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因为西湖的美丽而闻达于天下。那苏州呢?苏州自然不甘落后,苏州有拙政园,留园和狮子林等园林景致。有诗云“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拙政园又是苏州园林中的翘楚,非等闲视之。
听朋友讲,游玩拙政园最好选择春夏之交之时。我便去了。
时间回到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因官场失意而罢官还乡的御史王献臣,在其家乡,原来大弘寺旧址上拓建为园。并请画家文征明绘图,历时十七载建成。王献臣死后,儿子赌博一夜之间将园子输给了徐少泉。徐家后人在此居住一百多年之久,后家世败落,园渐荒废。之后拙政园历经几百年,几易其主,直到全国解放。
书归正传。拙政园身处苏州闹市,园林周边是江南水乡特有的白墙黛瓦,小桥流水,炊烟袅袅,船在街巷中穿行。在过去,或许还会不时地传来一声叫卖声,瓜果蔬菜、日常用品就在来来往往的船只上交易。
走进拙政园,映入眼帘的又是另一番景象。第一感觉就是用“精致”二字概括,包括亭台楼阁的设计搭配玲珑巧妙,用料的极其考究;花草山石的千姿百颜,闪转腾挪,无不能感受到建设者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用心良苦。似乎要把全天下的奇珍美景集于一园。所以,拙政园才有“江南园林看苏州,苏州园林看拙政”的美誉。
游拙政园,我选择早来。刚刚开门,我便检票入园。
早晨的拙政园是属于鸟儿的天地,没有游人们嘈杂之声。天地都安静下来,只听到各类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一个人寻景而行,慢慢地,一步一景,目不暇接,生怕错过什么奇花异草,亭台楼榭。水与水之间小桥相连,每一处都建有或亭或阁。
这边刚刚闻到紫苏花的芳香,触摸柳枝的春意盎然。一抬头,不远处似船的房子,挡在了我的面前,名曰“香洲”。原来我已行走在拙政园的中部。(园区分西部,中部,东部,风景各异)
进入拙政园,有点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的感觉,真恨不得身上多长几双眼睛。原来计划的路线已经失效,我只能随景而行了。还好我之前做了一点功课。
拙政园中部以水池为中心,中间建有“远香堂”。“香洲”在它的西边。北面有“荷风四面亭”,与“倚玉轩”遥遥相望,三足鼎立。
只是初夏,荷花没有完全绽放。倘若盛夏来临,人坐在“荷花四面亭”中,随意打开一扇窗户,一池荷花随风摇曳,荷香四溢,美不胜收。
中部景区还有微观楼,玉兰楼,见山楼,它们之间或碧水萦绕,小桥相连。或小路曲折迂回,一路芬芳。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坐在小亭中,触摸栏杆,虽已不是过往烟云,但古人的生活气息犹存。或许王献臣及其徐少泉的子子孙孙,就在这里与家人嬉笑怒骂,其乐融融。或许曹雪芹也来过,在此潜心阅读,吟诗作赋,为《红楼梦》的诞生积蓄力量。后来就是我们寻常百姓也来过,拙政园终于回归自然。
面对这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不由得让人产生向往,但不能沉醉。你看,那盛开的桃花,樱花,杏花,把握春天的好时光,努力绽放,给人一力量。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下午,游人较多,拙政园已不似早晨那般清新雅致。小鸟也不胜其烦,躲起来了,把拙政园的春光暂时让给人们,有时鸟儿也懂得妥协相让。
我较为匆忙地游玩了拙政园的西部和东部。
西部原为“补园”。“三十六鸳鸯馆”和“十八曼罗花馆”为主要景色。相传这里是主人听昆曲的地方,旁边有耳房,可供客人休息。在周围还有留听阁,倒影楼。
夜幕降临,昆曲悠扬。主人沉浸其中,已经完全忘记朝廷中的蝇营狗苟。或许只有在这里,纳曲听戏,开荒浇菜,筑室种树,以供朝夕之膳,才是主人的拙政。
东部,归田园居已荒芜。现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秫香馆,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缀云峰,澄观楼,浮翠阁,玲珑馆。星罗棋布,错落有致。山岗起伏,竹茂林密。或深入其中,或虚虚实实。闲梦悠远,芳华遍野;绿波荡漾,丝竹悠扬。
游完已近黄昏,园区即将关门。一丝余晖撒在园区,转身回望,心中不免多了一些恋恋不舍,些许惆怅。
心头突发念想,我想与拙政园来一个约定。
在一个景明和畅的季节,我们再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