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最近看到一条微博。
范冰冰登上英国顶级时尚杂志《Wonderland》封面。
引起Sir注意的不是这条新闻,而是底下的评论。
谩骂,支持,怀念……都有。
Sir印象最深是这一条:
没有范冰冰的娱乐圈真的很无聊
许多人说“互联网是没有记忆的”。
年复一年的选秀,不断迭代的偶像,娱乐圈这个巨大的名利场就像一台“吃人机器”,持续制造光鲜名流的同时,也在无休止地吐出被遗忘的残骸。
但这在范冰冰身上似乎失效了。
离开公众视野的3年时间,她没有被遗忘,且每当舆论捕捉到她一点点信息,又会引发大范围的讨论、争议。
最后总引向一个问题:范冰冰去哪了?
Sir不知道,也无意八卦明星动向。
Sir更感兴趣另一个问题:
中国还会有下一个范冰冰吗?
正巧。
一部她主演的新片,适时到来。
《画框里的女人》。
01
虽说是新片,实际上已经是三年前的作品。
让Sir注意到它,因为一张海报:
“中国No.1妖艳女优范冰冰最新奇作!”
这是电影在日本上映时媒体打出的宣传语。
标志性的日式一惊一乍体。
更夸张的还数片名。
背德的贵妇人
这……谁忍得了!
作为一个直男,Sir本能地点开了这部《背徳と貴婦人》。
然而。
之后是长达107分钟的沉默。
目前豆瓣评分4.0。
一点不冤。
作为一部中法合拍片,它处处透着局外人意淫中国古代权贵生活的种种空洞。
幕后阵容就嗅出不对劲了:
中方演员:范冰冰、黄觉、金士杰。
要名气有名气,要实力有实力。
但法方阵容?
梅尔维尔·珀波,一个小知名度的文艺片演员;
查理·德莫,著名法国文艺片制片人,没有独立执导过任何长片。
这牌面几乎可以定论:一部由中方资本牵头,希望通过蹭法国文艺片名气为演员镀金的门面项目。
果然,诚不欺我。
女一号原型:《如懿传》中的如懿、《还珠格格》里的皇后。
Sir简单概括:
她原是乾隆的第二位皇后,后因莫名原因发疯,在皇帝面前,削发触犯国忌,被乾隆打入冷宫,甚至想方设法在历史上抹去她的痕迹。
现存唯一一副画像,来自当时的西洋画师,法兰西人王志诚。
一个被权力、欲望、情感压榨至虚无的女人。
这本是一个极有创作空间的题材。
而标榜着宫廷文艺片的《画框》,却选择了一个最平庸、最狗血的打开方式:
红杏出墙。
剧情简单不用过脑。
一直被冷落的皇后,请一位西洋画师作画,于是看对眼,于是被发现,于是受打压,于是发疯了……
讲述方式,更是粗暴,毫不晦涩朦胧。
怎么表达女人春心萌动?
直接说——
剧情没过1/5,大段的人物心路历程,台词给你念出来
你要是被那洋人画家的眼神迷住了,离不开他眼睛里的那股幽光。
他的目光,真的很特别,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他看你的眼神,就像男人看女人。
更可怕的是画面。
Sir一度以为这是部恐怖片。
范爷在宫里走着走着……
突然,画面左侧出现一个透明度50%的范爷。
面容憔悴,嘴唇发白。
灵异事件?
Sir还没反应过来,两个范爷竟然开始对话了。
这页游水平的抠图工夫,和两人对不上的眼神……
原来是在展现范爷内心的意乱情迷。
其他桥段一样简陋。
感情建立的过程为——
她看他怎么那么稀奇,他看她怎么那么顺眼,俩人触电。
所有情感都写在脸上。
所有情绪都念给你听。
尽管表现手法不及偶像剧水平,但导演依旧没有忘记,文艺片该有点让人看不懂的调性。
Sir向你保证。
上述范爷的灵肉分离,绝不是《画框》里最诡异的。
涉及血腥、色情、惊悚的图片。
像PPT一样,屡次不讲道理地插进电影剧情中。
没完。
最后的大招,便是重头戏的削发。
范爷不惜自毁形象,以疯癫姿态超度被扼杀的自由灵魂。
Sir佩服范冰冰的牺牲。
但Sir的确没在这一幕感受到任何人物表现出的撕裂或绝望。
电影就在这莫名其妙中收场。
没有动人故事,没有细腻讲述。
那片后宫深藏着的权力、欲望、人性,一概无暇参悟。只有景点打卡式的游后感:“我要是清朝贵妃那该有多惨?”
