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参加“低龄教育规划……”的感受记录

    让我焦虑紧张了2年的入学问题,对,我把孩子入学难当成了一个问题,从孩子出生后,结果就越来越困难,越窒息。我为此似乎做出来好多大变动,只为了符合一个普通家庭入学的门槛:居住证和积分,房产和户口我们当然达不到。直到今年1月份,我家许先生支支吾吾的告诉我,他把档案傻乎乎的拆了,所以期盼他处理积分的最后事,就这样泡汤了。

    于是我似乎就再也不想看关于入学的信息了……有种被刺激到似的。

    我想着自己幸苦的搬家,纠结许先生不买房……我们亲密关系矛盾在沟沟坎坎中,越来越激化。冷战持续了2.3年,互相的躲避……让一切原本最正常的家庭,对我们来说就像开疆扩土般艰难。

3月去了一吹OH卡探索潜意识的财富,我德解决方案充满了理性成份。

图片发自App

你看,框架,规矩,时间,计划……

嗯,说到我对孩子入学难这个节,是时候去解决了。我之前陷入了【这很难,很难……我是糊涂的,】这样的循环怪圈里。于是每天都纠缠在里面,把先生也拽进来……

于是回家后就莫名搜到了相关的信息。在这之前其实都在我面前出现过,可是我总说太难了,太难了,找不到,找不到。呵呵,就一直找不到。今天就看到了,还有了这样一份邀请。

图片发自App

    说实话,我不屑于参加这样的活动,而这个活动我就真实听到并理清了好多盲区。因为我不把难当作问题了,含金量好高。

在之前的上海教育现状分析中,我还是迷迷糊糊的,因为政策已经看过了好多遍了。

后面的圆桌会议,才让我眼前迷雾拨开的感觉。作为新手家长,如果在孩子没有能力选择时,做好引导,首先自己要清晰。而我在这之前是一团迷雾的,如何引导孩子呢?今天就收到了这方面的提示。

图片发自App

忘了各位老师的名字,不过一些关键词我印象深刻。

例如现在学校的各种学习体系:例如,PBL、PYP、IB……我都是第一次听说。原来这些教学系统最好选择一种就学到低,12年的学习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就要早早选择好,连续的学习。如果中间去替换,孩子的适应度,抗压度都要考虑,不一定都适合。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妈妈总是忙于给孩子择校,焦虑……这些在我们小时候是没有出现过的。对,我们现在对教育的重视度,选择的多样性,学生的多样性……我们都要面对,适应……对,还有全家一起学习的模式,那个学者交给学校,家长忙家长的那种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需要孩子,家长,学校三方配合的一种趋势和事实了。在正三角里,每个人配合度都合适,才是最佳合作。孩子才是最受益的。

图片发自App

期间有很多的过来人,教育领域耕耘十几二十多年的人的分享,教育就是一辈子的事,他们即使孩子二十多岁的,也还在持续的学习做父母,毕竟每个阶段,社会都是在时刻变化的。

其中来自新加坡的一位资深教育家,米莲。因为她风趣的说自己的名字是英文千万,那她的妹妹就是百万,所以我记住了。她提到新加坡的教学,英语已经算官方语言了,国语成了选拔门槛。提到了国王学校,无锡的分校……

她提到一个非常诚恳的话:什么样的家庭,选什么样的教育之路,否则孩子,学校,家长都痛苦。

路一:国内体制高考

路️二:出国留学,早学英语

路三:国内,国外均,以留学生参加国内高考……

但是最好选一种就走到底……

有何例子:有位中等家庭将孩子z送到了贵族学校,她的孩子跟邓文迪啊,总统的孩子在一个学校,周末孩子们会约活动,可能是私人飞机出去。而Z从来不敢请同学来家里玩,慢慢的自卑……孩子是很痛苦的……家长看到孩子这样,也很痛苦。

是啊,什么样的家庭,在什么样的圈子,孩子能有最大的幸福,选最合适的,而不是最高的,最贵的,最好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参加“低龄教育规划……”的感受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