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无声告白》随笔

落笔,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无声,告白,告白怎么会是无声的呢?短短四个字,我猜想这是一个暗恋的故事,事实上呢?这是一个亲情故事,关于家庭,关于父母与孩子的相处,甚至关于种族歧视,关于女性和男性的成长期望,女生就该是最后成家,成为家庭主妇马?为了孩子付出自己的青春和美丽,甚至牺牲自己的事业吗?这是这本书其中一个争议。


玛丽琳,莉迪亚的母亲,刚开始玛丽琳是作为失去女儿、探究女儿之死的母亲身份出现,噢,这应该是一个悲痛,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母亲,日夜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她在女儿的房间里一呆就是一整天,她找女儿的日记,看女儿留下的蛛丝马迹,希望从中找出一点她不知道的事。其中一个细节时她发现她送给女儿的日记本女儿从未写过,她曾对女儿说,你会有不能跟我说的秘密,你可以记在日记本里,事实上呢,女儿没有写,那么她没有秘密吗?这个答案是有的,只是女儿选择藏在心里,为什么呢,这也其实暗示了女儿和母亲之间的秘密。

玛丽琳回忆着女儿小时候的聪明乖巧,努力走向她期望着的医学之路,似乎一切都如想象中那么顺利,那么美好。可是她开始发现女儿的成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优秀,女儿在老师的眼里是一个安静孤僻的模样,不是她熟悉的从善如流,受老师喜欢,受同学们欢迎的完美女儿,女儿口中的朋友似乎与女儿并不熟悉。这一切充满了谜,玛丽琳困惑,我也困惑,我加快了阅读的速度。

进一步揭开的不是死亡真相,而是玛丽琳,她曾经像莉迪亚一样失踪过。原来玛丽琳曾经是哈佛大学优秀的医学生,她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女医生,穿着白大褂,戴着听诊器,散发着优秀女性的光辉,这是她能想到离母亲的想法最遥远的地方。她的母亲曾预言过她会在哈佛大学遇到一个男人。嗯,她遇到了,现在的丈夫,也为了他放弃了自己的事业,成为母亲口中所期待的那样,研究着烹饪书,为了这个小家庭付出自己的青春,她开始淡忘她的理想,她每日围绕莉迪亚和内斯转来转去,为了他们的成长而操心。她忘记自己的理想了吗?

没错,一段很长的时间里她的确忘记了这个医学梦,她渴望成为在人群中与众不同的存在,这段时间里她却像丈夫一样淹没在人群中,与其他学生的父母的交往也是几乎没有,他们似乎是一个边缘化的,没有存在感的家庭,这与他们的家庭成分也有关系,丈夫是黑头发的人。几年前母亲的去世激起了她的反抗,她的觉醒,她的挣扎,她离开这个家庭三个月,失联,努力备考,但内心总牵挂着家里的莉迪亚和内斯,孩子们有没有好好吃饭,衣服有没有穿好,这似乎是每一个母亲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总会牵挂的事情。逃离、挣扎总是以悲剧结束,她又怀孕了,家庭把她绑回去了,回到正轨,一个家庭妇女应该所在的位置。

但是这一次回归不太一样的结果是——她把梦想寄托在莉迪亚身上,她期待莉迪亚能够成为闪耀的女医生,在人群中闪闪发光,穿着她期待的白大褂,她却没有想到这个梦把莉迪亚束缚住了。莉迪亚活在母亲的期待之中,为了讨好母亲,为了不让母亲离开,她把自己伪装成母亲想要的样子,自此她活在期待之中。这其实一种“望子成龙”,古时候很多父母都在望子成龙,会给孩子取一个大气的名字,但是结果总是与他们期待的相悖,我觉得这应该是有种同样的道理和规律存在,当父母把自己的期待过分强加在孩子身上时,孩子很可能会反抗,或者实际上他们不能成为父母很期待的样子,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擅长的东西不同。父母总会期待着我们做什么,比如希望我们乖巧听话,甚至安排我们的未来职业,我的父母一直就希望我将来成为一个老师,在他们看来老师最体面的工作,很受人尊敬,在我们那个小地方也的确是这样,我们总会听说父母对老师也会送礼,打好交道,就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好。但是成为教师的人生也可以想象,一眼可以看到底的安稳,没有劲没有挑战性,生活估计是很无聊,我当时是这么想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大三那一年,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我觉得我只能当老师了,我好想没什么才华,只会读书,只有这个技能了,因为专业性的东西我没有兴趣,也没有认真学习过,成为老师一开始只是被生活推着前进的选择,我曾经想要的摆脱这种期待,比如成为小说家,做管理人员,做茫茫大城市的一个白领,也是淹没在现实的海洋之中。这个似乎很符合我父母的期待,成为一名教师,对于女孩子是多么好呀,我也很庆幸,我发现我还是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我喜欢教育,我可能是没有拜托期待中的幸运的一个,因为我还喜欢这个期待。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适应。我的其他朋友,家里人也希望他们成为老师,最后呢,他们也的确没有,因为他们觉得当老师也是没劲的。


一个朋友家里人经商的,他自己并不喜欢,但最后他还是被迫屈服于家庭给他的选择了,曾经一度离家出走想要摆脱这种人生期待,活在期待里是不开心的是束缚的,他想要自己的选择。父母总是望子成龙,希望我们这,也希望我们那,更多的是他们没法子实现的或者希望实现的更好的,比如我们自己也会说我将来要让自己的孩子学吉他,学一门乐器,这些也都是常摆在我们口里的。有的人不甘于束缚于这种期待,至始至终都在逃离,比如家里人会让我们在规定的年龄做规定的事情,比如结婚成家,有的人就是按部就班适应这种期待。我觉得,不管什么选择,都是自己的选择,不一定所有人都像小说里的那么极端在终其一生都在摆脱他人的期待。只要我们能活出自己的选择即可。我希望玛丽琳和莉迪亚都能活出自己的人生,内斯就很好,他一开始在希望得到家里人的肯定,最后他发现他不能够得到肯定,因为家里人的期待是莉迪亚,他的庆幸在于家里人对于他没有什么期待,他可以活出自己的样子,当然他也是有些可怜的,家里人对他没有关注自然没有什么爱的体现。杰克对于内斯的爱是什么样的呢?我很好奇,但我始终也是不能了解的。

好了,写到这里,没有什么很深的感悟,活出自己,不管你是适应期待还是摆脱期待,我都觉得终点不会是莉迪亚的终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无声告白》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