但《画框》的出现并非毫无意义。
现在看,尤其讽刺。
戏里,它讲述一个被框住的女人。
戏外,它又是那个被框住的范冰冰的写照。
02
2017年,该片亮相第70届戛纳电影节,同年法国公映。
当时正值范冰冰生涯巅峰。
她是那一届戛纳的评委会成员,与阿莫多瓦、朴赞郁、杰西卡·查斯坦等业界大牛一同亮相,她也是绝对C位。
电影节有“致敬范冰冰”的特别展映环节,“画框”被隆重挂上。
史诗题材、中法合拍、文艺巨制。
不待国内上映,抢先登陆金棕榈。
一言蔽之。
那时的范冰冰像“聚宝盆”。
最好的导演、最强的搭档、最国际化的资源,全部涌来。
这与范冰冰持续的铺路、深耕、努力,分不开。
此时的她正在全方位用作品发力。
华语电影难得士气上扬,演员状态也水涨船高。
正所谓:大盘热,牛股猛。
其实《画框》早在2013年开始拍摄。
后来因为诸多问题,拖拖拉拉三四年。
但范冰冰没有放弃这个项目,这是她需要的“国际化”作品。
同期项目,包括她打破形象出演的《我不是潘金莲》。
导演冯小刚还曾为她未能斩获金马影后而颇为遗憾。而第二年,拿下金鸡影后也算是范冰冰获得的一张演技通行证。
此外,范冰冰还第一次接到曹保平的“橄榄枝”。
根据严歌苓小说改编的《白麻雀》(之后该项目不了了之)。
为此,她还专门去西藏体验生活。
蓬头垢面po出素颜照:
小荧幕也没落下。
大型古装剧《赢天下》(《巴清传》),她亲自投资、主演。
当然后续大家都知道了,该剧因负面缠身至今没下落。
也是同年,范冰冰以1700万美元年收入登上福布斯名人榜全球十大最高收入女星第5名。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画框》的完工,是范冰冰2017年最炫目的一道幻光。
国内外媒体隆重期待。
该片在承德拍摄时,曾邀请大批媒体探班报道。
深谙媒体之道的范冰冰,还主动爆料——有床戏。
出尽风头。
这也体现出范冰冰真正的欲望——
她有努力地尝试做好演员。
但她绝不会一直静下心做好演员。
资源、人设、话题、作品,她永远走在多线并行“红路”上。
演员,不过其中一块踏板。
她当然清楚自身的局限。
但对这“局限”,范冰冰始终在予取予求。
03
美。
这是提及范冰冰的绕不过一个字。
就算消失于公众视野。
但每当有新的视频、照片流出,舔颜党依旧汹涌。
陈丹青曾自曝过一段偶遇。
他曾被范冰冰的美貌震得羞愧:
我一排排对座号,居然就在她身边:我靠走廊,她居中,靠窗一位小女孩。
看见正面了!形太准了,眉眼鼻梁,笔笔中锋,像王羲之的字。王羲之的字,极姿媚的。
我很想画这个人,跟她讲话,但此时此刻我知道什么都不会做,还不如没这艳遇。
用今天的话说:360度能打。
无论哪种路线,妆容,风格。
甚至一张日常偷拍——
也能搅乱热搜。
美就是美,无须惺惺作态。
但,美也是她作为演员的最大局限。
就拿《画框》来说。
它的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整个剧组被一张脸迷得神魂颠倒。
导演不讲故事了,摄影师不考虑构图了,美术、灯光,心思都不在戏上了。
所有人聚焦一个问题——
怎么拍出更多,更美的范冰冰。
文艺片大忌。
一张被过度关注的脸,让电影主体本末倒置,故事、情感、人物,通通成为范爷写真的动态背景。
演技?
会不自觉让步三分。
纵观范冰冰变成“范爷”后的作品,这问题一直存在。
哪个是杨玉环?哪个是武则天?哪个是妲己?
