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书评

一,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罗伯特·戴博德,心理学研究者,写的一本与心理学有关的著作。他以童话的方式,给我们描述了几个憨态可爱的小动物,主角蛤蟆先生,两个好哥们鼹鼠和河鼠,以及严肃的獾,当然还有心理医生苍鹭。

蛤蟆先生得抑郁症时,在这几个朋友的劝说下最终勉强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在经过与苍鹭心理医生的10次面谈后,他成功地从儿童自我状态转换到了成人自我状态。

在这10次面谈的过程中,蛤蟆先生回忆起了自己的父亲,母亲,祖父母等亲人,说出了自己的儿童和求学经历,以及一些与朋友出风头和藏在心头不愿告人的糗事。在这些回忆中,他最终与自己和解,在与獾争执校董一事中,也拿回了自我的权利和责任,而不再是一个只会忍让,依赖他人,处在儿童状态下的蛤蟆。

就像苍鹭评价他那样,“男孩中的男人,男人中的男孩”。最终蛤蟆先生也不再像个孩子,在红狮酒店庆祝时,所有的朋友都说出了自己的规划,他也郑重而不失幽默地道出了自己的规划,是的,他看起来像个男人了,不,应该是个男蛤蟆。

二,我的感触

1.感触式成长。
不得不说这个感触是自己这8年了最重要的发现,现在在这本书中,作者也提到了它,但名字不叫感触式成长,不过内容的精神和“感触式成长”一脉相承,这是我之前给他起的名。详细可看我的另一篇《认知觉醒》的书评。

2.大学应该学什么?
这个问题是上大学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其实早有结论,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又不断深化了这一结论。

一直认为,大学不应该是一个学技术的地方,它更应该是一个发掘自我缺点,完善自我人格的地方,是一个拂其尘埃,显其光芒的地方,是一个追求“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的地方。

如果有人告诉我,他在大学成为了某个领域的专业,或者成为了某某工程师,那么我的内心深处就会有一个不能言说的感觉,那就是——他的大学白上了。

是的,大学不是用来学技术的,它成就不了你什么职业生涯上的任何东西,但它能成就你自己本身。它让你敞开心扉,去直面自己的内心世界,去治愈你原生家庭不可避免带来的心灵创伤,进而让你达到自信,沉稳,成熟,独立的成人状态。

我想,这种软实力才是陪伴人一生的东西吧,技术可能会不断更替,推陈出新,但这样的软技能却随着时间的流逝历久弥香。

如果真要说大学是学技术的,也不过分。把大学分为两个阶段,本科阶段,研究生阶段。本科阶段完善人格,提升情商。研究生阶段完善技术,提升智商。

如果是这样,那最好不过了。有些人顺风顺水,两个阶段都有贵人指点迷津,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东西,那无疑是幸运儿,而另一些人,大学毕业后多年,选择再次重回大学接受教育,我想除了提升学历的情况外,他内心似乎明白了教育的真正意义了吧,而我就是后者。

三,本书特色

1)内容简短,只有10万字,大约两到三天就能看完。

2)情节连贯且精彩。随着主角的一次次与咨询师的对话,给我们徐徐展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虽然这个世界处处充满危险,却处处让我们感受到刺激,仿佛我们就是主角本身,而咨询师如同一个向导,带领我们领略着一处处神秘而又精彩的自然风景。

通过这一次次的引导,我们踏上了寻找那个独立,完善的自我,接着我们又再次以新的面貌融入这个世界,最终我们与周围的世界形成了一种共生状态。终于,我们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这种感觉是一次蜕变,更是一次新生。

3)里面的角色都非常的可爱,尤其描写蛤蟆先生这一主角在成长的过程中展现的不同的状态很细腻也很丰满。最后用诗歌结尾也很赞,很有特色,让人读起来很开心,和开头蛤蟆先生的神态也判若两人。

4)翻译的是最近看的最流畅的了,简直行云流水。译者不愧是社会语言学博士,再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身份加持下,让这本已进入历史堆的小书再次在另一个国度焕发出了光彩。

四,我的看法

内容有点短,看的不过瘾,如果能再稍微增加一点心理学理论的干货就好了,不要太多,3到5万字刚刚好,总共加起来最好不超过15万字。

有这个场景,最后蛤蟆先生参加了河岸板球俱乐部的周年大会,在会上再次担任了俱乐部主席,大家给他送了一个三种颜色拼接起来,看起来很高级的领结,然后蛤蟆先生取下旧领结换上了新领结。

这个桥段,如果让我写,我直接写蛤蟆先生婉言拒绝了这个领结,然后说,自己再也不需要领结了。其实这个领结有更深层次的意义,象征着他的童年时期自己在其严厉父亲的阴影下的精神状态,现在他终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舒畅与自由,那么领结自然而然就不需要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