(3)注意运算安全,避免计算溢出或截断错误/避免不同类型混合运算特别是有无符号;(4)注意格式化输出安全,字符和参数要匹配/避免外部参数作为转化数据。

六、可移植性

    ”同一份代码能否支持不同平台boot/linux/Android使用?能否支持32位/64位编译?是否针对需求考虑通用性和可裁剪?“

    参考要素:(1)做好设计分层,对系统平台接口应封装使用(如printk、sleep、memset、regist_irq)。(2)处理好软硬件交互界面,业务层要通用,硬件层封装差异;(3)内聚的功能模块一定要考虑组件化,在不同的产品线维护一套代码;(4)编码过程避免引 平台或编译差异化特性;(5)编码过程避免使用不定长数据(相比int类型使用s32更明确),避免引入隐藏数据类型如size_t;

简图记录-驱动模块设计开发 评价指标总结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软件工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