你都不记得。
你只记住,这都是范冰冰。
于是,真正把她当演员看待的导演。
第一件事——削弱她的美。
比如冯小刚。
他主打韧劲。
两部已上映作品《手机》《我不是潘金莲》,题材、表现手法南辕北辙。
但主角伍月、李雪莲,其实都处于男性社会色利交换的抉择之中。
左边是欲望,关于服从。
右边是名声,关于野心。
拨开欲望,看到的都是一股逆道而行的韧性。
再比如,李玉。
女性视角的她,主打脆弱。
更愿意让一个坚定女性形象退去外壳,在安全的地方降落欲望。
最有代表性的,还是二人首次合作的《苹果》。
刘苹果,洗脚城里手法最好的洗脚妹,与同在北漂的丈夫生活在狭小逼仄的出租屋里。
老板林东性侵后的意外怀孕,让她贪婪懦弱的丈夫,开始讨价还价。
一纸协约。
苹果和她的身体,被新“爸爸”重点保护了起来。
嘘寒问暖。
无论真假,这都温暖了苹果心中对爱的向往。
除此之外。
范冰冰主演的作品,要不被塑造成男性的洋娃娃,要不被描写成一尊盛满欲望的容器。
美不是错。
甚至,这是范冰冰身上一劳永逸的资本。
但美本身,又带着原罪。
一旦被“资源”迎合、纵容、宠溺。
它又成为被消费的廉价标签,让演员本人被稀释、消融在唇红齿白、面颊含春里。
△ 《十月围城》《王朝的女人:杨贵妃》《赵氏孤儿》《封神》……太多太多
正如Sir上文所说的。
范冰冰对自己的认知很清楚。
她要做的不是刻意割舍这天生的美貌。
也不是坐食山空,静待它被消耗殆尽。
她把这张脸当做筹码,换取无限多的资本。
04
如果要用一个词总结范冰冰。
Sir不会用妖艳、爷们、性感……
Sir想到的是——野望。
由超级野心和超级欲望组成的野望。
范冰冰的天赋在于,她的美,几乎就是中国男人对女性本能审美的高度集中化,而她的铁腕在于,她对这种欲望的寻觅和捕猎并非完全的顺从,甚至于在后半程,由被动变主动地换作猎手。
一个小插曲。
来自徐峥《泰囧》里,范冰冰片尾出现的彩蛋。
徐峥还没有写《泰囧》剧本前,就确定了这个彩蛋一定要由范冰冰出演。
他还在邀约时附加一个条件:
“可不可以直接用你的名字?”
聪明如徐峥。
表面上,他是为了电影的喜剧效果。
——范冰冰三个字一出,能让全国观众笑起来,嗨起来。
其实,他更洞穿了范冰冰的野望。
她希望把自己的名字做成招牌。
“范冰冰”,意味着最广泛男性欲望所能企及的最高海拔。
事业初期,她曾一语惊人。
在镜头前,明目张胆地袒露自己事业上的饥渴:
我觉得我自己在事业上
野心很大,对
那我也觉得如果一个人在事业上没有野心的话
我会很瞧不起这个人
我会觉得他不上进
然后没有对事业执着的追求
果然,她没有食言。
没有热搜的年份里,她占尽“头条”。
不愁无戏可拍,也不愁无话题可聊
豪门、范爷、 拼命三娘、话题女王、整容公证......
我就是豪门。
一旦结婚永远都不会离婚!
我们。
碾压式的娱乐女王形象。
演员以及她的表演,只是金身一道反光而已。
甚至这份野心和生命力在税务风波之前,曾经得到过圈内圈外,很多看客们的首肯。
陈可辛。
拍《十月围城》时,他力排众议邀范冰冰出演。
陈可辛对她的评价是:
“不可低估的能量。”
曾志伟。
同组的曾志伟在杀青酒席上对范冰冰说,我觉得你像内地的梅艳芳。(指拼命这一层)。
范冰冰突然悲从中来,抱着曾志伟痛哭。
是戏?不一定。
在Sir看,极少人能做到她的程度——
承认自己的野心,并付诸与自己野心匹配的行动,更毫不掩饰这些行动本身的目的性。
这在中国娱乐圈是难得的。
毕竟相当一段时间里,女性的欲望始终被压抑,被扭曲。
只有范冰冰。
能在这种语境中屡败屡战。
Sir印象中,能以此姿态达到类似高度的,范冰冰之前只有一个人做到。
刘晓庆。
当然了。
网络时代的范冰冰,攀得更高,也摔得更狠。
范冰冰艳压神话的娱乐圈,过去很久了。
Sir无意讨论她的功过、对错。
法律对她作出了惩罚,她也为自己过剩的野望埋了单。
Sir只是觉得有点……唏嘘。
不仅对“画框”里的范冰冰本人。
也是对更多仍活在框里的“范冰冰们”。
可以肯定的是——
在这个性格趋于圆润,走红依靠养成,实力附庸流量的时代里。
下一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范冰冰”。
难再有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