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位正复习考研的好友在微信上问我一个英语问题:
限定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定性定语从句的区别是什么?
看到这个问题,我立马回复:先百度下。
因为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好问题。
换做我,如果想了解这两种从句的区别,会先上网或语法书中查询它们的用法规律,然后根据做题中遇到的具体情况逐一对照,若仍不理解,才会向他人请教,而不是一上来提一些太过泛化的大问题。
不做伸手党的同时,通过问题,提升自己的思维深度和解决问题能力。
一个好问题,能体现思维方式。
同时,好的答案,也来自好的问题。
《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一书中,作者把人的思维方式分成两种:
海绵式思维:被动吸收外部信息,似如海绵一样,对各种信息或观点不会取舍,照单全收,无法形成自己的认知和观点。
淘金式思维:在接收外界信息的同时,通过自己的分析,质疑,提问,主动判断分辨是非,最终形成自己的结论。
两者比较可发现,淘金式思维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通过积极主动地不断提问,思考分析信息的质量与价值,去芜存菁,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
由此可见,以提问式方法来学习,是学习的最佳途径。而问题的质量高低,又影响着学习的效果。
爱因斯坦也曾说:如果我必须用一个小时思考一个问题,我会花55分钟考虑我要提出什么问题,然后用5分钟时间来回答。
问题的构成比问题的答案要重要得多,而一个好问题,也能够引发被问者的进一步思考,发现自身思维中的盲点。
那么该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呢?我总结了三种方法:
1. 界定精确问题
在向他人提问前,先想想这个问题是否太过空泛,是否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把一些基本的背景信息搜集到,如果能用搜索引擎得到答案,就不用去麻烦别人。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尊重他人的时间。
如果通过网络知道一些基本答案后,仍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那么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对自己问题的比对,把真正的核心问题提炼出来,让你的问题值得回答,这时,才去请教他人。
2. 明确提问方式
在向他人提问时,我们都会期望得到一个满意的回答,不过提问措辞的差异却会带来不同结果。
因为有倾向性的措辞会导致有倾向性的回答。
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框架效应”,是指在同一个问题上,若有两种不同思维逻辑的相似说法,会带来不同的决策结果。其典型案例是“亚洲疾病问题”。
当时认知心理学家做了这么一个实验:
假设美国正在对付一种罕见的亚洲疾病,该疾病的爆发将致600人死亡,眼下有2种与疾病抗争的应对方案,让被试做选择。
正面框架下的2种方案:
A方案:200人得救。
B方案:有1/3的机会600人得救,有2/3的机会无人生还。
负面框架下的2种方案:
C方案:400人死亡。
D方案:有1/3的机会无人死去,有2/3的机会600人死亡。
实验结果发现,正面框架下大部分被试选A,负面框架下大部分被试则选D,但本质上A与C、B与D是同等的结果。
由此可见,有倾向性的引导或指向问题会带来不同结果,显示了提问题措辞的重要性。
所以,在提问前,先认真思考提问的语气用词,客观地描述问题,不要带着个人情绪或偏见,那么得到的回答也就理性公允。
3. 弄清提问目的
提出一个问题时,先想想是否是自己真实的意愿,不要为了提问而提问,可以用“5 why 分析法”逐步分解自己提问的初衷。
比如,时不时有朋友问我有哪些好的书籍可看,我总会反问对方:你想看哪方面的书籍?文学?社科?经管?还有,你为什么想看书呢?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还是只是为了看而看?
如果是为了解决问题,为什么需要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你有何影响?
为什么这些问题,你觉得重要而需解决它们呢?
如此,一个一个“为什么”深究下去,会找到问题的本质,而这个本质问题,可能会关乎你的人生目标和个人价值。
因为,提问的实质是思考,一个好的问题,体现了你的思考深度。而人生终极的思考不就是关于生命。
以上这3种方法,其实是一层一层逐步递进的关系:
若能从what经过How,直至最终的Why,一个好问题其实已经出现了,而当你能提出一个优质问题时,问题已解决了一半。
而如果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最终解决问题,也就没有问题了。
好的问题最终是为了不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