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烟和祈祷—《阅读的方法》读书笔记(二)

罗胖讲了个我熟悉的故事:一名教徒在祈祷时犯了烟瘾,于是问神父:“祈祷时可以抽烟吗?”神父瞪了他一眼说:“不可以。”另一个教徒正在抽烟,就也问神父:“抽烟时可以祈祷吗?”神父赞赏地说:“可以。”

这个故事是想讽刺人类的荒唐:明明是一模一样的行为,为什么会做出不一样的判断?

之类的问题的命题还有很多,“还有当眼睛闭起来的时候,月亮是否还存在。” 还有电车难题等。高中时候,年少轻狂,读书也不求甚解,看到之类的题目,见猎心喜,也不管读不读得懂,就觉得掌握了无数真理,甚至拿之类的问题去调侃班里老实巴交的同学,听他一本正经地回答,心里已经给他设下几个回答套路,享受智力上高人一等的虚妄成就感。

等到大学毕业之后很多年,才知道真正不懂事情的是自己。经历世事的教诲,才明白,神父说的其实有道理。一个人是在懈怠地祷告,还是抽烟时都不忘祈祷,他自己心里清楚,旁观者也清楚。行为看起来虽然一模一样,但背后的观念、状态不一样,行动的本质当然也不一样。

现在回想起这些事情,令我记忆犹新的是,高中时期的我,对这些类似的命题是发自内心的认可,对抽烟时祈祷和祈祷时抽烟两个人真的视为完全相同。这个不要紧,更要命的是完全听不进对立的观点,一副真理我有的臭架子,让我现在回忆起来都讨厌自己。

现在的我能轻易视昨日的我之非,来源于阅读。罗胖说:“因为我们生在文明之中,文明对我们有一个承诺:一个更好的、心智更健全的、认知更完善的未来之“我”正在前方等待着。那是“我”应得的、本该如此的、命中注定的。通过各种路径,“我”一定有办法抵达它。阅读只不过是其中最便宜、最易得、最丰富的一条路。”我能否定过去的我,是阅读、思考、践行带给我的进化。

我想文明对我们是不太会有承诺的,但是我们对自己该有承诺,如果我们停留在原地,不再进化,那么环境的变化,会将我们的存在,以及一切痕迹都轻易抹掉。能躲避这些的,只有进化,而最好的进化模式就是阅读。

为什么阅读能带领我们进化呢?首先它会让我们掌握更丰富的理解模型。同样看到路旁的李子,其他小孩都跑去摘,只有网戎站着不动,说:“树在道边而多子,其必苦李。” 大家看到的东西是一样的,但脑子里的理解模型不一样,行动结果就不一样。祷告时抽烟和抽烟时祷告也一样,两个行为用我们的眼睛来看一摸一样,但是用神的眼睛看到的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

阅读就是这样能提供给我们一种和我们的直觉、本能不一样的思维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抽烟和祈祷—《阅读的方法》读书笔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