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不婚,育不育,与他人无关,也不必再论

https://www.douban.com/note/788114335/

来源于今天看到的一篇南风窗编辑的文章,由热搜探讨的“离婚自由”,“离婚冷静期”,引发的南方窗笔者对于婚姻的思考。

主旨意思,大概是因为现在婚姻存在的各种声音和声讨,使得很多年轻人恐惧结婚,甚至在经历了婚姻生活后,渴望自由。作者对于这些声音的一点儿思考,同时,也提出了他对婚姻的积极看法。于是,有了组内网友对作者看法的反驳。

其实,我想说,也许,婚不婚,怎么决定婚否的条件,育不育,什么时候育,都是自己的一种选择。诚然这个作者”李寻欢“说的确有片面之处。但一个看似特殊的群体(不婚族,丁克)也没有必要认定,只要脱离了群体就俗不可耐,必然迈向惨不忍视的人生。

我是一个结婚六年的丁克,20出头的时候,长辈催婚,快30了,他们又催育。

更让人无奈的是,当我和朋友,同事聊起决心要一丁到底的时候,总会迎来嗤之以鼻的叹息。

”你会后悔的“

”真是不孝顺啊,再说了,多没意思啊“

”你丁不住的,到了30+再生育,你可有苦头吃呢“

诸如此类的话语背后,还有颇为不善的猜忌和窃窃私语。“怕不会是他俩谁身体有问题吧,你看她那么瘦”,“哼,还是条件不行,条件好谁能不生啊”,“等着看吧,早晚离婚”。

以前我总是喜欢和他人抗争一下,说说丁着的理由。但久了,你发现,你有你的固执,被你抗争的人,也有他的固执。而这种固执,是不可救药的对价值观以及生活到现在的一种导向。一旦有了子女的人,承认了没有子女更幸福,就是在挑战他对于人生的认知,还有对付出和拥有的东西的怀疑。

同样的道理,送给这些企图解释给别人听为什么不婚的人。

结婚的理由可以是,因为爱情,因为时间,因为家人催促,又或者什么都没想明白。

不婚的说法,也可以是自己不想承担未来的不确定性,没遇到非结不可的人,生活成本太高暂时无法负担,甚至是对于周遭已婚环境的观测。

说回文章讨论的问题,还是关于年轻人恐婚的探讨,因为新闻媒体的负面报道,身边已婚人的抱怨等等。婚姻,真的被妖魔化了还是本就是大概率的不幸,要自己判断。不同人遇见的问题不一而是,以偏概全去看世界本身就是偏见。

我们趋利避害的属性在各种攻略,微博讨论,豆瓣小组被无限放大。未雨绸缪也好,整装待发从别人的经验里避开伤害也罢。你的生活就是你的,把别人的人生假想复制而忽略各种变量的存在,对自己对他人并不公平。

至于,婚否,育否,别人是否和你有相同观点,真的就不必再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婚不婚,育不育,与他人无关,也不必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