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霸训练营学习笔记(DAY21)

打卡日期:2019.5.22

 课程标题:Day22-联想思维:从知识点到思维之网

 课程链接:https://www.yojiang.cn/l/p/16346

 打卡内容:

我们很多人,天天学习,一学好几年,可是,你要问我学了什么,还真说不出来,因为感觉脑子里的东西都是东一个西一个的,非常零散。核聚老师说这种情况的终极原因是我们的大脑里根本没有清晰的知识点。

仔细琢磨下,何止没有清晰的知识点啊,连大概的框架都没有,完全是混沌一片的感觉。

这一说,发现问题严重啊,自己脑子里有啥都不清楚,这不白学了吗?不过老师既然提出这个问题,那肯定就有解决的办法,且看核聚老师给出了啥方法:

深入挖掘一个点,挖出整个网络。

看到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呢?我脑海中呈现了一个画面,就是从地里拔花生的那个画面,一把抓住主茎贴近地面的根部,然后慢慢拔起来,可以看到花生的根须带动着花生一个个从地底下钻出地面。还有一个画面,是顺藤摸瓜,就是那一个知识点就是一个西瓜,你找到一个瓜,然后顺着藤,就能把整棵西瓜秧上的瓜给找到了。

老师关于这点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大师费曼,他父亲小时候给他读《大英百科全书》:

我家有一套《大英百科全书》,父亲常让我坐在他的膝上,给我念里边的章节。比如有一次念到恐龙,书里说,“恐龙的身高有25英尺,头有6英尺宽”。父亲停顿了念书,对我说,“唔,让我们想一下这是什么意思。这也就是说,要是恐龙站在门前的院子里,那么它的身高足以使它的脑袋凑着咱们这两层楼的窗户,可它的脑袋却伸不进窗户,因为它比窗户还宽呢!”

就是这样,他总是把所教的概念变成可触可摸,有实际意义的东西。

我从父亲哪儿学会了“翻译”——学到的任何东西,我都要琢磨出它们究竟在讲什么,实际意义是什么。

父亲的这个“翻译”真是高手做法啊!这一想,对很多概念定义不理解,没有清晰的印象,不就是因为自己不会做翻译,看到定义就是定义,脑子里啥案例也没有,当然不知道怎么用了。比如看到社群运营几个字,我们可能会想着,如果手上有一个社群,我要怎么运营呢?怎么能让群里面更热闹呢。高手的做法是,把社群运营用到了生活中,比如装修,把负责各个装修项目的人拉一个群,然后整事情。结果就是,装修完成了,社群运营,也实战了。

还有一个例子是考上南开大学研究生的羊柳青。她对不理解的数学概念是怎么做的呢?先是默写个七八遍, 然后再把推导过程演绎了五遍以上,终于有那么一刻,一切变的清晰无比,从此关于积分上下限的题目就很少会出错。羊柳青是如何让知识点在脑海中清晰无比的呢,从她的记录中可以看出她经历了两个阶段:

1、默写基本概念定义,通过背诵默写来增进记忆,加强理解。

2、五遍以上的推导,这个推导过程,就是掌握思维的过程。

上面两个事例告诉我们,要想让知识点在我们的脑海中清晰无比,就要把新的概念变成可触可摸、有实际意义的东西。如果遇到不能马上“翻译”的概念定义,可以通过默写、推导等方式来增进记忆、加强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思维会慢慢变清晰。

那么文科的学习,要想让知识在大脑中清晰化,该怎么做呢?有一个重要的做法,就是抓住核心概念主导的核心架构。外交家汤因比曾经写了一本《历史研究》,100多万字,内容那么多,该怎么掌握呢?我们可以思考:这本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其实有答案,这本书要解决的是文明兴衰的规律是什么,其实就是对内外应战的失败。那些古老的文明,怎么在历史长河中灰飞烟灭的呢?其实就是对军队、对制度、对技术的极度崇拜。对有限之物的崇拜,必将导致灭亡。

听了核聚老师对这个案例的解读,让我想到,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企业常常并不是被他的竞争对手给打败的,比如曾经一家独大的柯达,打败他的是数字技术,对移动、电信、联通短信业务冲击的,是QQ、微信等即时通app,康师傅方便面的业绩下滑,不是别的方便面造成的,而是外卖的快速发展。对有限之物的崇拜,会导致应战的失败,还需要再思考。

让大脑里的知识高度清晰化还有一个办法是:通过模板来构建自己的思维模板。比如金庸小说《连城诀》、《肖申克的救赎》,其实就是模仿基督山伯爵的模板所写的两个故事,都是越狱——复仇——获得财富——获得自由,这样一个思维模板来写的。

今天的内容看似简单,其实很烧脑,我花了2个小时,感觉还是没有把重点说清楚。先这样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考霸训练营学习笔记(DAY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