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你想象中的写作是什么样子的?
是不是一张宽大的书桌,一沓空白的稿纸,一支笔沉重地落下,然后标题跃然其上?或者是一台打开的电脑,一个空白的文档,光标闪烁中一个加粗的标题郑重出现?
确定了标题之后,作者根据这个标题开始绞尽脑汁地回忆过往相关的记忆,在书山书海中查找资料,再研究资料与标题之间的关联性,最后遣词造句把相关的资料总结凝练直至文稿形成。
轻松写就58本书和上百篇论文的德国著名学者卢曼告诉我们:写作不应该是这样的线性过程——确定主题、研究主题、查找资料、写作,而应该是一个循环过程——阅读和想法的循环。
《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作者申克·阿伦斯在这本书就给我们带来了卢曼轻松写作的秘密:
要想写好论文,你只需要对一篇好的草稿加以修改;要想写出好草稿,你只需要把一系列的笔记变成连贯的文字;为了获得连贯的文字,你只需要重新整理卡片盒里已有的笔记;所以,你真正要做的就是在阅读的时候手里有一支笔。
就是这么神奇,写作的源头就是日常生活中笔记,只要做好笔记,加以整理就可以完成写作了。
我们从小到大也常听到一句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上学阶段老师也会强调上课做笔记有助于复习和知识吸收,可见记笔记的重要性。
大多数人都会做笔记,但是笔记的有效性非常低,常见的情况有:
记下来的东西写在哪里找不到了;
听的时候都懂,笔记记下来再去看却发现还有地方没有懂;
记得东西一大堆,全是书上有的内容,回顾笔记的时候完全看不到重点。
为什么这么重要的事情却做的不好呢,其实主要是因为记笔记的方法出了问题。
当看书看到一个有趣的句子,就在下面划线做标记;当想要评论一段文字的时候,就在旁边的空白处做批注;当有一个想法的时候,就写到笔记本中;当觉得一篇文章足够重要的时候,就努力摘抄。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很熟悉。
这样传统式的记笔记方法做到了在不同的地方留下不同的笔记,当我们需要用到笔记的时候往往就难以回忆和提取了。
那是不是解决了在不同的地方记不同的笔记就能解决问题了呢?
我们尝试着用专门的笔记本来记录笔记,做得更细一些,我们甚至可以拿好多笔记本分类来进行记笔记,尤其是现代社会,各种移动设备的开发和应用,让我们有了更多方便的笔记方式。
这样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随时随地我们都可以记录笔记,而且把笔记集中了,但是同样还存在缺点,那就是随着记录的笔记越来越多,所有内容都混杂在一起,很难被高效地找到、组合或重新排列。
所以我们需要改变我们做笔记的思维,除了积累笔记方法数量,我们还需要三个步骤来处理笔记以提高笔记的质量。
第一步,随时记录。
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所理解的内容,清晰简明地记录下来。
第二步,笔记分类。
我们可以把笔记分为三类,闪念笔记、永久笔记和项目笔记。
闪念笔记是快速抓取我们临时的想法,收集信息,可以用任何一种方式记录下来,在一两天内整理完毕。
永久笔记是以我们永久可以理解的方式记录下来的必要的信息,是可以脱离上下文环境的信息,是会被永远存放的。这些笔记我们需要做好索引和链接,用同样的格式存放。
项目笔记是指与某一特定项目有关的笔记,等项目结束后就可以删除或者存档的。
第三步,整理回顾。
闪念笔记是需要我们在一两天内尽快回顾并整理成可以永久存放的,这样才不至于让灵光一闪的好想法淹没在茫茫笔记中。
永久存放的笔记我们也需要回顾和查看整理,保持信息之间的链接有效。随着新的笔记不断摄入或者思路的改变,笔记会产生新的关联,要及时调整链接,修正索引。
当按照这三个步骤做笔记,我们就可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当下感兴趣的事情上。不用担心找不到合适的主题,只要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阅读、思考,就能积累大量的素材。
这些素材也会集中在我们经常回顾的问题上,不会太过偏离自己的兴趣。
当我们最终决定写什么的时候,写作也就是顺势而为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