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尽信书则可以无书”

记得初中语文试卷上有这么一道图片作文题,第一幅图:一位劳动数日,大汗淋淋,筋疲力尽的人在挖井,井深数十米,滴水未见。第二幅图:井下尚未挖开的底下,并没有水。作文的论点是:该放弃的时候,是不是就应该放弃?

由于是初中题目,所以题意比较简单,毕竟已经用上帝视角告诉了我们,再坚持下去,并不会有结果。若是没有上帝视角,作文题目就在第一幅图结束,我们该坚持还是放弃。若是上帝视角将第二幅图换成井底满满的都是地下水呢?我们会不会又为当初的放弃悔不当初?

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给文人一支笔,是黑画白,是白描黑。是与非,只在其一念之间。

对于文字功力尚欠火候的人来说,文字是自己有腿的,它会按照自己的意愿走自己的轨迹,至于你心中所想,笔下所写,它并不在意,谁让你没有那么大的能量驱使它为你服务!

我上一次写了一篇文章,意在抒发好好活着,然而写着写着,文字渐渐地向死去发展。最后文成,却已不再是我设想的那一篇,它完完全全有了自己的思想,从字里行间中传达它自己想传达的意思。最终,我不得不将它删除,以免被犹豫在生死交界的生灵看到,变成压倒希望的最后一根稻草。

至于文学大家,那么他们则可尽情用笔描绘自己心中的广袤世界。他们在书中建立的世界,塑造的人物,人物的价值观都是作者自己的价值观。若是读者照单全收,那无疑是另一种价值观入侵。或许有人会说这种想法简直就是大惊小怪,看书,不就是要学习其他人的价值观吗!的确,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读一本,读十本,和读一百本的结果是不同的。当我们读一本书时,我们会不知不觉接受这本书中的价值观,读十本书时,我们会辩证地接受,当我们读一百本书时,则会发现,书与书之间的价值观都是相互矛盾的。更有甚者,一本书同一章中,前文的论点和后文的例子都会产生矛盾。但作者为了使自己的论点成立,费劲得牵强附会。

这种现象,在“教导我们如何做”的书中经常见到。比如我现在在看的一本——《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这本书前一部分讲让我们不舒服的行为,都是违背人性化的,都是不对的。后一部分开始讲喂奶。她说,她孩子刚出生时,奶水不足,但她听了她母亲的话,坚定了母乳喂养的决心,不用一点牛奶,最终,在半个月后,奶水多了起来。期间,她的乳头被孩子嘬破,忍着剧痛,仍然在努力坚持着。

如果她只写自己的例子,不批判他人,那这件事无可厚非。自己的路,旁人没有指手画脚得资格。然而,她继续写道,有些妈妈,为了体型好看,不喂奶。因为怕痛,用奶瓶喂奶,结果孩子起了湿疹。又讲现在的奶粉参差不齐,质量堪忧。大肆宣扬母乳亲喂。

这就已经不再是教导我们如何当妈妈,而是在给妈妈们传播焦虑。

新手妈妈,在孩子刚刚出生时,奶水不够是很正常的,不必心怀忧虑的纠结要不要给孩子添加奶粉。我第一胎的时候,月子中奶水不足,母亲想要添加奶粉,我梗着脖子说不用,硬着头皮亲喂。孩子饿醒了,一遍一遍得哭,我一遍一遍得喂。由于睡眠不好,加上心中焦急,奶水的情况越来越差。最终,我同意添加奶粉,那一晚,孩子睡得很好,而我得到充足休息后,状态也逐渐好了起来。最重要的是,我也不再焦虑。之后,随着身体逐渐适应母亲的角色,奶水也充足起来。二胎时,孩子不用添加奶粉,都已经够吃。

至于乳头被孩子嘬破,若是很疼,妈妈们是有权利用吸奶器吸出来之后再喂孩子。而并不是用这一点来判断妈妈们的爱是否伟大。

作者举得这个例子,已经完全背离了她开始的论点:让人不舒服的,都是违反自然的。

所以,我们看书,千万不要看到一个观点就照单全收,批判的学习,不要走极端。写书的人,在自己的世界里可操纵万事万物,在缺乏可制衡的力量下,很容易形成极端观点。而我们平凡的生活,往往是温吞,中庸的。若尽信书,则可无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说“尽信书则可以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